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098080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此时,我看见大地在歌唱,北方的四季在沉稳地拔节。我看见:每个人行走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脸上布满微笑,心中激荡想往生活的美丽音符。我看见:鲜花铺满大地,长满庄稼的原野与空气亲切的交谈;我看见:春光明媚、艳阳高照,餐桌上的餐具犹如阳光般的亮洁;我看见:夏日装有空调的饭庄里清风荫荫到处流动着清新的空气我看见:原野中的收获看见一颗颗的庄稼长成餐桌上的美食我看见:风吹过冬日的森林,善良的人们围坐在火炉旁,热火朝天的交谈健康的主题,品味火锅的浓郁。祖国60年!一个心灵的品牌,一个优秀的品牌,一个从诞生就足以改变人们生活的品牌,一个

2、响亮得足以成为丰碑的品牌,一个每天都在掀起精神革命、掀起饮食安全思索的品牌。我知道:民以食为天,心以食为天,清新可口的美食让人饱胃、饱身、饱心,使人们得到美食艺术的享受。放心碗、放心筷、放心餐具,无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于是,我又回到我的童年,我又回到我童年的幸福时光。我想起了给我生命、给我梦想的那个人。那人,腰阔、肩宽、目光炯炯浑、身上下透着沉稳和雄健;那人,从没有停下过匆忙却从容的脚步;那人,把一副生活的担子稳稳的抗在自己肩上;那人,把一粒粒生活的种籽精心打造成饱满的希望,然后,满怀着百倍的期冀,把种籽放在我的肩上,让它们在我的身上 萌芽、开花和结果;那人,把一种永远笑视生活的永恒

3、的精神,植入我幼小而生长着的心房。所以长大成人后的我,能够平静的接受风雨的捶打。那人,是我的父亲!他质朴宽厚,慈祥善良,与人为善,不卑不亢。他深爱着他耕耘了几十年的土地,他深爱着寄托了他所有梦想的儿子,他把一只碗递给了我,他教会我用干净的碗盛饭,教会我吃完饭要把碗洗刷干净。那碗,是粗瓷蓝底,是洁白剔透,是精制的陶器。我知道:那碗,是汲取生活养料的必备工具。有了碗,就可以去盛满大米饭和紫菜汤;有了碗,就可以汲取生活的汁水和营养;有了碗,就可以拥有成长的元素和力量。父亲告诉我:碗中只能盛能吃的东西。父亲说:要记住,千万别让碗沾染有害的物质。我牢牢的记住了父亲的话,从懂事起,就保持了及时洗碗的良好习

4、惯。那碗,我用秋后去了籽的丝瓜瓤刷过;那碗,我用母亲给我的小手绢擦过;那碗,我用故乡老井里的清水洗过;那碗,我用烧开的城市自来水煮过。父亲说 :所有这些,都是让碗洁净的好方法,只有用洁净的碗盛饭,吃起来才会舒心,才会可心,才会放心。长大后,成家立业,忙于工作和应酬。在外就餐的次数一多,觉得刷碗成了别人的作业,而我却只管享用现代刷碗技术带来的实惠。即便在家吃饭,我也放弃了及时洗碗的老习惯。时间一长,更是把父亲的叮嘱丢到了一边。祖国!您的60岁生日来到了!是你,唤起了我对儿童时代刷碗生活的回忆,是你更新了我对饮食安全的深层思索,是你提醒我把洁净和健康放在饮食的首位。这是一段永远铭记我心头的不了的情

5、!就像我们阔步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通衢。那情,热烈。热烈得犹如夏日里高挂的暖阳,热烈得犹如冬日里窜着火炉的铁炉。那情,浓郁。浓郁得犹如春天里精酿而成的纯粮酒,浓郁得犹如秋日里高潮迭起的童话故事。那情,其实很普通,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到的馒头和米饭。那情,用一只纯净的碗作为载体。那人,用坚强的目光,为我奠起人生的路。那碗,为我延绵了一段纯真的情,流淌出我与祖国60年之间零距离的心的拥抱和情的共颤。怎能忘记:我童年时代与粗瓷大碗那相濡以沫的岁月!怎能忘记:父亲与我那目光与目光之间的交接和互动!怎能忘记:那涌动在人世间极纯极纯的情愫!那段情,犹如故乡的云山上流出的澄澈澄澈的山泉水。现在想来。对于岁月的所

6、有回忆,都源于一只只冲洗得干净宜人的碗。岁月飞逝,时光荏苒,历史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驰入二十一世纪,大大小小的酒店和饭庄鳞次栉比的呈现在城乡的大街和小巷,它们以春天里花开的方式缤纷起所有人的目光,饮食安全便成为都市人、乡村人共同关注的焦点。不是吗?谁不想尽情享受就餐环境的幽雅?谁不想尽情享受平安和乐的美好宴会?谁不想尽情享受一碗碗美食的愉悦?餐具卫生更是成为饮食安全不可触摸的高压线。触摸了它,将无法再看到春光的明艳;触摸了它,将无法再置身夏日里的绿荫;触摸了它,将无法再欣赏到秋的歌唱;触摸了它,将无法再品味到火锅的魅力。时间舞动出新世纪的旋律。此时此刻,我又一次清晰地看见:那人,仍然那样和蔼安详地

7、望着我,让我在冬日里倍加感觉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和温馨。那碗,被集中消毒,被餐洗剂一遍遍的冲刷过,一尘不染,纯洁得犹如冬天里飘过的第一场雪;晶莹宜人,犹如遨游在亲情和爱情的海洋。我用那碗,放心地盛上早餐的豆汁、中餐的米饭和晚宴的干红,然后,端坐在同样干净怡人的餐桌旁,精心享用生活静心享用社会发展、人文和谐带来的成果。那一份浓得如同枣花蜜般的不了的情愫,一点点深入我的肺腑,一点点沁入我的心脾,滋养着我浑身的力量,督促我不辍前行。 小学教师喜迎国庆60年献礼征文11路车自由舰轿车我小时候,人们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11路车。那时,人们见了面,常这样问,你是怎么来的?我是坐“11路汽车”来的意思就

8、是走来的。那时,我们村头只有一条公路庆淄路(从庆云到淄川),村与村之间还没有公路,只是泥土小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学是在我们村里上的,没有体会到11路车的好处。上了初中,离家10多里,每次上学,和小伙伴一起走着去,坐11路车要用两个多小时,到学校就累得不愿起来。有一次,走在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人家屋檐下避雨,雨小了,就把书包抱在怀里,继续赶路,到学校时,天都黑了。当时那种又冷又饿的感受,终生难忘。过了两年,父亲因为工作的需要,买了辆金鹿牌自行车,就用自行车带我回家。坐在车上的感觉真是好极了。那乌黑闪亮的车架,锃亮的钢圈,引起好多小伙伴的羡慕与憧憬。1988年,我师

9、范毕业,父亲也给我买了一辆金鹿牌自行车,我就骑着崭新的自行车上下班,心里特别舒服。那时候,村里的人家也渐渐买上了自行车,人们的出行也多用自行车来代步了。即使没有的,出门的时候也要借上一辆来用。看到有行人的时候,按按铃铛,听着清脆的铃声,心里很是神气。90年代初,自行车进入了千家万户,一户人家有几辆自行车已是平常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加快,经济的好转,有的人已经买了摩托车。有一天,表弟来了,骑着一辆幸福250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让人着迷,坐上去,那风驰电掣般的感觉让人心动。一问价格,4000多元,太贵了。我的工资当时只有300多元。看到表弟骑着摩托车快速离去,眼睁睁地看着它消失在卷起的灰尘中。那

10、时拥有一辆摩托车简直是一种奢望。心想:我什么时候能有辆摩托车啊!1995年,孩子出生了,一年后,送回老家,由我父母带着。每星期,我就和妻子骑着自行车回家看望老人、孩子。走在路上,想买一辆摩托车的愿望更强烈了。1997年4月3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亲友的帮助下,花了4300元,终于买回了一辆红色的轻骑木兰踏板摩托车。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一家常骑着它回家看望父母,一路上,孩子给我们唱歌、讲故事,其乐融融。孩子渐渐大了,车变得小了,条件也渐渐好了。20xx年7月20日,我又买回了一辆春兰踏板125摩托车,这辆车的性能很好,奔驰在路上,动力足,行驶平稳,心里很踏实。我们几乎每周都回家看望父母,岳

11、父母家离我家不远,回去一次走两家,看看老人,聊聊家常,享受着凡人该有的幸福。到了寒冷的冬天,因为太冷,回家的次数就少点儿。春节放假回家,为了便于走亲访友,我就骑摩托车回家,让她娘俩儿坐客车回家。一路上,车速在2030公里左右,虽然速度很慢,虽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身上依然彻骨的寒冷,两条腿在踏板上,冻得直哆嗦。那时候想即使有辆破汽车也行啊。终于,在父母、弟弟的帮助下,20xx年11月4日,又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付了59800元,把一辆崭新的黑色吉利自由舰轿车开回了家。那时在我们*县普通教师里面,大概算第一辆好车吧。从这辆车开始,老师们也渐渐地拥有了自己的车,我们单位近两年就增添了十多辆新车。

12、随着条件的好转,我们出游的机会也多了。如20xx年,我们一家就到过不少的地方欣赏美景:到寿光看蔬菜,龙口看大佛,蓬莱看海,九如山看瀑布,林海看荷花。既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有人这样说:“70年代的中国是11路车的天下,80年代的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90年代的中国是摩托车的世界,21世纪的中国,是汽车的普及。”是啊,从11路车到吉利自由舰,我,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出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从心底里为之喝彩,为之自豪。 作协庆祝国庆60周年征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开了车去老家将老父亲接进城住。记得那是个秋天的日子,仲秋

13、临近月将圆,想起老家只有父母两人留守,寂然相处,多有几分牵念。我们四兄妹商定干脆接两位老人来城里享受天伦之乐。整个一大家子能在城里聚首,也是那个时代让人称羡的美事。 父母亲也很释怀,儿女的出息是父母赖以骄傲的本钱,跟着儿女吃碗城里饭,父母脸上有光。虽说儿女不曾在城里混个一官半职、出人头地,总算还能混得过去。尽管故土难离,说走还是走啊!母亲的高兴是我意料之中的,父亲虽是高兴,我却从他的眼神中分辨出几分惆怅。在整理家里的物什时,他就象魂不守舍的摸摸这,搓搓那。最后他咬咬牙,似乎下了个大决心,做了个重大决断,将家中那些不能带走的坛坛罐罐等全都送给了叔伯兄弟邻舍。不过,在他的大方施舍后面,我仿仿佛佛看

14、见他将一件用旧布包了的弯形小物什放进了他的小木箱中。我好奇地注意着父亲的动作,却也不好贸然去凿穿他心底的秘密。我想那物什不用猜,也是件家中的老古董之类。 父亲是在细雨朦胧中,混混沌沌随车驶进儿女们居住的县城。两个来小时的路程(当时的砾石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却把一脸的风霜挂在了老父亲的脸上。他默默地、木讷地随了我们将那个小木箱搬下车。 小弟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终于他还是按捺不住,趁着搬箱子进房的机会,有意的将箱盖打开了。破布条缠着的竟是一把亮闪闪的禾镰。老父亲认真了。他说:这是我的老伙计,它可是窑头街上最有名的胡定全铁匠铺打的,钢火淬得好,割禾不费力。我笑了:你也太认真了,城里那有禾割啊!父亲

15、可不理会我们的戏谑,他还是小心翼翼将这把禾镰收进了箱子中。 也真亏了老父亲。在乡中,这禾镰实是种田人的最好帮手。记得我回乡几年中,生产队开春后,便要派出队里最有能赖、会耍嘴皮和善结交的人前往窑头街守镰。每个炉口,一天也就出十来把镰,周围十村八队的人都来这些铁匠铺守着买镰,十几个铁匠铺,也无法应酬得了众多的抢镰人。尤其是最吃价的胡定全铁匠铺,那可是人们的首选目标,他打的禾镰钢火好,齿口斫得匀,淬火到位,用起来顺手,每天能得到他炉口上一把镰,那算你幸运。看到禾镰镌刻的定全二字,谁得到了都兴高采烈。老家是鄱阳湖西汊的水边村落,周遭村子大多田稠人稀,没有顺心顺意的工具,作田种地还真是大难题。 自从土改

16、开始到如今,乡间的禾镰每年都是抢手货,为得一张好镰,每年都会引起不少口舌和风波。胡定全这个待人厚实打了一辈子铁的老铁匠,总是炉前战事的调停人。当然,他有时也会使出杀手锏,偷偷塞给那败阵的一方一把禾镰,以此息事宁人。父亲对胡定全的禾镰也是情有独钟,他爱护这镰就比爱护我们这些儿女们还用心。那年月,吃菜都见不到个油星子,他却用菜油抹镰口,让它更滑腻,护住钢火不会褪软。 想父亲留下这镰,也就可见其用心良苦了。他是在保留他对那份逝去岁月的记忆,保留着他一个农民的印记啊!也是在去年,父亲对禾镰的认识似乎又深化了一层。 去年的夏秋之际,我陪着他去老家,顺便他也带上了他那快当成“古董”的禾镰。他对我说:我要将

17、这把禾镰送给老家堂侄,让他们感受这禾镰的宝刀不老、锋利无比。我笑了。 当车行至乡下,出其不意的镜头和场景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目瞪口呆大跌眼镜,老脸开始挂不住了。意料中他的表现让我得意万分。沿途如蝗般的收割机一台台展现在忙碌的稻田中,金黄的稻浪在收割机的巨量吞噬中转眼便成了谷子进袋。世事难料人难料,父亲感慨万千,他手中的禾镰相形见绌,没有了用武之地,父亲明显的感到懊恼和沮丧。 不过,很快他似乎也悟出了什么,走到田塍上,仔细地看着收割机飞快的收割。他看神了,我分明地看得出他的眼里溢出了泪花。他晃着手中那把真正成了古董的禾镰,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我们听:以前种田人做梦都想着,点灯不用油、种田不用牛、栽割不用手,世道真的变了现代化好啊! 9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