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96039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限时规范训练 1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组】1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是( )A F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D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解析:选 D。孟德尔对遗传现象的解释没有用到染色体概念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后来 的科学家提出的。2(2018太原模拟)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 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 )A CB D解析:选 D。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2、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和正确;受精作用时同源染色体汇合 , 正确;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不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错 误。3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 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 4 种表现型,比 例为 3311C 如果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

3、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 4 种配子 D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4 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 933111 11121解析:选 B。A、a 和 D、d 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 和 B、b 基因 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 叉互换,则它只产生 2 种配子;由于 A、a 和 B、b 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因此,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会出现 4 种表现型且比例不一定为 933 1。4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

4、刺 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 3 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 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 8 种C 为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 rrmmnn 或 rrMMnnD 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1/4解析:选 C。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昆虫长翅(R)对残 翅(r),直翅(M)对弯翅(m)不适合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只 有 4 种,B 错误;可以用测交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

5、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 rrmmnn 或 rrMMnn,C 正确;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 为 9/16,D 错误。5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 A/a、B/b、C/c 控制。A、B 和 C 决定红色,每个 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 和 c 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 得到 F 。F 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 C3/16B1/16 D15/64解析:选 D。将粒色最浅的植株 aabbcc 和粒色最深的植株 AABBCC 杂交得到 F 植株 的基因型为 AaBbCc。F 的自交后

6、代中,与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含有 两对杂合基因和一对隐性纯合基因 ,或者含有一对显性纯合基因和两对隐性纯合基因 ,概 率是(1/2)(1/2)(1/4)3(1/4)(1/4)(1/4)315/64。6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 。下列表述 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孟德尔都必须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B F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 112111111111212111C F 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9D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自由组合解析

7、:选 C。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产生 F 的实验需要 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F 自交的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A 错误;F 的卵原细胞和精 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各自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它们的数量没有一定的比例,B 错误; F 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 Y_R_)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 YYRR)占 1/9,C 正确;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 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错误。7据下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A 乙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3 种表现型,比例为 121B 丁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

8、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 孟德尔用丙 YyRr 自交,其子代分离比表现为 9331,这属于假说演绎的验 证假说阶段D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解析:选 D。乙个体 YYRr 自交,后代会出现 2 种表现型,比例为 31;丁图个体有2 对基因是杂合的,但这 2 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减数分裂时不能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孟德尔用YyRr 与 yyrr 测交 , 其子代分离比表现为1111,这属于验证阶段;甲、乙、丙、丁中都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因此揭示基 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8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

9、)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 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性状统计结果为:黄色圆粒 376,黄色皱粒 124,绿色圆粒 373,绿色皱粒 1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YyRr 和 yyRrB F 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1/4C 用 F 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 有四种表现型D 用 F 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豆杂交得到的 F 中,r 基因的频率为 1/3解析:选 D。根据题意分析,某人用黄色圆粒 Y_R_和绿色圆粒 yyR_的豌豆进行杂交, 后代黄色 绿色 (376 124)(373 130) 11 , 圆粒

10、 皱粒 (376 373)(124 130)31,因此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A 正确;F 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1/21/2 1/4,B 正确;F 中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 YyRR 或 YyRr,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 yyrr, 两者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 224 种,C 正确;用 F 中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 或 YyRr)与32212122111211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 F 中,Rrrr(2/3)(1/3)21,因此 r 的基因频率 2/31/21/32/3,D 错误。9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 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

11、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欲利用以上两种果蝇研 究有关果蝇灰体与黑檀体性状的遗传特点(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在常染色体 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繁殖存活)。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同时研究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研究果蝇灰体、黑檀体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做出判断。问题二:研究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并做出 判断。(1) 杂交方案:_。(2) 对问题一的推断及结论:_。(3) 对问题二的推断及结论:_。解析:对于问题一,应采用先杂交,再自交的方法进行,然后根据 F 的性状分离比是 否为 31 来确定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于问题二,应采用两对相对性

12、状的纯合子杂 交,再让 F 自交,观察统计 F 的表现型是否符合 9331,从而做出相应的推断。雌雄果蝇杂交答案:(1)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F F2(2) 如果 F 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 31,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则控制灰体和 黑檀体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反之,则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 如果 F 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性状分离比为 9331,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因此控制灰体、黑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 是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10(2018惠州调研 )某严格闭花受粉植物,其花色黄色(Y)对绿色 (y)为显性,种子圆 粒(R)对皱粒(r)为显性。有

13、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 )为 897 黄色圆粒902 绿色圆粒298 黄色皱粒305 绿色皱粒,请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 F 推测 Y、y 和 R、r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选填“同源”或“非同源”) 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绿色圆粒_。(2) 让 F 中所有绿色圆粒植株自然生长结实(假设结实率、成活率等均相同),理论上其 F 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3) 该植物中,抗病和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未知其显隐关系。现分别有 1 株 抗病 (甲)和感病(乙)植株(甲、乙是否为纯合子未知 ),请利用以上植株,探究抗病和感病的 显隐关系,简要写出实验

14、思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_。解析:(1)由题意可知,F 中黄色(Y_)绿色(yy)11,圆粒(R_)皱粒(rr)31, 所以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2)让 F 中所有绿色圆粒植株(1/3yyRR、2/3yyRr)自然42生 长 结 实 , 理 论 上 F 的 表 现 型 及 数 量 比 为 (1/3 2/31/4)yyRR (2/31/2)yyRr(2/31/4)yyrr(1/2yyRR1/3 yyRr)绿色圆粒1/6yyrr 绿色皱粒 51。(3)判断显、隐性状的一般方法: 确定显隐性性状时首选自交,看其后代有无性状 分离 ,若有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其次 ,让具有相对

15、性状的两亲本杂交 ,看后代的 表现型,若后代表现一种亲本性状 ,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考虑各种情况 ,设定基因来 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答案:(1)非同源YyRr yyRr(2) 绿色圆粒(或绿圆)绿色皱粒(或绿皱)51(3) 答案一:将抗病(或甲)和感病(或乙)植株进行自交,如果某植株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则该植株具有的性状(或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如果自交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将两株植 株(或甲、乙)的自交后代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或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答案二:将抗病 (或甲)和感病 (或乙)植株进行杂交,如果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 (或表现 型),则该性状

16、(或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如果出现两种性状(或表现型),则将杂交后代进行 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的性状(或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能力题组】11两株纯合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基因型为 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如果子代植株自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即可判断该植株A 和 a、B 和 b 这两对 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株接受 aabb 植株的花粉, 形成的后代基因型有 4 种,且比例为 1111C 如果子代植株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有4 种表现型,则后代中表7现型不同于该子代植株的个体所占比例可

17、能为16D如果该植株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 XY 型,且 A 和 a 位于性染色体上,也不能确定基 因型为 AaBb 的植株一定是雌性个体解析:选 A。如果子代植株(AaBb)自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不能判断该植株 A 和 a、B 和 b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A 错误;如果这两对等位 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株接受 aabb 植株的花粉,即 AaBbaabb,则后 代有 4 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111,B 正确;如果子代植株(AaBb)自交,且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则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 基因型为 A_b

18、b、aaB_和 aabb 的植株的表现型可能不同于该子代植株(AaBb),它们所占比7例为 ,C 正确;如果该植株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 XY 型,且 A 和 a 位于性染色体上,若 16A 和 a 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为雌性个体,若 A 和 a 位于 X 和 Y 染51 112212121 1112122122121122221222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不能确定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的性别,D 正确。12某雌雄同株植物中,基因型 AA、Aa、aa 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 因型 BB 和 Bb 控制红色花瓣,基因型 bb 控制白色花瓣;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

19、遗传。基因 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 F ,F 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F 自交得 F 。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 无花瓣的植株之间自由传粉所得子代全部都是无花瓣植株B F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 11/16 或 9/16C 若 F 的基因型为 AaBb,则 F 的表现型有 5 种D 若 F 的基因型为 AaBb,则 F 的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 1/2解析:选 B。无花瓣的植株必然含有 aa,它们之间自由传粉所得子代也一定含有 aa, 所以子代全部都是无花瓣植株,A 正确;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 F ,F 全部 为红色小花瓣植株,说明 F 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

20、b,双亲的杂交组合为 AABBaaBB 或 AABBaabb 或 AAbbaaBB,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 AABBaaBB,则 F 的基因型为AaBB ,F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2 ,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 或AABBaabb,则 F 的基因型为 AaBb,F 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大花瓣(AAB_)白 色 大 花 瓣 (AAbb) 红 色 小 花 瓣 (AaB_) 白 色 小 花 瓣 (Aabb) 无 花 瓣 (aaB_ aabb) 31624,F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 11/16 或 9/16,B 错误;综上分析,若 F 的基因型为 AaBb,则 F 的表现型有

21、 5 种,F 的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 1/2,C、D 正确。13(2018衡水二调)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基因型为 GGyy 与 ggYY 的豌豆植株杂交,再让 F 自交得 F 。下 列相关结论,错误的是( )A F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GgYyB F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 13C 若 F 自交,F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为 53D 若 F 自交,F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灰种皮绿子叶与白种皮黄子叶的比为 95 解析:选 C。F 植株上所结种子的种皮是母本的珠被发育来的,基因型

22、与母本相同,故种皮基因型为 GgYy;Yy 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 YYYyyy121,所以子叶的颜 色是黄色绿色31;F 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分离比为 31; F 自交,F 所结种子灰 种皮绿子叶与白种皮黄子叶比为 95。14(2018唐山调研)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 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 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与 a、Y 与 y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 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能满足要求的交配组合有两组611222212111211

23、C 基因型为 Yy 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 35D 若黄色与白色两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母本的基因型是 Yy解析:选 C。由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知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只有 YYyy 这一组杂交组合;基 因型为 Yy 的雌雄个体杂交,F 基因型为 1YY、2Yy、1yy,雄性中黄色毛白色毛31, 雌性全为白色毛,故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 35;当亲本的杂交组合为Yyyy 时,也可生出白色雄性(yy)个体。15某植物种子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之分,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 个绿色种子的

24、纯合品系,定为 X、Y。让 X、Y 分别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在每 个杂交组合中,F 都是黄色,再自花受粉产生 F ,每个组合的 F 分离如下:X :产生的 F ,27 黄37 绿Y :产生的 F ,27 黄21 绿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哪个品系的实验结果,可初步推断该植物种子的颜色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 控制?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_ _ _。(2)请从上述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证明推断的正确性。(要求:写 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_ _ _。解析:(1)纯合绿色种子与纯合黄色种子植物杂交,F 都是黄色,表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X 品系产生的 F 中,黄色占 27

25、/64(3/4)3,表明 F 中有三对基因是杂合的,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呈黄色,其余呈绿色,X 与亲本黄色之间有三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2) 要验证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可设计测交实验,即取与 X 杂交形成的 F (三对基因是杂合的) 与 X 品系杂交,若后代中黄色占(1/2)31/8,黄色绿色17,则上述判断正确。答案:(1)X 品系。F 都是黄色,表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X 品系产生的 F 中,黄色占27/64(3/4)3,表明 F 中有三对基因是杂合的,X 与亲本黄色之间有三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取与 X 杂交形成的 F ,与 X 品系杂交,后代中将出现黄色与绿 色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