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004446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11).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课顶碗少年教材分析: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选编意图,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对课文表述的事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少年处在怎样的困境,又是怎样勇于拼搏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文本的空白点读出来。此外,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

2、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检查预习师:请大家打开书,今天咱们学习顶碗少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师指课文左下角引导看)生:赵丽宏。师:好。这节课咱们做三次练习。师:一课三练。好先读一下字词。(基础积累:课件出示字句积累字词)师:喝彩读起来!生:喝彩,歉疚,肩胛,颓丧。师:好!继续来,四字短语。座无虚席生:座无虚席,目不转睛

3、,不知所措,惊心动魄,不约而同,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冰天雪地。师:好!默默地记一下。(学生默记片刻)二、 理清文脉(一) 阅读活动一:概括内容师:我们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一课三练。请你勾画,请你评说,请你分析。什么是请你勾画呢?勾画,是这样的:我建议大家用复述的方法来读课文。那么复述呢,就要把课文读的很简单,于是就要勾画出里面的关键字词,然后把这个故事完整而简洁地表述出来。(解说要求,让学生明白学生不明白,教师什么都做不好) 我们来看怎么操作。请在课文中,用横线勾画,组成非常简洁的一段文字表述定完少年的表演过程。看例子,(教的示范很重要哟)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话先读一次。一位英俊的少年,读生:一

4、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中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的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师:好!再把老师打横线的句子读下去。读生:一位少年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师:是不是简化了?生:是师:对。看上面的三次顶碗的过程,按照这样的方法简单地画一下然后你就画出了这个故事的全部内容了。开始吧!(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师:好的。我还要给大家重复一下,我说的是,找出来的那个文字是表述顶碗少年的表演过程。那么你的第一段是不是就不要画了呀。对,开始再检查一下。 (学生动手画中,教师巡视)师:好的,停笔。轻声的把自己画出来的文字

5、读一下,各自读各自的。 (学生默读)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找一位同学把顶碗少年第一次的表演经过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述出来。哪个来?。生2:一位少年出场了,头上顶着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个演员身上,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他头顶上的碗晃得厉害,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师:多好呀!你看这么长的一段文字,经过我们的浓缩,简洁而又明了。但是你的朗读,情感风味还没出来,再试一下。生2:一位少年出场了,头上顶着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个演员身上,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一刹那间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师: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你看,这是震动我们的心弦呀。好

6、,第二次顶碗的经过哪一个同学来讲述?啊来,谢谢。生2:最后关头,两个人叠在一起,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厉害地摇晃起来,那一叠碗仿佛故意捣乱,挑起摇摆舞来。少年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师:好!你看,多惋惜,多让人遗憾呀。碗,又掉了下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大声的自由的朗读出来。大声地读!(生读书)师:好!第三次顶碗会怎么样呢?大家来说吧。哪一个来?你刚才说过了吗?说过了那就让给大家说。请你来。生3: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掌声不约而同地从每个座位上爆发出来。师:非常好!我非常喜欢你把“掌声不约而同地从每个座位上爆发出来”这

7、句写进去。为什么?生3:因为这是对少年那种不放弃精神的赞扬。师:哎他终于成功了。谢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原来是这样的,经过我们的努力,一个很长的故事一下子就变得醒目了。朗读:一位少年顶着高高的读!、生:一个少年顶着高高的一叠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碗又稳稳的停在了少年头上,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碗又掉了下来。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少年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想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师:是不是,浓缩之文了吧。再让我们来复述课文是不是很简单了。生:是。师:刚才咱们学习的其实是一种方法。通过勾画文字,然后把它连接起来就把复杂的内

8、容简单化了。好,谢谢大家,我们再来一次练习(总结过渡)。请你评说(课件出示内容)(二) 阅读活动二:理解意思请你评说。请你自选角度,用一个成语评说顶碗少年的故事。为什么要用这个成语,要说明理由。)老师读。师:再看老师的例子(有例子才可以模仿)。(课件出示内容)例:一波三折 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少年头上掉了下来,这是一折;接着又掉了下来一次,此为二折;但少年恢复了镇定,开始第三次表演,终于成功。所以说是“一波三折”。师:读起来。“例读!”生齐读。师:懂了我的意思吗?生:懂了。师:大家各用一个成语来评价一下少年顶碗的故事,好,开始思考。学生思考,师巡视。师:下面,请把你的想法讲给同桌听。学生交流,师巡

9、视。师:很喜欢看你们认真的样子,请把你的见解讲给大家听。师指定举手学生汇报发言:好,先从你开始,谢谢你。生1:我觉得应该是“勇于拼搏”,是因为顶碗少年再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重新,终于成功不勇于拼搏就不会有成功。师:说得好。勇于拼搏可能不是一个成语,可能是一个四字短语,但我觉得你得概括还是很好的。谢谢。好,请你来。生4:我觉得应该是坚持不懈。因为少年前两次都没有成功,如果不是他的坚持不懈的话,也就不会有第三次,如果没有第三次也就不会有他的成功。师:对!用意志来坚持。请你来。生5:在这个少年演出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一波三折,第一折是“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第二折是“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

10、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了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十二只,一只不少”,第三次是“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师:好哇!她抓住了“金边红花白瓷碗”这样一个关键的地方来表述少年的坚持不懈。好,谢谢你。请你来。生6:我认为是惊心动魄。师:惊心动魄。哇!说。生6:因为他经过三次的表演,终于成功。表演中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说明这是惊心动魄。师:对。课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是一场师与生6:惊心动魄的拼搏。师:谢谢你。请你来。哦一样的,谢谢你。请你再来一次。生2:我用的是柳暗花明。因为他前两次都遇到困难而且失败,但最后一次却“少年轻轻抖

11、了一下脑袋,把碗稳住了”。所以我觉得用这个比较合适。师:似乎山穷水尽的时候再拼搏一下就能看见柳暗花明。多好的回答。好,这一边的同学。请你来说。生7:我选的是各种姿态。虽然塔不是一个词,但我还是选了它。师:嗯,可以。生7:“顶碗少年歉疚地微微一笑,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这是他的一种姿态。第二种姿态是“顶碗少年呆呆的站在台上,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第三个姿态是“顶碗少年轻轻地摆动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师:哎三种姿态表现了顶碗少年在顶碗过程中的一种坚持再坚持。好谢谢。你看这个成语都可以灵活运用,我们可以积累一下。(三)阅读活动三:了解作者写作手法师:还来一次练习吧。生:好。

12、师:这个练习很有意思。请你分析,你觉得整篇课文,哪个地方的表达是处理的最好的。或者换个说法,那个地方写法是最好的(很多提问时到此为止呀!)。老师提示一下:开头好吗?结尾好吗?文章的结构好吗?正米的描写?侧面的烘托?修辞的手法?详略的处理?你都可以说,总之是要说你认为课文里哪一段写得好。啊你的手这么快就举起来了,但是,老师还是建议你们好好的想一想。有时候急于表达看法也许不太深刻。(生默读中)师:好吧。我们开始交流。先从中间这一组开始,好请你来。生11:我觉得结尾写得好。师:继续。生11:结尾写了少年给作者的启迪。师:因此它就深化了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对我而言而且对大家而言,是吧。生11:是。师:

13、你看我这个说话是不是比你说的说一点呢?啊,谢谢。好,请你来。生12:我觉得就是第六段的最后一句话“掌声不约而同的从每一个座位上爆发出来”。这个“不约而同”还有“爆发”,就说这个“爆发”体现了若果不是用发的话好像这个声音不是很大没有怎么激励他,如果是“爆发”的话好像这个声音使人震耳欲聋。师:想到这暴风雨般的出自内心的掌声,都是为你少年在喝彩,你终于顶住了。好,这句写得太好了!生13:我觉着就第二段的他骑在另一个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站起一会躺下,一会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体,我觉得他用排比句说明少年做的动作很多,我觉着这句很好。师:嗯。我跟你补充一点,少年做的动作很多,还有很复杂,还有很难,你看这就烘

14、托了他一次又一次失败,但是这么大困难他还是稳住了。好谢谢!生14:我觉得这句话:“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这里把那一叠碗拟人化了,说这叠碗能跳舞。师:就是啊,捣蛋了,结果害得他顶了两次碗,是吧,是不是。说得好。师:嗯你来说。生15:嗯我觉得课文详略处理的非常得当,课文详细的描写了少年三次顶碗取得成功的故事,简略的写了开头和结尾。师:你看,她抓住了老师的提示语,详略的处理非常好。下面我还要提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让你思考,你可以不回答。写故事的时候,写三次顶碗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很高妙的详略处理呢?好思考。好哪一位再来?来啊,你来吧?师:我发现你们的话真是说得好,而且还要说。我来说了吧

15、。还有一些地方是你们看不出来的地方,老师讲一下。好,我觉得除了大家所讲的都很好之外,还有两三个地方我们需要来细细地品析一下。(课件出示:第一,好在气氛的渲染。)师:好在气氛的渲染。这篇课文中的很多声音的描写,音乐声、掌声、呼叫声、喝彩声、喝倒彩声以及很安静的,没有声音,都是气氛的烘托。如果说写杂技表演不写气氛,那一点味道都没有。所以说,气氛的烘托在这篇文章的表述里面是做得很细腻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几乎每一次声音的描写都有它的作用。这是一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第二个地方(课件出示:第二,好在略写第三次顶碗。)就是我刚才让这位同学思考的。详略从全文来看她分析到了,然后我们来看三次顶碗。第

16、一次顶碗用很大的一个段落写他的失败,第二次顶碗有用了很大的段落写他的失败,然后第三次就没有重复前面的写法,只写了“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掌声不约而同地从每个座位上爆发出来”,告诉大家,如果第一次用了很长的篇幅写失败,第二次用很长的篇幅写失败,第二次用很长的篇幅写成功,这篇文章就不好看了。必须有详有略才能是平均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地方。正是成功的一次写得很略呀,让我们去想象,这是最妙的一个地方。好,还有,(课件出示:第三,好在结尾的抒情和议论。)正如大家说的那样,结尾的抒情和议论都说到我们心里去了。本文在入编教材时略作改动

17、,原文结尾就的最后一段句子的表达是个很精美的句式。“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你看,这个对称的句子反复地表达我们需要拼搏,这个句式太漂亮了。我建议大家把这一句话背下来:“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好不好?生:好。师:好,先自己背。生自己背书。师巡视。师:师检查集体背书,“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背!”生一起背书。师也背书。师生再一次一起背书。师:好。我们把这一课小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大家在一起做了三件事:(课件出示小结)第一件事是概括内容,第二件事是理解文章的意思,第三件事是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同学们活动的非常好,我相信你们会有更长足的进步。谢谢大家,下课!生:起立!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