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1031987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自学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这是教学方式创新学习的价值追求。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因其自身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那么,思想政治课教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1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首先入课,精选材料,设疑启思,引发求知

2、,立足“学情”,精选背景材料,巧妙构思问题,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是教学方式的操作起点。精选什么样的材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本环节的关键。 作为教学起点的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锦句、时事政治等素材,运用演绎设疑、归纳设疑、扩展设疑、发散设疑、辨析设疑、层进设疑、反向设疑等方法,引导学生入课,唤起求知热情。例如,在讲授高三政治常识“当代国家的政体”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三位公众人物的肖像布什、布莱尔、朱?F基。

3、然后设问“你认识照片上的人物吗?能分别说出他们的姓名、国籍和职位吗?”再问“他们都是所在国家的政府首脑,为什么其职务称谓会不同呢?”(因为各自所在国家的政体不同)再深问“为什么世界各国会有不同的政体呢?”这样,借助时政图片材料,配以层进式提问,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入课题。 2 突破答案的单一性,形成开放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教学方式的价值取向之一,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辅导者、支助者,而非灌输者、支配者。教师既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的必要时间,让学生在自究中感知

4、,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生疑;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针对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的实际,我进行不同的阅读策略训练,提出了粗读、细读、精读等方法易理解的知识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问题精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其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阅读教材内容、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概括中心论点、整理知识网络等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像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 3 创新学习,探索创新的学习追求 在自学

5、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这是教学方式创新学习的价值追求。在此环节,教师应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诱导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地去分析与思考,允许对现有结论的怀疑与否定。鼓励求异,就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就质疑求新的方法而言,一般可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段递进思维方法进行。质疑求新的“抓手”,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利用课本中有关思考题质疑

6、; 3.2 引导学生在新知旧识的综合、比较中质疑; 3.3 将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联系、综合,从中质疑; 3.4 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展开质疑。 4 归纳,释疑解惑,归纳织网,提升能力 通过上述诸环节的学习,学生一般已能掌握大部分主干知识,但也会有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教师精讲点拨,释疑解惑,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分辨和修正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产生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材内容的某种“误解”,以及由“误解”引起的理论同实际的矛盾。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在教材知识和重大社会热点结合上下功夫,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做到有备无患。就“解惑”的方法而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师生论辩、摆

7、事实论据、进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总的说来,要以启发为主,以提示思路为主。同样,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教师要努力做的。此时,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归纳织网的常用的方法有表格式、提纲式、因果式等,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能清晰、有序、完整地展示知识间的关系。 5 注重课后整改提升教学体会的理论性 我们在每上完一节课后,静心沉思,总会有些成败和得失,抑或有所感悟。如果

8、能及时地记下精彩的瞬间或疏漏之处,写下一孔一得之见,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的依据,则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课后整改,重在及时,贵在坚持。课堂上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灵感”、“顿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在记录了一定时期后,还要及时地进行归纳整理,要学会“反刍”,且能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中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来,从而使第一手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高度,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而且还有利于开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积极尝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方式,但反对把它程式化、教条化,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加以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