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01495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 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了监督力度记者今天从xx党建研究会获悉,该学会完成的一项调查当前党内监督的现状及对策显示,564的被访者认为党内权力运行没有公开,298的被访者认为是表面公开而实质未公开,削弱了党内监督的力度。这项调查是全国党建研究会20xx年度安排的一项重点课题,其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党建研究会的重视。四川党建研究会等机构今年上半年组织了调查,涵盖地方领导、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农村干部等社会群体,收回有效问卷6600份。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封闭对一把手监督无力调查发现,在党

2、内权力运行上,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开放和民主。目前党内权力运行机制比较封闭,权利主要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党内重大事项的决策,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重要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处理,一般都是常委会或书记办公会研究决定,谈不上由党代会决策,造成党内监督体制软弱无力。在监督重点上,对一把手的监督苍白无力。目前,党内监督的各种制度、规定和纪律,对一般党员干部要求得多,而对一把手约束得少,导致对一般党员干部监督易,对一把手监督难。同时,有的一把手惟我独尊,听不进批评,容不得约束,成为不愿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加之上级党组织对一把手重用轻管,赋权过重,关

3、爱有加,教育不力,使一把手实际上成为游离于党内监督之外的特殊群体,得不到有效监督。调查中,733的人认为应把一把手作为监督的重点和难点,加大监督力度。下级监督上级没具体保障民主生活会制度很少有效调查显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非常有效,而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因缺乏明确、具体、有力的实施保障,难以正常发挥功能。事实上,近年来颁布的各类党内监督的规章制度,大多是上级对下级提要求,而来自基层的呼声和意愿被采纳的相对较少。416的被访者认为应重视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调查还显示,目前,党内监督更多是在干部出现不良苗头或问题时,才去制止、纠正、查处,而不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干部可能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制订的一些措施

4、也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必然削弱监督作用。在6600份问卷中,307的人认为,谈话诫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对干部的监督很少有效。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建议党内分权制衡对于加强党内监督,调查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建立健全以党内竞选制、普选制和差额选举为重点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制定党内选举条例,规定候选人的提名程序和产生办法,强化对党内权力授予过程的监督。积极推行差额选举,逐步扩大直接选举,从基层开始自下而上逐步推行党内竞选制和普选制。-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对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党内活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党员公开。-明确划分党内决策、执行与监督三权,建立健全党内分权制衡制度。将党的决策权、

5、执行权从党委的权力框架中分离出来,分设党委会、执委会和纪委会,从根本上解决党内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建立各级纪检机关垂直管理、独立办案的制度。党的地方各级纪委直接接受上级纪委的领导并对其负责,地方和部门纪委有权对同级党委成员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浅议涉法信访成因、类型、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无法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基层干群之间的种种矛盾加剧,加上各级政府部门对此矛盾处理不及时等导致赴京赴省越级上访案事件不断增加,特别是涉法上访已经形成为一种新的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正常的社会工作秩序。因此中央政法

6、委把解决涉法上访问题作为今年政法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拟就如何解决涉法上访问题对涉法上访的成因、类型、当前解决上访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如下拙见。一、诱发上访的成因1.社会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在基层的农民负担问题、民主管理问题、下岗失业问题、贫困户困难问题,特别是反腐败问题、干群关系问题、邻里矛盾问题、司法不公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人民群众政治、文化、法律素质的提高,他们对社会不公现象的认可度降低,不满意度提高。当看到这些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降临到个人头上时,就会诱发上访事件的发生。2.执法部门的因素当前涉法上访所反映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执法干

7、部不当行为引起的,是干部不依法行政或执法违纪所诱发的。3.接访部门的因素个别接访部门工作人员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对信访群众另眼看待,更有的视信访为“老大难”。对接收的信访材料,只注重例行公事,不着实解决问题,属下级管辖的一转了之,属其他部门管理的一批了之,解决不了的一交了之,最后形成不了了之。致使一个问题多年得不到解决,诱发越级上访。4.上访当事人个人因素有的上访当事人反映问题对处理结果期望值过高,如未满足其要求就四处串联其他上访当事人集体越级上访。二、涉法上访的类型根据信上访当事人所提供的信访事实的真实性,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类型:1.正当有理型。在上访活动中,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胡搅蛮缠的

8、只是少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有理或部分有理的。我们认为:只要百分之一有理就应划为此类,依法予以处理。2.无理缠访型。在实践中也确有少数人为满足个人无理要求而胡搅蛮缠的,久诉不息。动辄越级上访,集体串联,连续上访,不达到自己的无理要求不肯罢休。3.诬告陷害型。此类上访人数占全部上访当事人中的极个别数。他们为达个人政治目的,利用帐务不公开等现象,无中生有、捏造夸大事实,煽动群众集体上访。我认为:对这类上访当事人处访部门调查结束告知结果后,仍继续无理缠访的,应属打击对象。三、当前解决涉法信(上)访工作存在的问题1.基层信访部门对信访工作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无热情,敷衍了事

9、,形成解决涉法信访工作的“三多三少”,即受理的多,得到处理的少;扯皮的多,着实办的少;无案卷的多,有案卷的少,对做好息诉息访工作缺乏信心,致使对重访查无依据。2.信访渠道不畅,接访部门缺乏统一调度,有的一案多访,有的一案多查。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使调查结论不一,使群众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3.督查力度不足。表现为一是调查处理质量不高,结论得不到群众满意;二是立案率、按期结案率偏低;三是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信访工作流于形式。4.立法不完善。对涉法信访无立法,有关问题信访部门难以界定,如无理缠访等,在处理上无法可依,无计可施。四、解决涉法上访的对策1.基层政府部门要抓经济、促发展

10、、办实事、暖人心、注实际、讲诚信、重信访、保稳定。提高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2.基层涉法信访部门接访人员要疾恶如仇、心系窗口、情系人民、爱岗敬业、不思劳苦、公正执法、恪尽职守。坚持“五心四一样”,做到“四专一提高”,即:接待热心、交谈诚心、询问耐心、记录细心、息诉有信心;初访重访一样热情,干部群众一样真诚,辖内辖外一样认真,本地外地一样对待;专人接待受理,专人审查分流,专人初查督办,专人归档上报,提高息诉率。使本部门处访的案件一次得到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3.分流机关要强化监督,对交办案件要实行“三定六个一”,即定人员、定标准、定审理期限;交办突出一个“快”,查处明

11、确一个“实”,结案把关体现一个“严”,案卷管理讲究一个“细”,答复回访注重一个“效”,总结经验落实一个“广”。对分流案件要“及时分流、及时督办、及时催要结果”。上下协调,相互促进。4.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对信访工作予以立法,规范信访行为,规范工作程序,畅通信访渠道,界定有关问题,规定无理缠访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并对不服处理结果的行为,设立仲裁机构,提出处理办法等,使基层信访部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总之,涉法上访问题,涉及面广,彻底解决问题难度大,必须各级部门同心协力,扎实工作,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效。否则,要想在短期内解决涉法上访问题则会非常困难。 众手擎起一片爱的蓝天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因

12、为父母离异、家庭变故而受着到心灵创伤、思想迷惘。为了使这些孩子得到关怀和抚慰,身心健康地发展,我们苜蓿园街道于1997年5月创办了成立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辅导站,由大学生志愿者、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共同担任义务辅导员,为单亲、残疾、特困家庭子女营造一个温暖的“家”,众手擎起一片爱的蓝天。六年以来,“特教站”的辅导员先后达370人,经过帮助、走出“特教站”的孩子共67人。有的升入中学,有的还考取大学,他们走出了心灵“低谷”,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对未来充满希望。根据跟踪了解,没有一个走向失足。成立特殊家庭子女教育辅导站以来,义务辅导员换了一届又一届,出站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让孩子自强自信、团

13、结友爱的工作信念始终不变。六年的工作实践,“特教站”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在服务对象上,由面向单亲家庭子女向多元化的特殊家庭子女拓展;二是在工作机制上,由仅仅依靠行政化手段推进转变为依靠行政化手段和整合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三是在活动载体上,由仅仅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形式转变为以社区为主要活动载体的社会化教育形式。中央、省、市等媒体多次报道“特教站”的活动情况,市、区关工委多次授予“特教站”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称号。下面就“特教站”近几年来的工作和体会情况向大家作一个汇报:一、以特殊家庭子女为服务对象,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平台。青少年时期的思想品德建设是关键,学校是他们的课堂,社会更是他们的重

14、要课堂。“特教站”正是连接特殊家庭子女与社会的结点,经过六年的建设,形成了家庭、学校、社区、单位四位一体的社会教育网络,拥有了120多人的辅导员队伍,建立起20平方米的专用活动场所。“特教站”的第一批17名单亲子女,在生活上缺少关爱,有的自卑、自闭,心灵上蒙受创伤;有的心情压抑变得抑闷内向、不合群,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都受到很不好的影响。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因人施教,采取相应措施,重点做好“三项工程”:即承包责任工程、心理教育工程、社会实践工程。承包责任工程:建立档案,定期分析,实施辅导员承包帮扶,开展爱心、关心、诚心、热心和细心活动,给其体贴和尊重。如:三石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而失去家

15、庭的温暖,与年迈而又失明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上无人照料,学习上无人管理,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还喜欢打架。如果任其发展,结果将是可想而知的。辅导员与他实施“一帮一”结队帮扶,在生活上关心他,利用节假日到家里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在学习上耐心帮助他,用真情重新点燃小三石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和渴望,帮他校准人生的罗盘。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好学求进、品学兼优的初中生了。心理教育工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他们自强自信的心理素质,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例如:汪毅同学的得了小脑萎缩,妈妈丢下他们走了,爷爷又得了癌症,年小体弱的他不得不在家照顾爸爸,经常踮着小脚为轮椅上的爸爸擦脸

16、。可他就是不愿意把家里的事告诉别人。我们的女大学生辅导员主动到他家里,了解到汪毅爱好画画,特地买了素描书,给他讲自己小时候父母离异时的情景,鼓励他走出那份孤独。汪毅不仅与女大学生交上了朋友,而且也渐渐开朗起来,乐于与大家融合。社会实践工程:通过谈心、讲故事、游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等等,用爱心和匠心去点燃孩子们的心灯,照亮他们人生的前程。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特教站都要举办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苜蓿园街道“特教站”回报社会活动中,组织20名特殊家庭的子女登上紫金山拾捡垃圾,清洁家园,并自编自演“保护环境,远离非典”的文艺节目,吸引许多登山居

17、民视线,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六年来“特教站”的义务辅导员们,凭着一张嘴、两条腿,走街串巷的上门做工作,为“特教站”孩子们在学习上给予辅导、心理上予以疏导,使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二、依托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特教站”良好工作机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特教站”的整个工作过程中,街道工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怀,将”特教站”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群众的窗口,从硬件和软件建设给予全面的支持。特别是街道领导亲力亲为,经常深入“特教站”指导全面。一是政府支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把地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特别是“

18、特教站”工作作为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每年给予一万元的活动经费,“特教站”场所的取得,正是建站伊始苜蓿园街道领导经过对辖区内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调研,从社区居委会紧张的办公空间挤出来的。二是倡导对帮扶孩子承担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各项工作,形成了社会主办、社会参与的机制和工作秩序。弱势孩童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社会教育。因此,关心和扶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也由最初的学校教育尝试逐步完善为社区牵头,学校、单位、各界人士配合,合力为特殊家庭子女撑起一方天。民办安生外语培训学校着

19、力定期免费培训这些孩子,为的是让他们成为新世纪的人才;社区的老同志舍出一些养老金自愿与特困孩子结成联系户,为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把困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特教站”成为了社区的一部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的基金、特殊家庭子女档案和联系辅导等制度,推动了其帮扶工程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链接。三是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加强社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壮大“特教站”的辅导员队伍。“特教站”与驻街道有关单位、学校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目前,“特教站”辅导员队伍由120人增加到370人,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和政府把对“特教站”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培育送到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去,使

20、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世间的温暖,在爱的小屋里健康地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三、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努力推进“特教站”工作深入发展。斗转星移,六年来的风风雨雨,使我们深深地感到这是一项十分重要也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把它做好,还要把它做大、做强。我们决不会辜负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将心理素质的“构建工程”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面对未来我们已有了新的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地位问题。有为才会有位。在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制重组的大潮中,还会出现更多的特殊困难情况,需要我们去面对。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争取新的业绩。二是:工作基础问题。有队伍就有基础。社区蕴藏着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进行社区人才资源的调查摸底,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动员吸收老教授、老教师、老科技人员等。就近、就便开展青少年专项教育,构筑社区教育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三是组织活力问题。有创新就有活力。目前我们正在向白下区民政局筹备申办特教站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工作,我们将广泛依靠和动员社会力量来关心、参与、帮助弱势群体,进一步争取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在街道工作“一盘棋”中发挥好一粒棋子的作用。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