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 6 北京的春节.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84252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 6 北京的春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 6 北京的春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 6 北京的春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 6 北京的春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 6 北京的春节.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喜庆气氛。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重难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准备: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整体设计意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

2、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再纵观将要学习的课文题目,看围绕“民风民俗”安排了哪些内容,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会主动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为理解课文

3、做好准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逛

4、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设计意图】培养整体感知的能力,解答疑问,为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2默读课文,合作填

5、表。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时间风俗习惯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设计意图】表格的形式把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也自然会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学到利用列表格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为理解课文作准备。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