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86724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0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一、选择题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 500 m、宽 240 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 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 12 题。1小明所在学校( )A 从广场向正西方走可直达校门B 教学楼位于教学校的北面C 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D 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碑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 B3 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 能为( )A1100C110 000B11 000D1100 000解析:1.C 2.B 第 1 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

2、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位于 教学楼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 第 2 题,该学校长 500 m、宽 240 m,要绘制在 B3 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 50 cm 代表实地距离 500 m 最合适,比例尺为 5050 00011 000。(2019成都摸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完成 35 题。3图中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北流向东南C自东南流向西北B自正东流向正西 D自西南流向东北4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465 m B455 m1C445 m【人教版】2020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D435 m5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

3、是( ) A20 mC39 mB29 mD40 m解析:3.D 4.B 5.C 第 3 题,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河流上游(找到河流与等高线相 交的部位),结合图中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选 D。第 4 题, 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 10 m。由河谷向两岸方向的海拔是同步升高的,因此山峰外侧等 高线数值应为 450,可判断山峰的海拔范围为 450460 m,故选 B。第 5 题,读图可知,陡 崖处有 3 条等高线重合,该图等高距为 10 m。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陡崖 的相对高度:20 mH40 m,结合选项可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39 m,故选 C。(

4、2019福州一模 )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数字单位为 m),完成 67 题。6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500 mC600 mB550 mD650 m7图中有一座占地 17 000 m2 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C丙处B乙处D丁处解析:6.B 7.D 第 6 题,图中等高距为 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 900950 m 之间,最 低点海拔介于 350400 m 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 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 500 m 或 600 m,则 B 正确。第 7 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5、 000 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 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89 题。2【人教版】2020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8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 35 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 mC270 mB235 mD300 m9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 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B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 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D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解析:8.C 9.D 第 8 题,由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差值可知等高距为 50 m;结合图中等 高线的数值变化可知,

6、甲地的相对高度在 550 m 到 600 m 之间,乙地 300 m 到 350 m 之间, 所以甲乙两地的高差 H:200 mH300 m;由于急流段的高差为 35 m,而且乙地在急流的下 游,可以推断甲乙两地的高差大于 235 m,故选项 C 正确。第 9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 与湖畔丁处之间的山坡,上部等高线稀疏,即坡度平缓,而下部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形 成凸坡,因而甲处不可能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故排除选项A;甲处于山顶部位,等高线 较为稀疏,坡度较缓,故排除选项 B;丁地位于河流入湖口处,地势最低,故排除选项 C;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急流段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因而急流段的

7、漂流者向西漂去,故 选项 D 正确。(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图 a 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 30 m,一画家欲前往 该岛。据此完成 1011 题。10图 b 是画家在海上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该画家最有可能在( ) A处 B处3【人教版】2020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C处 D处11画家打算登上该岛主峰俯瞰全岛,请为他计算主峰的海拔并判断从图示甲乙丙丁四 处中哪个位置出发最合理( )A310 m 甲处 C340 m 丙处B320 m 乙处 D350 m 丁处解析:10.A 11.C 第 10 题,首先,从画家的视角判断该岛屿的地势起伏情况。然后, 结合图 a 的等高线地形图

8、,判断符合要求的地点。从处看,正前方偏左的位置,地势较低, 左侧山脉延伸较短且山势较陡,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且山势较缓,与素描图所示情况相同, A 对;从处看,前方是一条绵延的山脉,且地势较陡,与素描图不符,B 错;从处看, 前方地势较低的地方位于正前方偏右的位置,与素描图不符,C 错;从处看,左前方山势 较为平缓,与素描图不符,D 错。第 11 题,由材料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 30 m,岛屿最低 处为海平面,即最低的等高线海拔为 0 m。海平面与图中西南部的山顶相差 11 条等高线, 与东北部的山顶相差 9 条等高线,因此西南部山顶为主峰。据此可知主峰的海拔为 330 m 360 m,排除 A

9、、B。登山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坡。由图可知,由丙处到主峰等高线稀疏,地势 较为平缓,适合登山,C 对。由丁处到主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攀登,D 错。二、非选择题12(2019三明测试)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河流在等高线 400600 m 的流向是_。(2) 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中哪条更好?为什么?(3) 若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M、N 两条哪条更好?为什么?(4) 图中从甲、乙两村沿路线徒步爬到山顶哪个更省力?为什么?解析:第(1)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图中等高距为 100 m,再根据 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在 400600 m

10、 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第(2)题,从甲村到乙村 的普通公路要考虑安全,同时要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四条线路中,跨越等高线少,坡度 缓,比较安全,且穿越河流少,需建设桥梁少,建设成本低。第(3)题,修建水渠往金矿引 水,如果能够自流则引水效果更好一些,M、N 中,N 线路能使河水自流到金矿。第(4)题, 从甲、乙两村沿路线徒步爬到山顶,甲村线路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陡路难行;乙村线路 穿越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爬行较为省力。4【人教版】2020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答案:(1)自西南流向东北(2) 。原因:坡度缓;过河少,修桥少。(3) N。原因:河水可以自流到金矿

11、。(4) 乙村。原因: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13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 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 (2)M、N 两个观景台,其中 N 观景台主要是为了观赏_景观;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标出。(3) 在观景台 M、N 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4) 在观景台 M 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解析:第(1)题,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此地的主要地形类型以低山和平原为主,且地 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地势的高低,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观赏 瀑布景观的最佳位置应该是仰视瀑布。开发攀岩的地区应该选择在陡崖处。第(3)题,在山 区修建道路,选择在起伏和缓的地形,尽量顺等高线修建,路线平坦,造价低,易于施工且 安全。第(4)题,山区受到某种地形的阻挡,会影响通视效果。据图可知,陡崖顶部阻挡视 线,故在观景台 M 处不能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 自西北流向东南(2)瀑布 攀岩位置如图所示。5【人教版】2020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尽量顺等高线修建,路线平坦。 (4)不能。陡崖顶部阻挡视线。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