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73271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硫石工业泵循环泵的说明书.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概述2、用途 广泛用于火电厂、炼铝厂和炼油厂等行业的脱硫系统。3、适用范围浆液中允许氯离子含量达60000ppm,浆液的PH值允许在2.513之间,温度为。4、泵的结构4.1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的结构4.1.1总述 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的泵头为单层壳体结构。叶轮与轴采用螺纹连结,轴封采用机械密封。 悬架部分采用稀油润滑型式。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详细结构见图1。1、叶轮 2、入口短管 3、蜗壳 4、后护板 5、机械密封6、拆卸环 7、悬架 8、轴承体 9、轴 10、调整螺栓 图1 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结构图4.1.2叶轮(见图2) 采用我厂自行研制的抗磨耐腐的高铬合金材料制造,使用寿命长,经济效益好

2、。 前叶片结构,可防止大的颗粒进入到叶轮与入口短管间的间隙中。27 背叶片设计减小轴向力,阻挡大颗粒,轴承组件设计能力高,模拟无背叶片减压情况下的轴向力设计。 叶轮排气孔的设计叶轮排气孔,可排出机械密封室中介质内含的气体,防止机械密封干运转。 图24.1.3蜗壳 蜗壳壁厚足以承受压力和磨损需要。 蜗壳采用耐磨耐腐的高铬合金材料制造。 出口位于流道切线方向,结构设计紧凑。4.1.4后护板(见图3) 材料为高铬合金。 后护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悬架上,便于拆装,拆装时不会卡到蜗壳上或损坏机械密封。 后护板锥形口的设计-后护板设计成锥形口状便于浆液及时从机械密封室中排出,防止泵停车后长时间不用,浆液附着在

3、机械密封上损坏机械密封。图34.1.5入口短管(见图4) 由于叶轮和入口短管间的间隙很小,在叶轮高速旋转的带动下,浆液中的颗粒与入口短管间的相对速度非常快,磨损量与颗粒运动速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入口短管需要承受泵的所有过流部件中最强的磨损。入口短管的材料的抗磨损能力至关重要。 由于其极强的耐磨损能力,保证了流道长时间的平滑和完整。由此也帮助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图44.1.6轴承体 轴承体由两部组成,悬架及轴承体。轴承体可通过螺栓及调节螺栓调节,在悬架内水平移动。(见图5)主要优点: 。轴承体可在悬架内移动,但轴承内、外环无相对位移。由于无相对位移,油封完全正常工作。径向轴承在泵及电机端,止

4、推轴承在电机端。轴上设有轴肩,便于轴承拆装。合理油室设计,降低润滑油用量,散热效果好,轴承使用寿命长。图5 支架12(见图1) 。拆卸时,较低部分保留在底座上。便于拆卸,位置准确,不会发生安装时部件相互卡住的现象。4.1.7机械密封单端面机械密封: 集装式设计,便于安装。 无需固定冲洗水管路,只需周期性冲洗。每隔七天或两天以上停车前后用水冲洗510分钟,流量为515l/min。 介质微量泄露,不可目视。无需固定冲洗水管路。 动、静环材料均采用SiC。 设有定位片和定位槽,拆装时不用测量压缩量,方便、准确,确保非常高的稳定性。(见图6)图6 机械密封区域(见图7):。脱硫工程中的浆液中含有大量气

5、泡,气泡容易在机械密封处聚集,破坏机械密封的润滑膜。为保证机械密封不会干运转,在叶轮上开有充足的排气孔。锥形机械密封室,腔体容积大,保证机械密封的润滑和冷却。可避免大的,脏的颗粒接触机械密封。泵排水时易于泄空。润滑充分。冷却充分。图7双端面机械密封: 在泵使用前,须先接通轴封水,停泵3分钟后方可关闭轴封水。 动、静环材料均采用SiC。 有两个外露管接头,装压力表侧为进水口,另一侧为出水口,轴封水流量为泵流量的0.1-1%,泵输送流量较大时取小值,流量较小时取大值,但最小轴封水水量不低于1 m3/h。(见图8) 图8 轴封水管配置图 图10 图115、泵的型号及意义5.1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的型号

6、及意义600 DT - A 82 (80) 叶轮直径由原型泵82cm切割为80cm叶轮直径82 cm叶轮叶片数。A为5枚,B为4枚,C为3枚, D为2枚,E为1枚, F为6 枚,G为7枚卧式脱硫循环泵泵出口直径600mm6、泵的起吊 起吊有包装箱的泵,应按包装箱上所注的起吊位置套系钢丝绳。吊运时,不得使箱底或侧面受到冲击,包装箱不得过度倾斜,不许将包装箱放在带尖棱的物体上,更不得倒置。 起吊没有包装箱的泵,按下列要求执行:。起吊重心应在悬架的侧面方孔靠近泵头处。钢丝绳与泵体接触的部位应加软垫防护,以免损坏泵外观或造成钢丝绳切断。起吊位置按图13所示:。先试吊,如整机不平衡,再重新调整起吊位置。

7、带减速机等中间变速装置的卧式泵机组应采用分体吊装。起吊带电机共同底座的小型卧式脱硫泵,起吊重心在托架的方孔靠近联轴器处。起吊立式泵时应在电机支座和泵支架靠近蜗壳侧两个位置起吊。先试吊,如整机不平衡,再重新调整起吊位置。图13 起吊位置示意图7、泵的安装7.1安装前的检查 安装前应首先按装箱单检查设备的型号、参数是否正确,零部件、随机携带的技术资料及质量证明资料是否齐全。 详细阅读此使用说明书,掌握有关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要领后,方可进行安装。7.2泵的安装找正7.2.1泵机组安装后,机组的中心线应与地基中心线一致;机组的中心高与设计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mm,机组的水平允差为0.1/1000 。7.2

8、.2采用膜片联轴器传动的机组,安装、找正:7.2.2.1安装前的装备 测量轴端间距、轴径、轴伸等尺寸并与联轴器相应尺寸对照,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装配。图147.2.2.2半轴节的安装 半轴节的内孔与轴的配合一般设计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半轴节内孔和轴的外径,保证表面清洁、无毛刺。 将键放入轴上的键槽中,键端不应凸出或凹入轴端,以齐平为好,将半轴节放在油槽中加热,温度为120150,加热保温后,根据联轴器安装图迅速装到轴上要求的位置,半轴节与轴端一般应齐平,禁止局部加热或锤击装配,以免变形影响使用。7.2.2.3半轴节找正 尽管联轴器具有较强的补偿能力,但安装时要严格找正

9、,使得机组工作平稳,以提高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为了确保半轴节正确安装,可利用千分表检测半轴节的外圆及端面,外圆和端面的允许跳动值见表1。7.2.2.4检测两半轴节法兰面之间的距离 首先将主从动机器转子置于运转位置,然后测取两半轴节法兰面之间距离(在圆周取34个读数的平均值),并使其值符合安装图上的尺寸。7.2.2.5机组的调中 调中是安装中最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主、从动端设备初始对中越好,那么传动系统的运行就越平稳,为保证最佳对中精度,推荐图15找正方法:用千分表分别对联轴器半轴节的端面和外圆测取跳动值,直到符合要求。图157.2.2.6中间节与膜片组件的安装 将中间节、膜片组件放在两半轴节之间

10、,分别将两端的螺栓、螺母、弹簧垫圈、补偿垫块装入,先紧固一端的螺栓,按拧紧力矩要求,用扳手按对角线十字交叉法分三四次均匀拧紧(拧紧力矩要求见表1),然后复测另一端半轴节与中间节之间的间距H值(H值位置见图14,H值数值见表1)。在半轴节与中间节的两法兰面的圆周上取四点测H值,该四个点的数值相差不允许大于0.5,其平均值应等于表1的实际值加0.5,调试合格后才可按拧紧力矩的要求均匀地拧紧螺母。表1公称转矩(N.m)最大轴径D(mm)千分表指示值B(mm)H(mm)拧紧力矩(N.m)角向径向轴向100420.0500.410511.61531560135131510007517015.350160

11、0850.0820018.81182500900.10215118400600.0513811.61512507517215502000900.0820215.55031501000.110.1022518.81184000950.160.1221719.411845001000.180.132302011856001100.1425011863001200.200.1527522118公称转矩(N.m)最大轴径D(mm)千分表指示值B(mm)H(mm)拧紧力矩(N.m)角向径向轴向135001200.200.1500.427520120140180001400.210.15297203503

12、70200001600.220.1631622350370280001800.240.1634024350370315001850.240.1735626500520135002000.250.1839628700730 注 7.2.3对于采用联轴器直联传动的泵机组,机组的同轴度一般靠联轴器找正来保证。联轴器的找正有两种方法: a) b) c) 图16 联轴器的找正。一种是以刀口尺与塞尺配合。以刀口尺找正联轴器的外圆,保证每对联轴器在各方向的平齐,其最大误差应不大于0.1mm图16 a。以塞尺检查每对联轴器之间的间隙,其最大误差(=1-2)应不大于0.1mm图16 b 。另一种方法是用磁力百分

13、表配合塞尺找正联轴器。先将磁力百分表固定在一边联轴器外圆上并盘车,然后将百分表测头放在对面联轴器外圆上,观看百分表的跳动不应大于0.2mm图16 c。联轴器的间隙用塞尺测量,其最大误差应不大于0.1mm 图16 b。7.2.4对于皮带传动的泵机组,应保证泵轴与电机轴的平行度,通常以皮带轮进行找正。中心距较小的,可以用直尺靠平皮带轮端面来找正。中心距较大时,可以用拉线靠平皮带端面来找正,如图17所示。 图17 皮带传动的找正7.3泵的安装7.3.1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的安装7.3.1.1轴承体组件的安装(见图19) 后轴承装圆柱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的泵:将后轴承5内圈、4内半圈和7的内圈装在轴上(

14、热装); 后轴承装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泵(见图18):将后轴承4、5内圈和7的内圈装在轴上(热装)。 将后轴承4、5的外圈装在轴承体6上。 将轴装在轴承体6上。 将后轴承压盖3(装上油封)、挡套2、圆螺母1装上并压紧轴承。检查轴承与轴肩是否靠紧,转动应灵活平稳。 装前轴承7的外圈垫平铁轻轻打入。 将前轴承压盖8(装上油封)装上并压紧轴承。 装轴承体上的密封圈。 装上挡水盘9和拆卸环10。装拆卸环时,螺栓孔内须加入少量润滑脂,拆卸环要压紧挡水盘。 轴部分的其他部件,待主轴组件与悬架装好后,再按装 图18配图依次安装。7.3.1.2悬架的安装(见图20) 将轴承体组件4(图19)装进悬架5的配合孔内

15、。 装调整螺栓2及压紧螺栓3,装油池六角螺塞及油标。 轴上装磁力百分表,检测悬架与后护板联结定位孔及端面与轴回转中心的同轴度及垂直度,均不能大于0.3mm。 试运转,试运转时应注意检测轴承体的渗漏情况、振动情况、温升情况等。 装泵联轴器1。图19图207.3.1.3机械密封的安装7.3.1.3.1单端面机械密封的安装: 将后护板吊起,装在悬架上。 按图纸或使用说明书核对机械密封型号,将相关附件准备齐全。 清除机械密封轴套表面油污,用清水将机械密封轴套与泵轴套接触面的密封环涂敷一遍。 将机械密封组件装上,机械密封轴套与泵轴套锁紧螺栓暂时不要拧紧。7.3.1.3.2双端面机械密封的安装: 将机械密

16、封组件装入后护板腔体,装上机械密封压盖螺栓,均匀拧紧。 三通、压力表、铜管的安装,待泵发到现场后,现场安装。7.3.1.4泵头部分的安装 将叶轮装在轴上,拧紧,压实轴套。 装后护板密封圈。 将蜗壳吊起,装配在后护板上,连接好螺栓。 装入口短管。 调整叶轮与入口短管密封面法向间隙0.91。(见图21) 装单端面机械密封的泵,将机械密封轴套与泵轴套锁紧螺栓拧紧,将机械密封定位片脱离定位槽。图217.3.1.5其他零件的安装 电机与泵找正后,检验电动机转向与蜗壳上箭头指向一致后,安装膜片联轴器的中间节部分。(膜片联轴器的中间节部分,待泵发往现场后,现场安装。) 装好联轴器罩。7.3.2小型卧式脱硫泵

17、的安装7.3.2.1 轴的安装(见图22) 装后轴承3、4,然后将挡套2、圆螺母1装上并压紧轴承。 装轴承箱6。 装前轴承7。 装轴承箱上的密封圈5。 轴部分的其他部件,待主轴组件与托架装好后,再按装配图依次安装。图227.3.2.2托架的安装(见图23) 吊起主轴两端,将主轴组件7(图22)装进托架5的配合孔内。吊起托架盖6,在托架接面青壳纸上涂上耐油密封胶后,合上托架盖。轴承箱法兰内侧端面与托架端面的间隙先预留成3mm。打进锥销,预紧螺栓。 前轴承压盖8装油封,垫青壳纸,装在轴上用螺钉与托架连接起来。 后轴承压盖3装油封,垫青壳纸,装在轴上,用螺栓与轴承箱连接起来。 装上挡水盘9和拆卸环1

18、0。 装轴承箱上的调节螺栓4和紧定螺钉2。 轴上装磁力百分表,检测托架与后泵壳联结的半圆定位孔及端面与轴回转中心的同轴度及垂直度,均不能大于0.25mm。 装泵联轴器1或泵用皮带轮。7.3.2.3 机械密封 单端面机械密封的安装与上述7.3.1.3中单端面机械密封的安装相同。 双端面机械密封的安装:。将机械密封组件装入填料箱箱体,装上机械密封压盖螺栓,均匀拧紧。装箱填料与衬板间的O型密封圈。装入衬板。用后护板压紧衬板并拧紧尾盖与后护板间的连接螺栓。7.3.2.4泵头的安装(参见7.3.1.4 )与大型脱硫循环泵的不同之处:调整叶轮与蜗壳的间隙0.75-1(水平)。图237.3.2.5其他零件的

19、安装 电机与泵找正后,检验电动机转向与蜗壳上箭头指向一致后,安装联轴器柱销组件或皮带。(联轴器的柱销、螺母、垫圈、弹性圈或皮带,待泵发往现场后,现场安装。) 装好联轴器罩或皮带轮罩。7.3.3立式泵的安装(见图12)7.3.3.1上段轴部分装配 轴承安装采用热装法。先装下轴承(注意:轴承上注有字样的端面朝外)。 装轴承体上的橡胶密封圈(油封)。 装好下轴承体,将两轴承体间的支架装上(若为单轴承体结构则装完轴承体后直接装下轴承),将上轴承体套在轴上。 最后装上轴承,采用热装法。 在上下轴承处加润滑脂,装轴承上下压盖处的青壳纸及密封圈及上下压盖。 7.3.3.2弹性连接结构上下段轴连接部分装配 上

20、下轴连接部分:装上、下段轴上的联轴器,将中间支架装上,下段轴装好上轴承箱、轴承,轴承处加润滑脂,装轴承压盖处的青壳纸及密封圈及上下压盖。装密封环、圆螺母等,然后将两轴连接。 下轴部分:先将上、下半联轴器套在轴上,将卡环装上,螺栓连接,将上支架装上。7.3.3.3刚性连接结构下段轴部分装配 上下轴连接部分:将下支架装上,装下轴承箱、轴承,轴承处加润滑脂,装轴承压盖处的青壳纸及密封圈及上下压盖。校对轴套尺寸并在轴套上装密封圈,而后装在轴上。装后泵壳、填料箱、副叶轮。 下段轴部分:将上支撑套、下支架装上,校对轴套尺寸并在轴套上装密封圈,而后装在轴上。将下支撑套装上。7.3.3.4 安装叶轮 将叶轮“

21、T”型螺纹上涂上润滑脂,将叶轮装在轴上,拧紧。 跳动应不大于0.35mm。测量叶轮前端面至后护板止口距离,并留好记录。7.3.3.5装蜗壳 校对蜗壳尺寸。测量与后护板配合止口面至内底面距离,与叶轮前端面至后护板止口距离相比,前者比后者要大1.5-3.1mm。 将蜗壳用吊装工具吊起,装配在支架上,装连接螺栓,调整好蜗壳位置后,拧紧螺栓。7.3.3.6其它部分 装支承板和卡箍,调整好位置后将一块卡箍焊在支承板上。 将下滤网安装在泵上,拧紧螺栓。 校对出水管的止口尺寸,调整好出水管安装位置后,垫3mm厚的胶垫,拧紧螺栓。 装好油杯等附属件。 装电机支座。 装联轴器或皮带轮。8、泵的调整 泵在安装找正

22、后应进行检查与调整。8.1泵的前间隙调整为保证泵的高效运行,必须定期对大型脱硫循环泵和小型脱硫泵(使用一个时期后,在运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的流量及效率下降,电流缓慢上升时)调整前间隙,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的叶轮与入口短管间隙调整:(见图24)。装单端面机械密封的泵,将机械密封定位片5恢复到定位槽中,松开机械密封轴套与泵轴套锁紧螺栓4(两个法兰盘连接螺栓)。松开调整螺栓电机侧压紧螺母3。均匀拧紧调整螺栓上的中间压紧螺母1,使转子向泵头方向移动,边拧紧边盘车,直到盘不动为止。注意盘车的方向应按泵的工作转向。用塞尺测量后轴承体端面与悬架端面的间隙=a;此时,叶轮与入口短管的间隙0

23、。松开调整螺栓上的中间压紧螺母1。均匀拧紧调整螺栓上的电机侧螺母2,使转子向电机方向移动,用塞尺检查间隙,直到bmm为止(b值见表2),注意间隙应均匀一致。拧紧调整螺栓上的中间压紧螺母1、悬架盖压紧螺母3,使转子的轴向位置完全固定。拧紧机械密封两轴套锁紧螺栓4,拆下定位片5。表2泵型b (mm)泵型b (mm)600DT-822.92700DT-834.81700DT-752.92700DT-855.76700DT-782.92800DT-903.24700DT-804.81800DT-962.92 小型卧式脱硫泵叶轮与蜗壳前间隙的调整(见图25):。松开托架盖压紧螺母1。松开轴承箱调整螺钉2

24、。均匀拧紧轴承箱压紧螺母3,使转子向泵头方向移动,边拧紧边盘车,直到盘不动为止。注意盘车的方向应按泵的工作转向。用塞尺测量轴承箱法兰与托架端面的间隙=a;此时,叶轮与蜗壳的间隙为0。松开轴承箱压紧螺母3。均匀拧紧轴承箱调整螺钉2,使转子向电机方向移动,用塞尺检查间隙,直到(0.751.00)mm为止(大泵取大值),注意间隙应均匀一致。拧紧轴承箱压紧螺母3、托架盖压紧螺母1,使转子的轴向位置完全固定。装单端面机械密封的泵参见8.1内容。8.2电机转向的确认。电机的转向应确保泵的转向与规定方向一致,不得反向旋转,否则会损坏其它部件。电机的转向调整时,应在与泵完全脱开的状态下进行(即不上联轴器柱销或

25、皮带),在确认电机转向符合要求后方能安装柱销或皮带,绝不允许盲目起动电机。8.3传动装置调整。采用膜片联轴器传动,应按其使用说明书找正连接;采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传动的,应上好柱销及防护罩;采用皮带传动的,应上好皮带,调整张紧力,使每根皮带张紧一致,上好防护罩;采用调速装置传动的,应按相应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好。8.4所有紧固件用扳手跟紧一遍。8.5清理机组上放置的工具及杂物,以防泵运行中造成事故。9、泵的试运行 装单端面机械密封的泵,在泵运行前务必将机械密封上的定位片拆下。 装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泵,在泵运行前应在泵腔内注满水。 泵机组安装调整好后,即可进行试运行。 有条件的用户先用清水试运行,运

26、行正常后再输送介质。9.1启动 启动泵前,必须按规定转向手动盘车,确认转动灵活方可启动。 将进口阀门完全开启。采用关小进口阀门控制流量会造成泵汽蚀。 开启注水阀门向泵内注水(倒灌泵不需注水)。 将出口阀门关死。在全开出口阀门的状态下启动泵会造成电机超载;图24 启动机组。待转速正常后,开启出口压力表。若压力正常稳定,即可缓慢开启出口阀门,直到完全开启或满足工况要求为止。 大型脱硫循环泵,吸收塔内的液位应达到规定的数值,否则可能导致启动时过大的管路振动及噪声。图259.2运转 正常运转后,应观察以下几项内容:。机械密封温升35C,最高温度75C。泵的流量、扬程(出、入口压力)是否稳定并符合工艺要

27、求。电流是否稳定。机组是否有异常声响,噪声是否过大。轴封泄漏是否正常(滴渗)。机械密封规格尺寸 50mm,泄漏量3ml/h;机械密封规格尺寸 50mm,泄漏量5ml/h。轴承温升35C,最高温度75C。如安装SKF轴承,最高持续运行温度120C。振动值应保持在JB/T8097中C级的规定范围之内。9.3停泵 关闭泵出口阀门。 停机。 开启反冲洗系统。 关闭泵进口阀门。绝不允许在出口阀门全开的状态下停泵,否则容易形成水锤,造成泵或管件的破坏。10、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见表3)表3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序号故障形式原因分析1泵不出水,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针剧烈跳动。吸水管路内没有注满水向泵内注满水

28、吸水管路堵塞或阀门开启不足开启进口阀门,清理管路堵塞部位泵的进水管路、仪表处严重漏气气堵塞漏气部位泵不出水,真空表显示高度真空。进口阀门没有打开或已淤塞开启阀门或清淤吸水管路阻力太大或已堵塞改进设计吸水管路或清淤吸水高度太高降低安装高度泵不出水,压力表显示有压力出水管路阻力太大检查调整出水管路叶轮堵塞清理叶轮转速不够提高泵转速泵不转蜗壳内被固硬沉积物淤塞清除淤塞物泵出口阀门关闭不严,泵腔漏入浆液并沉淀检修或更换出口阀门,清除沉积物流量不足叶轮或进、出水管路阻塞清洗叶轮或管路叶轮磨损严重更换叶轮转速低于规定值调整转速泵的安装不合理或进水管路接头漏气重新安装或堵塞漏气输送高度过高,管内阻力损失过大

29、降低输送高度或减小阻力进水阀开得过小适当开大阀门泵的选型不合理重新选型6泵的电机超负荷泵扬程大于工况需要扬程,运行工况点向大流量偏移关小出水阀门,切割叶轮或降低转速选用电机时没有考虑介质比重重新选配电机泵内部声音反常,泵不出水吸入管阻力过大清理吸入管路及闸阀吸上高度过高降低吸上高度发生汽蚀调节出水阀门使之在规定范围内运行吸入口有空气进入堵塞漏气处所抽送液体温度过高降低液体温度续表序号故障形式原因分析泵振动泵发生汽蚀调出水阀门,降低安装高度,减少进口阻力吸入液位过低,提高吸入液位叶轮单叶道堵塞清理叶轮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重新找正紧固件或地基松动拧紧螺栓,加固地基轴承发热未开启冷却水开启冷却水润滑不

30、好按说明书调整油量润滑油不清洁清洗轴承,换油推力轴承方向不对针对进口压力情况,应将推力轴承调方向轴承有问题更换轴承10 机械密封泄漏摩擦副损坏更换机械密封11泵漏油油位太高降低油位胶件失效更换胶件装配有问题调整装配12泵头漏水胶件没有压好重新装配或压紧11、泵的维护保养 脱硫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顾客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保持设备清洁、干燥、无油污、不泄漏。每日检点轴承体内油位是否合适,正确的油位在油位线位置附近,不得超过2mm。经常检点泵运行是否声音异常,振动及泄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泵内严禁进入金属物体和超过泵允许通

31、过的大块固体,且严禁进入胶皮、棉丝、塑料布之类柔性物质,以免破坏过流部件及堵塞叶轮流道,使泵不能正常工作。严禁泵在抽空状态下运行,因泵在抽空状态下运行不但振动剧烈,而且还会影响泵的寿命,一定要特别注意。为保证泵的高效运行(泵在使用一个时期后,在运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流缓慢下降时),必须定期调整前间隙,该间隙一般出厂前已调好。若发现此间隙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参见8、泵的调整);运转中发现问题也应停机调整。经常检测轴承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对于SKF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20。泵开始连续运行800小时后应彻底更换润滑油一次,以后每半年换一次润滑油。润滑油:稀油润滑的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的轴承体

32、、小型卧式脱硫泵的托架应在开车前按油标线位置加N32(冬季)或N46(夏季)机油(切忌无油开车!管状油位计在泵安装调试前由用户自行安装。);立式脱硫泵应加注二硫化钼。备用泵应每周转动1/4圈,以使轴均匀地承受静载荷及外部振动。若停机时间较长,再次启动前应使用反冲水冲洗泵内沉积物后方可启动。经常检查进出水管路系统支撑机构松动情况,确保支撑牢靠,泵体不应承受支承力。经常检查泵在基础上的紧固情况,连接应牢固可靠。特别注意:新安装及检修后的泵,一定要先试好电动机转向后,再安装联轴器柱销、螺母、垫圈、弹性圈。用皮带传动,应试好电动机转向后,再装传动带,且不可电机带动泵反转。但允许在电机断电情况下,管内液

33、体倒流使泵反转,不过要注意高差特别大(80)时亦应防止回水倒流导致泵突然反转。装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泵,在开泵之前应先开轴封水,然后再开泵;停泵3分钟后方可关闭轴封水。12、泵的拆卸12.1总体介绍 拆卸前,确保泵设备不会因意外情况接通电源,抽吸和排料管的阀门必须关闭。 泵体温度必须被降低至环境温度。 事先必须释放泵压力并排空泵设备。 对泵设备的维护工作只能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利用原始零配件进行。 任何对电动机进行的维修维护工作应遵循各电动机供应商的说明和规定。 在设备损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随时与我们的服务部门联系。12.2拆卸前的准备 将轴承体内的油料排空。 如果泵装的是单端面机械密封时,将定位

34、片嵌入定位槽中并固定好。12.3泵的拆卸(见图1) 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在拆卸时先将膜片联轴器拆下,方便检修。 将蜗壳与悬架的连接螺栓13、支架与悬架的连接螺栓11拆下。 拆卸悬架组件连同叶轮一起。 装单端面机械密封的将机械密封定位片恢复到定位槽中,松开机械密封轴套与泵轴套锁紧螺栓(两个法兰盘连接螺栓)。 松开拆卸环6的联接螺栓,并将拆卸环6拆下。 拆下叶轮1。 将机械密封拆下。 拆下后护板。 拆下调整螺栓10,松开电机侧压紧螺母。 拆下轴承体组件。再依次拆下各部件。(具体参见7.3.1.1) 对于装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泵先将后护板拆下,再拆机械密封。 小型卧式脱硫泵的拆卸:先将蜗壳拆下,再依次是叶

35、轮、后护板、机械密封、托架组件(具体参见7.3.2.2)。(后护板和机械密封的拆卸先后见上述内容)13、易损件明细表表3、表4、表5给出了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小型卧式脱硫泵、立式脱硫泵易损件明细。易损件订货应以随机所带的装配图明细为准。表3 大型卧式脱硫循环泵易损件明细表序号零件部位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备注 1泵头部分叶轮1GLH-5 2蜗壳1GLH-5 3后护板1GLH-5 6轴套1GLH-5 7入口短管1GLH-5 9机械密封1组 件10型密封圈2橡胶CN4473蜗壳与护板间11型密封圈1橡胶CN4473后护板与悬架间12型密封圈1橡胶CN4473叶轮与轴套间13141517悬架部分前轴承压盖

36、1QT500-718轴承电机侧,数量见泵总装图19油封320后轴承压盖1QT500-722挡套14523型密封圈1类硫化橡胶轴承体用24轴承泵头侧,数量见泵总装图25轴承体1QT500-726型密封圈1类硫化橡胶挡水盘与拆卸环间27挡水盘14528拆卸环12Cr13组 件29轴145表4 小型卧式脱硫泵易损件明细表序号零件部位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备注1泵头部分叶轮1GLH-52蜗壳1GLH-53后护板1GLH-54衬 板1GLH-55填料箱1QT700-26间隔套1GLH-57入口短管1GLH-58出口短管1GLH-59机械密封1组 件(含轴套)10型密封圈1橡胶CN4473蜗壳与后护板间11型密

37、封圈1橡胶CN4473后护板与衬板间12型密封圈2橡胶CN4473衬板与填料箱间13型密封圈1橡胶CN4473叶轮与间隔套间14型密封圈1橡胶CN4473间隔套与轴套间15入口垫圈1橡胶板2709入口短管与蜗壳间16出口垫圈1橡胶板2709出口短管与蜗壳间17托架部分前轴承压盖1QT500-718轴 承1泵头侧19油 封320后轴承压盖1QT500-722挡 套14523型密封圈2类硫化橡胶轴承箱用24轴 承2电机侧25轴承箱1QT500-726型密封圈1类硫化橡胶挡水盘与拆卸环间27挡水盘14528拆卸环12Cr13组 件29轴14530冷却器1组 件表5 立式脱硫泵易损件明细表序号零件部位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备注1泵头部分叶轮1GLH-52蜗壳1GLH-53后护板1GLH-54单端面机械密封1套SiC-SiC5后泵壳1GLH-56泵体部分轴承挡套1457下轴承压盖1Q235-A8下轴承体1QT500-79轴1/245一段轴/两段轴10上轴承体1QT500-711上轴承压盖1Q235-A12轴 承3/6一段轴/两段轴13油 封3/6丁睛橡胶一段轴/两段轴14出水管1组焊件15型密封圈2/4丁睛橡胶一段轴/两段轴16胶 垫2橡胶板B4-5H6Hr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