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027000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说教材: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数、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3的倍数、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二、说教学目标: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 2、 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 100以内的 2、 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2、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2 、5 的倍数。2、能力目标:学生经历探究 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操作、观察、归纳、和自主探究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2、,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自然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三、说教法、学法我将采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学习方法上,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四、说教学过程:我以学生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采用了让学生说出和我们生活有关的数字信息,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3、(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采用了以下步骤:1、立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一分析一一假设一一验证的学习过程来发现知识、感悟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2.注重教材的整体化处理。在这节课里我创造性地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整合在一节课里进行教学,作为整个学习任务来处理,它在知识上是一个整体,在特征和判断方法上又相同,这使学生的学习

4、过程始终处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积极探索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为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学习提供了可能。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节课的又一大特色,如何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水平,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感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这节课中最重要的两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了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也反映出教师的一种教学观念和对自身角色的有效定位。4.营造民

5、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气氛始终处在热烈之中,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研究方式,有力地支撑着这种积极的氛围,结束时教师设计的调整工资这一环节,既开放又有效地巩固了知识,还使课堂富有情趣,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机智。(三)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特征的应用,更好的领会2和5的倍数的特征,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1、基础知识练习: 2、应用性练习: 综观整节课,我把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的知道、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七、说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5或0的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叫做奇数。 好的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用简洁的文字表达清楚,层次明确,重点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