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91229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讲稿一、概述小儿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引起的肺系疾病,它是小儿最常见的病证。主要 病位在鼻、鼻咽和咽部,西医学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反复发作者,称为反复上呼吸 道感染,有流行趋势者称为流行性感冒。本病的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约占原发感染的 90%以上,亦有为细菌感染者,或二者 合并感染,临床诊治时当细究病因,对因治疗。祖国医学认为本证病因为小儿形体稚嫩,藩篱疏薄,卫外功能薄弱之内因,及外感风 寒,风热之外因。病机为外感风邪,邪犯肺卫,导致鼻咽失调而发本病。若素有脾胃不和, 多夹有食滞;若邪热炽盛,引动肝风,则发惊搐。二、诊断(一)临床表现1. 主症:发热、恶寒、鼻塞、流

2、涕、咽不适等为主,可伴有咳嗽。2. 发病情况: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常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而发。 3.病史:有外感伤风病史。流感者有明显流行病史,且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如高热不退,全身肌肉疼痛等,甚至可有衰竭情况出现。反复发作,每月发生 2 次以上,病程缠绵 难愈者,多见于虚证感冒。(二)辅助检查1. 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细菌感染时, 一般白细胞总数增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2. 有条件者可作病原体培养,现可知,致发本病的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而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 A 组,肺炎球菌,流感杆菌 等。3

3、. 胸部 X线检查:一般无需作此检查,但临床中毒症状较重者可作此检查,其结果 多正常。三、鉴别诊断1.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临床症状较感冒重,病程较长,发热时间较长,咳嗽、痰多, 气促明显,体查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俗称水泡音),胸片检查肺部可见点状或片状阴影。2. 麻疹、水痘、奶麻(幼儿急诊):此三病临床初发病时均有程度不同的外感症状,但 它们均各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现,麻疹病初尚有眼泪汪汪的卡他症状,且在高热三天后开 始出疹,并继续高热三天,口腔粘膜充血,见柯氏斑;水痘证可见皮肤独有的斑疹、丘疹、 疱疹三代同堂表现;奶麻有发热 34 天即热退疹出的特点。3.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以咳嗽为主

4、,常伴低中度发热,一般无气促,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罗音及少许大水泡音,胸片提示肺纹理增多、增粗,未见实变征象。可资鉴别。4.鼻鼽(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喷嚏频繁,且以早晨或特殊刺激的环境而发,常流 清涕,鼻腔粘膜较苍白,水肿,见水样鼻涕。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风寒、风热:凡咽红赤,疼痛,或见乳蛾,舌红苔白浊而干,多为风热证候,虽 见恶寒,鼻塞,流清涕,也为寒包热郁或寒热夹杂之证;若咽不红,流清涕,发热不高或 无发热,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证候。2. 辨暑热:病发于暑天炎热季节,有伤暑病史,症见高热,烦渴,少汗或无汗大便结, 小便短黄浊,神疲纳呆,舌质红,苔黄腻。3. 辨虚实:一

5、般风寒、风热型感冒均为实证;若反复感冒,每月至少 2 次以上,且素体较弱,面黄无华,多汗,畏寒易倦等,则为虚证。(二)治疗法则:感冒治疗总的原则当为疏风解表。感冒风寒,风热之邪,治以辛温、辛凉解表;感受 暑邪,治以清暑解肌;虚人感冒,治以扶正解肌;时行感冒,应参以解毒之药;出现兼挟 证候者,则随证论治。(三)分型用药1风寒型:主症: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或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痒时咳,口不渴, 咽喉部无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防风、荆芥穗(后下)、苏叶 、蔓荆子 、苍耳子、法夏、神 曲、白芥子。加减法:肌肉酸痛,头痛者加葛根,钩藤助解

6、肌平肝;恶心呕吐者加柿蒂助降逆止呕; 咽痒咳频者加枇杷叶、桔梗助宣肺止咳;发热加柴胡、青蒿(后下)助疏风清热。2风热型主症:发热较高,难退热,头痛,恶风,有汗,鼻塞流浊涕,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少痰,或痰多难咯,口干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后下)、柴胡、芦根、大青叶、菊花、 麦芽、甘草、马勃。加减法:高热不退加羚羊骨(先煎)、青天葵助清热解毒;咳嗽声重加浙贝母、桔梗、 北杏仁助宣肺化痰止咳;口苦干,便少腹胀者加黄芩、冬瓜仁、枳实助清热通腑;呕吐加 竹茹、柿蒂助降逆止呕。3乳蛾(脓毒型)主症:高热不退,咽喉肿痛,见乳蛾上有黄白

7、腐肉,口气臭秽,食物易呕,易发脾气, 纳呆,大便多结,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浊,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方药:自拟清咽解毒汤:蒲公英、岗梅根、土牛膝根、甘草、桔梗、黄芩、丹皮、野 菊花、羚羊骨(先煎)、板兰根、生石膏。加减法:便秘腹胀者加大黄、枳实助凉血通腑解毒;咽痛甚者加马勃、射干助解毒利 咽;发热难退者加威灵仙、绵茵陈通经利湿解毒。4虚人感冒主症:发热不高,反复发作,自汗,面色苍黄,恶风怕冷,鼻塞流清涕,肢软乏力, 胃纳不香,或有咳嗽,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健脾固表佐以疏风。方药:黄芪桂枝汤加减:黄芪、白术、桂枝、防风、白芷、五味子、山楂、苏叶、蝉 衣、辛夷花、甘草、苍耳子

8、。加减法:畏寒鼻塞者加蔓荆子、藿香助祛风散寒;咳频者加北杏仁、浙贝母、桔梗助 宣肺止咳;若有阴虚表现者加玉竹、沙参、百部助养阴润肺。5暑邪感冒主症:高热溱溱汗出或身热不扬,身重困倦,胸闷泛恶,纳呆,心烦口渴,或呕吐腹 泻;或鼻塞流涕,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解暑祛湿。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后下)、青蒿(后下)、淡竹叶、绵茵陈、柴胡、钩藤、 金银花、连翘、滑石、大青叶、甘草。加减法:恶心欲吐加佩兰、竹茹助化湿止呕;腹痛泄泻加黄芩、葛根、白头翁助清热 利湿止泻;高热不退加羚羊骨(先煎)、水牛角(先煎)助清热。6兼证(1) 挟惊:兼见惊惕啼叫,睡卧不宁,甚则神昏惊厥,目珠上视,热退抽搐即止。

9、治 以清热定惊。主要用药:羚羊骨(先煎)、龙齿、蝉衣、钩藤、石决明、绵茵陈、柴胡、麦 芽、连翘等,配合应急抢救治疗:首先以指压人中、合谷、涌泉等穴,以开口器或筷子撬 开紧闭牙关以免咬伤舌头,解开衣领扣,头尽量侧卧,予低流量吸氧,肌注抗惊厥药,儿 科临床常用鲁米那(57mg/kg/次),并退热处理,如肌注复方氨基比林(kg/次)。(2) 挟滞:兼有腹胀嗳气,甚则呕吐,腹泻,苔浊腻,脉滑,治以消食导滞,主要用 药: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3) 夹痰: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至气急痰鸣。由肺失清肃,酿液成痰或肺 热炼液成痰,痰阻肺络所致。治以肃肺化痰。属寒痰者,二陈汤加苏子温肺化痰;属热痰

10、 者,加海蛤壳、桑白皮、葶苈子清化痰热。(四)西医治疗:1 注意休息,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与流通。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2 退热:衣着宽松,夏天应注意室内降温,并可用冰敷等降温。当体温 C 时, 可以药物降温,首选扑热息痛 1015mg/kg/次,或阿斯匹林 10mg/kg/次,或安乃近 1020mg/kg / 次,每天可用 34 次。口服困难者可选用小儿退热栓,肌注复方氨基比林 或安乃近等。3.有惊厥出现者可以鲁米那止痉 57mg/kg/次。4抗感染:病毒唑每天 1015mg/kg,分次口服或注射,疗程 35 天;无味红霉素 3050mg/kg/d 或先锋2040mg/kg/d,口服。

11、(五)其他疗法:1辨证使用中成药:(1) 板兰根冲剂:每次 1/21 包,每天 13 次,功能清热解毒,用于风热型及脓毒 乳蛾型。(2) 柴胡注射液:每次 2ml,肌注,功能疏风退热,用于本证各型出现发热者。(3) 黄虎退热袋泡茶,每次 1 袋,每天 12 次,功能清热解毒。(4) 强力银翘片:每次 1 片,每天 13 次,功能疏风清热,用于本证各型。(5) 小柴胡冲剂:每次 1 包,每天 13 次,用于感冒初起,寒热往来者。2外治疗法:(1) 青蒿 60 克以开水 1000 毫升浸泡 10 分钟后,温暖时浴泡双足,功能疏风退热, 用于本证各型。(2) 柴胡注射液滴鼻:每次左右鼻孔各滴 12

12、滴,23 小时重复 1 次,用于感冒发 热者。(六)辨证施食感冒者,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宜进食容易消化的软饭或半流质食物,忌食肥厚、滋 腻或辛辣之品。1.陈皮粥:陈皮 5 克, 大米 50 克,共煮成稀烂粥食用,功能化湿消滞,用于风寒型及 挟痰湿者。2 灯芯花粥或腐皮粥:功能清热宁神消积,用于风热,暑湿及夹滞,夹惊者。3 冬瓜苡仁汤;冬瓜 250 克,生苡仁 50 克共煲汤,功能清暑解渴,用于暑热、风热证。 4.红萝卜马蹄粥:红萝卜 150 克,马蹄 150 克,大米 50 克,共煮成稀粥食用,用于风热、脓毒乳蛾证。五临证心得1.据临床观察,本病风寒、风热证候比例并重,仅因节气同或气候变化而有

13、所偏重;虚入感冒近年有上升趋势,这与现时小儿饮食过于精细,喂养 不当,重衣温暖,缺少户外活动等有关,使其“肺常不足”及“脾常不足”得不到应有的 锻炼,肺之卫外,脾之运化不健,则湿滞内生,卫表不固,外邪乘虚而入致发病。故应对 患儿家长作科学育儿教育,使小儿体质得到应有的锻炼,体质自强,则“邪不可干”。2. 感冒之发生,每因饮食内滞时复感外邪才发,可以说是因“脾常不足”致积滞,复 因“肺常不足”致伤风,先有食滞而后又伤风故发病。可见,其“不足”是指其功能未健 全,可谓“气虚”,“气虚”忌苦寒、攻伐太过,故本证之风热、暑热者,用药时当注意中 病即止,不可滥用清热之剂。3. 感冒症状初愈时,不宜过份饱

14、食,更不可过早滋补,否则易闭门留寇,湿滞郁阻难 消,令病情反复缠绵,甚者致病情发展而酿生它病。4. 据临证总结,食滞为引发本病的主要内在病因,故每于治疗本证时适当加以消食导滞之药。但这类药物的便用,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据临证所得,认为病初,表证甚时常用 神曲、麦芽、布渣叶;痰多者以莱菔子;有疳证表现者,选鸡内金;食滞甚者用芒果核, 麦芽;虚入感冒者可选山楂、谷芽;感冒后期常以谷芽。5.至于西药的使用,由于本病病原体 90%以上为病毒,故临床一般不用抗生素 ,但若 合并中耳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当考虑配合抗生素治疗,临床一般以青霉素或红霉素等。 病毒唑虽是较常用的抗病毒药,但据临床观察,其口服及肌注时抗病毒疗效均不理想,静 滴时疗效稍佳。近来有学者报道维生素 c、潘生丁、微量元素锌等均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值得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