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72544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ppt课件、录像、背景音乐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在你心中才是最美的? 生:外表美、心灵美、精神美、品质美、人格美.2、对呀!一个人真正的美, 不单单是说她的外表美,我想更多的是一

2、种心灵的美、精神的美及人格上的美。3、下面让我们去认识一位真正伟大又美丽的女性。4、这是谁呀?(看画像,出示课件)生:居里夫人。5、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并曾两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美定格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她的美可以跨越百年甚至千年,万年,是一种永恒的美。6、齐读课题。生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师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二、回顾旧知,整体感知居里夫人“美丽”(形之美)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从画像中,报告中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形之美。我想找位同学来读一读她形之美的地方。(板书:形之美)(生在原文中找答案)2、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居里夫人脸上的神情的时候啊,我们发现,她的神情是庄重又(生:略显疲

3、倦);坚定又(生:略带淡泊)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为什么疲倦?淡泊?)对呀,按照常理的话,她应该是怎样才是正常的,在这样的场合?5、你说?(指名回答)生:开心.自信.可是我们看到的居里夫人却是这样的疲倦?又略带淡泊?这是为什么呢?(板书:疲倦?淡泊?)带着这两个问题呀,我们要来通读36自然段啦,把书打开。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6自然段,读完之后呢,要梳理一下信息,思考你从哪段中读到了居里夫人疲倦的原因,你又从哪段中,读懂了她的淡泊。读完再梳理,开始吧。(默读36段)(生:合作学习并交流讨论)二、深入探究,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神之美)1、下面请同学来说说哪里读到了她疲倦的原因?生

4、:第三自然段那接下来,就让我们锁定课文的第三段。这段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发现并提炼镭的过程,是吧。同学们先自己读这段话,读完之后呀,老师想请你尝试完成一个批注作业。老师给你举了一个例子:“我从这句话中读到了工作量大。”(出示ppt课件)那你从别的语句中又读到了什么?待会用概括的语言写到方框里,明白了吗?先读,再完成这个批注作业,开始吧。 (小组合作学习)5、好,停下来,你从哪句话中读到了什么?(指名答)生1:我从“他们分析”这句中读到(过程复杂) 溶解、冶炼.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呢?6、嗯,非常好,老师填的呀和同学们英雄所见略同。(出示批注:过程复杂)7、你还从哪个句子中读出了什么呢?继续说。生2:

5、我从“化验室.矿渣”读到了工作环境差,夜以继日,工作辛苦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8、很好,我写的也是环境恶劣。(出示批注:环境恶劣)9、你还从哪个句子中读出什么?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呢?生3:我从“经过三年又.镭。”读到了居里夫人的工作时间长。 烟熏火燎10、还有不同填法吗?看来大家填写的都一样,我也和大家差不多啦。(出示批注:充满危险,时间漫长)11、同学们,你们看,通过刚刚我们给这段话写批注的方式,我们找到了这么多造成居里夫人疲倦的原因,分别是工作量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充满危险,时间漫长,最后,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12、那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提炼出来的呢?13、请同学们闭上眼

6、睛,发挥我们的想象。(配背景音乐,师解说)师:这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屋顶的天窗玻璃早已破碎,一下雨就漏,地面上没有地板,只铺着不平整的沥青。屋子里只有几张破损的厨房用的桌子,桌子上堆满了实验用的试管量杯。院子里的大缸里正在冶炼,热气腾腾,烟雾弥漫,到处弥散着一股呛人的气味。就在这样的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居里夫人忙碌的身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居里夫人一个人的身上,想象一下她当时的衣着呀,神情呀,长相呀,动作呀等等。14、脑海当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吗?出现她的形象了吗?把眼睛睁开,刚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充满了疲惫的居里夫人的形象,透过她略带疲倦的神情,你们觉得居里夫人美吗?15、还是美

7、的是吧。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呢?生:为科学献身.16、那是一份跨越了百年的美丽。三、研读课文,体会写法,品味居里夫人的“美丽”1、下面让我们继续走近这位伟大的女性,深入体会她的这番美丽。对于她的这份美丽,作者是怎样评价她的呢?2、请同学们继续默读3-6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表明他的观点,表明他的看法呢?并把它们画下来。3、你找到了哪句?生1:“就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4、在这里,作者采用了和别人作比较的方法,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独特品质。居里夫人这样的做法用一个词来概括,叫什么?(生:刨根问底、追根究底、打破沙锅问到底)5、你找了哪句?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玛丽的性格.发现)6、在这里,作者说

8、玛丽居里完成了两大发现,哪两大发现?7、真好!玛丽居里能完成这两大发现,都是因为她的性格(生:坚定、刚毅、远大、执着的追求)8、那我们再来说一句吧。你又能体会到什么?(生:“她从里程碑”)9、在这里,作者用了几个“变成”?四个10、这四个“变成”后面的语句能交换顺序吗?能不能让第一个“变成”后面就紧接“永远的里程碑”?为什么不能?(生:层层递进)11、还有补充说明吗?你们看,从“放射线”到“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到科学定律,到里程碑,说明居里夫人对人类的贡献是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她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12、一连串的“变成”组成了一组气势磅礴的排比句,这是作者也是全人类赋予居里夫人的崇高评

9、价。我们再来读这段话。(齐读)13、这篇课文有“形”的描绘,“事”的记叙,还有“理”的阐述。作者记叙了居里夫人一生的事迹之后,被居里夫人的这种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所以他要情不自禁地站出来,发表他的议论。14、当他记叙了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发现了X光之后,提出了新看法,作者发表了这样的议论(生齐读:“就像是在.问根”)15、当记叙了居里夫人花了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发现了镭之后,作者又发表了这样的议论。(生齐读:“玛丽发现”)16、当记叙了居里夫人为了科学事业奉献了美貌和健康之后,他又发表了这样的议论。(生齐读:“她.从.里程碑”)17、最后,作者觉得他自己评价的力度还不够,所以他还引用爱

10、因斯坦的话来高度评价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 (读“在所有的世界.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像作者直接表明观点发表看法的写法叫议论。18、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生:居里没有被利益或名誉给宠坏,而是继续努力,继续探索研究,发现更多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生:有些科学家因为盛名而变得很骄傲,但是居里夫人并没有这样,她如此淡泊名利,非常谦虚,和其他人不一样。19、所以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20、那同学们小声读第5段,说说你从哪件事例中读出了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文中还举了几个事例3来说明她的淡泊名利,请小声读5段,并写上概括嗯嗯语言,然后交流。生:“她本来可.当玩具”。21、那你从刚才的这几句话中读到

11、了几个事例?生:(1)捐赠奖金(2)奖章当玩具22、主要是这两个事例让我们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同学们,你们平时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或其他奖状的时候,一般会怎么做?生:爱惜、珍藏23、甚至会把它贴在墙上,这是人之常情啊。可是居里夫人却能做到把这些奖章给女儿当玩具,真是极度地淡泊名利。四、延伸拓展1、同学们,读了课文,读了这么多细节,读了作者的议论,爱因斯坦的评价,现在当我们再看到这幅画像的时候,看到居里夫人因长期从事艰辛的实验研究,而不再年轻美丽的容颜的时候,我想,作为我们肯定也有很多话想说。关于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到底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我们有自己的看法,那请大家拿起笔,发表我们的议论,

12、写几句议论的话。2、写小练笔,生交流。五、总结让我们把这份美丽永久地定格在我们的心中,因为这是一份跨越百年的美丽。我们相信,她不光会跨越百年,甚至会跨越千年,万年,直到永远,因为这是一份永恒的美丽。六、板书设计18、跨越百年的美丽形之美 疲倦? 淡泊? 议论神之美 献身科学 刚毅执著 淡泊名利七、教学反思这个单元的重点是“科学精神”,本课的重点是读懂居里夫人的精神,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含义。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我以“美丽”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

13、达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 最后再联系全篇探讨课题的内涵,懂得这种美丽不仅跨越百年,而是一种永恒的美丽。进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这节课在学法上,着力点在于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结合课文,我通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从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人物品质。但整个教学过程,也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到很遗憾。如:内容容量过大,所以没有给学生留更多时间阅读、思考、表达。为此,我觉得如何创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总之,对于语文教学,什么样的模式符合课改,什么样的模式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一直都感到很迷茫。就这节课而言,肯定还存在着许多我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一定存在指导不到位、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究,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用心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