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038863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二轮钠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易错 难题含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 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 与 B 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若其它操作不变,将 A 与 C 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向 100 mL2 mol/L 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得到 9 3 g 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 _(写化学式)。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中存在的阴离子,试完成下列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 溶_液过滤,取

2、2 mL 滤液于试管_中,滴加酚酞(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反应23234I 为: NaCl+CO+NH +H ONaHCO +NH 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如下。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_循环利用,同时得到融雪剂 _。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 晶体。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NaOH 和 Na2 3CO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 CO32-存在 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氧

3、化钠NH32CaClHCO3 NH3 NH4+ H2O【解析】【分析】( 1) CO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CO3,烧瓶内压强减小;( 2)先根据钠原子守恒,通过极值法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根据题中所给试剂,要首先利用中性溶液BaCl2 检验出碳酸钠,并将碳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再通过检验溶于的pH 来确定是否含有 NaOH;( 3)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可以生成氨气;碳酸氢钠溶于水,母液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钠和碳酸铵。【详解】( 1)将 A 与 B 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引

4、起压强减小,导致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若其它操作不变,若将A与 C 连接,外界气体进入进入集气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反应2OH-232-2-23-, 100 mL2+CO =CO+H O、 OH +CO =HCOmol/L 的 NaOH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若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 0.2mol 21 106g/mol=10.6g ,若全部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2mol 84g/mol=16.8g ,由得到9 3

5、 g 白色固体可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最后的固体可能为 NaOH 和 Na2 3232CO ;要检验 NaOH 和 Na CO ,可加足量BaCl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 CO32;用无色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 溶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 CO32-存在液过滤,取 2 mL 滤液于试管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中,滴加酚酞故答案为: Na和 NaHCO3;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2-存在;溶液变红;原2CO3CO3白色固体中有CO32- 存在;( 3)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石灰乳

6、与氯化铵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可以循环使用,氯化钙可以做融雪剂,故答案为:氨气;融雪剂;碳酸氢钠溶于水,母液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钠和碳酸铵,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会析出氯化铵晶体,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NH3 NH4+ H2O,故答案为:HCO3 NH3 NH4+ H2O。2 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 与 CO2 反应原理推测钠也能在CO2 中燃烧 ,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试验论证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试验(已知 PdCl2 能被 CO还原为 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装置 2 中应盛放 _溶液 .(

7、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 ,随关随停 ,上图方框内应选用 _装置 (填上图字母代号 ).(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 ,应先进行 1 装置的操作 ,待装置_(填数字编号 )中出现 _现象时 ,再点燃酒精灯.(4) 若装置 6 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 ,装置 4 中残留固体 (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若装置 6 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 4 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饱和碳酸氢钠C5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2Na+2CO2N

8、a2CO3+CO4Na+3CO22Na2 CO3+C【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知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HCl 气体,所以应除去HCl,则装置 B 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 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 ,随关随停 ,上图方框内应选用 C 装置,因为 C 装置可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起到随开随用 ,随关随停的作用;答案为: C;(3)因为该实验是验证二氧化碳与Na 的反应,所以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先通入二氧化碳使 5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5;(4) 若装置 6 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 ,装置 4

9、 中残留固体 (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钠,则Na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和碳酸钠,化学方程式是2Na+2CO2Na2CO3+CO;答案为:2Na+2CO2Na2CO3+CO; 若装置 6 中溶液无明显现象有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说明无 CO生成,装置4 中残留固体,则一种固体为碳酸钠,另一种是(有两种物质 )加盐酸后 C 单质,化学方程式是4Na+3CO22Na2 CO3+C。答案为:4Na+3CO22Na2CO3+C;3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 的性质。已知: 2NO2 2NaOH=NaNO3 NaNO2 H2O任务 1

10、: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 能否被 NH3 还原 (K1、 K2 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 1) A 和 E 中制取 NH3 的装置为 _,所用试剂为 _。装置中制取 NO2 的化学方程式是_ 。(2)若 NO2 能够被 NH3 还原,预期观察到C 装置中的现象是_。(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 C 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NH3 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 还原;在此条件下,NO2 的转化率极低; _ 。(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_。任务 2:探究 NO2 能否与 Na2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

11、三种假设。假设 1:两者不反应;假设 2: NO2 能被 Na2O2 氧化;假设 3: _。(6)为了验证假设 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 中的 B、 D、E 装置,将 B 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 F 装置 (如图所示 ),重新组装,进行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_ 。实验过程中,B 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A浓氨水和 CaO(合理即可 )Cu 4HNO3(浓 )=Cu(NO3)22NO2 2H2O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缺少尾气吸收装置N

12、O2 能被Na2O2 还原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EDBDF 2NO Na2O2=2NaNO3 【解析】【分析】(1)干燥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因而A 为氨气发生装置;固液反应制取氨气,要用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2)若红棕色的NO2 能够被 NH3 还原,反应时混合气体的颜色将变浅;(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 C 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说明此条件下,二氧化氮与氨气不能反应,或者二氧化氮的转化率较低,或者是反应速率极慢;(4)氮氧化物为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5)Na2O2 中氧元素为中间价1 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2 中的氮元

13、素为中间价4价,既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6) 验证假设 2,首先要用 E装置制取二氧化氮,因为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实验时要除去水的干扰,装置B 前后都必须有吸水装置,为防止过量气体污染环境,要连接F 咋进行尾气处理; 由过氧化钠变成白色固体且产物为纯净物,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硝酸钠。【详解】(1)干燥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因而 A 为氨气发生装置, E 为二氧化氮发生装置;固液反应制取氨气,要用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实验室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备二氧化氮,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 )=Cu(NO3)2 2N

14、O2 2H2O,故答案为:A;浓氨水和CaO(合理即可);Cu 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2)若红棕色的NO2 能够被NH3 还原,反应时混合气体的颜色将变浅,故答案为:混合气体颜色变浅;(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 C 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说明此条件下,二氧化氮与氨气不能反应,或者二氧化氮的转化率较低,或者是反应速率极慢,现象不明显,故答案为: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4)氮氧化物为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污染环境,则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吸收装置,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吸收装置;(5)Na2O2 中氧元素为中间价1 价,既有氧化性又有

15、还原性,NO2 中的氮元素为中间价4价,既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则NO2 与Na2 O2 可能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过氧化钠做氧化剂,将NO2 氧化,或或过氧化钠做还原剂,将NO2 还原,故答案为:NO2 能被 Na2 O2 还原;(6) 验证假设 2,首先要用 E装置制取二氧化氮,因为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实验时要除去水的干扰,装置B 前、后都必须有吸水装置,为防止过量气体污染环境,要连接F 咋进行尾气处理,故答案为:EDBDF; 由过氧化钠变成白色固体且产物为纯净物,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 Na2O2=2NaNO3,故答案为:。【

16、点睛】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实验时要除去水的干扰,装置B 前、后都必须有吸水装置是解答关键,也是易忽略的易错点。4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日本吉野彰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1)自然界中主要的锂矿物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磷锂铝石等。为鉴定某矿石中是否含有锂元素,可以采用焰色反应来进行鉴定,当观察到火焰呈_,可以认为存在锂元素。A紫红色B紫色C黄色(2)工业中利用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 CaO、 MgO 等 )制备钴酸锂 (LiCoO2)的流程如下:已知:部分金属氢氧化物的pKsp(pKsp=-lgKsp)的柱状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7、: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其氧化物的形式为 _。“”_。为提高 酸化焙烧 效率,常采取的措施是向 “浸出液 ”中加入 CaCO3+、3,其目的是除去 “酸化焙烧 ”中过量的硫酸,控制pH 使 FeA13+完全沉淀,则pH 至少为 _。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已知:完全沉淀后离子浓度-5低于 1l0 )mol/L)常温下,已知-11 39Ksp Mg(OH)2=3.2 10mol/L , KspFe(OH)3=2.7 10,若将足量的 Mg(OH)2和 Fe(OH)3分别投入水中均得到其相应的悬浊液,所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分别为_mol/L 、 _mol/L 。“沉锂 ”过程

18、所获得的 “母液 ”中仍含有大量的Li+,可将其加入到 “_”步骤中。Li2 33 4_CO 与 Co O 在敞口容器中高温下焙烧生成钴酸锂的化学方程式为(3)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石墨烯电池,电池反应式为 LiCoO2 6x 61-x22 。+CLi C +LiCoO ,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电池反应式中过程1 为放电过程B该电池若用隔膜可选用质子交换膜C石墨烯电池的优点是提高电池的储锂容量进而提高能量密度D充电时, LiCoO2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CoO2 -xe-=xLi+Li1-xCoO2E对废旧的该电

19、池进行“放电处理 ”让 Li+嵌入石墨烯中而有利于回收【答案】 ALi2 OAl2O34SiO2将矿石细磨 (搅拌、升高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4.7 2-4 10-10高温12LiCoO2+6CO2 CD1 10 净化6Li2CO3+4Co3O4+O2【解析】【分析】(1)焰色反应常用来检测金属元素,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利用排除法可以选择出锂元素的焰色;(2)根据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进行改写;流程题目中为提高原料酸浸效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减小原料粒径或粉碎、适当増加酸溶液浓度、适当升高温度、搅拌、多次浸取等;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Al(OH)3sp33+完全沉定 p

20、H 大于 Fe3+的 K大于 Fe(OH) 的,那么使Al的,应用 Ksp3-33进行计算;(Al(OH) ) 1 10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进行计算;“沉锂 ”过程所获得的母液中仍含有大量的Li+,需要从中2 次提取,应回到“净化 ”步骤中循环利用;Li2CO3 与 Co3O4 在敞口容器中反应生成LiCoO2 时 C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推断空气中O2 参与反应氧化Co 元素;过程 1垐 垐 ?(3)根据电池反应式为LiCoO2+C6 噲垐 ? LixC6+Li1-xCoO2 进行相关分析与判断。过程 2【详解】(1)焰色反应常用来检测金属元素,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

21、紫色,利用排除法可以选择出锂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故答案为:A;(2)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如下:a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金属氧化物g较活波金属氧化物 g二氧化硅 g水; b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変,且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c当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锂石的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 ,根据方法,其氧化物的形式为Li2OAl2O34SiO2,故答案为:Li2OAl2O34SiO2 ;流程题目中为提高原料酸浸效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减小原料粒径或粉碎、适当増加酸溶液浓度、适当升高温度、搅拌、多次浸取等;本题中为“酸化焙烧 ”,硫酸的浓度已经最大,因此合

22、理的措施为将矿石细磨、搅拌、升高温度等,故答案为:将矿石细磨(搅拌、升高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Al(OH)3 的 Ksp 大于 Fe(OH)3 的,那么使Al3+完全沉定pH 大于 Fe3+-33-K sp= 31 10-33-9.3+-的, Ksp(Al(OH)3 ) 1 10, c(OH )= 3c(Al 3+ )1=1 10 mol/L , c(H ) 1 1010-54.7mol/L , pH 4.7,即 pH 至少为 4.7,故答案为:4.7;将足量的 Mg(OH) 2 和 Fe(OH)3 分别投入水中均得到其相应的悬浊液,即为饱和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满足沉淀溶解

23、平衡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得关系,所以Mg(OH)2 悬浊液中c(Mg 2+)= Ksp (Mg(OH) 2 ) , c(OH- )=2c(Mg2+),则c2 (OH - )2+K sp(Mg(OH) 2 )33.210 11-4c(Mg )=3=2 10mol/L ;Fe(OH) 中4433+Ksp (Fe(OH) 3)-3+3+K sp (Fe(OH)3 )= 42.71039-c(Fe )=, c(OH )=3c(Fe ),则c(Fe)= 4=1 10c3 (OH - )272710 ;故答案为: -4; 110-10;mol/L2 10“沉锂 ”过程所获得的母液中仍含有大量的Li+,需要从

24、中2次提取,应回到 “净化 ”步骤中循环利用,故答案为:净化;Li2CO3 与 Co3O4在敞口容器中反应生成LiCoO2 时 C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推断空气中O2 参与反应氧化Co 元素,化学方程式为6Li2 CO3+4Co3O4+O2高温12LiCoO2+6CO2,故答案高温12LiCoO2+6CO2;为: 6Li2CO3+4Co3 O4+O2(3)A电池反应式为LiCoO +C过程1LiC +LiCoO ,由此可知,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噲过程垐 ?26垐 垐 ?x 61-x22式为以 Lix 6 -xLi+61-x2+- LiCoO2C -xe+C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CoO +

25、xLi +xe,石墨电极为放电时的负极,充电时的阴极,过程1 为 Li+向石墨电极移动,因此为充电过程,A 错误;B该电池是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而制作,因此隔膜不能选择质子交换膜, B 错误;C石墨烯电池利用的是 Li 元素的得失电子,因此其优点是在提高电池的储锂容量的基础上提高了能量密度, C 正确;D充电时,LiCoO2 极为阳极,将放电时的正极电极式逆写即可得,即LiCoO2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CoO2-xe-=xLi+Li1-xCoO2 ,D 正确;E对废旧的该电池进行“放电处理 ”让 Li+嵌入 LiCoO2 中才有利于回收,E 错误;故答案为

26、: CD。5 ( 1)常温下 Na2CO3、 NaHCO3、 NaOH 的溶解度分别为 15.9、 8.4、 109.0g/100g 水。欲在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 产生 Na2CO3 沉淀, NaOH 的质量百分数至少为多少 _?(保留 1 位小数, xx.x%)NaHCO3 溶解度明显低于Na2CO3,在上述NaOH 浓溶液中通入CO2,为什么不考虑在Na2CO3 沉淀之前先产生NaHCO3 沉淀? _。(2)形式多样的硅酸盐是无机矿物的重要基石。SiO44-是一种四面体形的离子(属硅酸根其结构可用图a 表示,硅原子位居该四面体中心(图中不可见 ),四个氧原子各占一个顶),点。图

27、b 和图 c 则是复合硅酸根离子中的两个实例,均为无支链的单环状,分别由数个硅氧四面体 a 通过共用氧原子的形式构成。求 b 的化学式。 _若一个单环状离子中 Si 原子数为 n(n 3),则其化学式为 _。绿柱石是铍、铝的此类硅酸复盐,其化学式中含6 个硅原子,该复盐的化学式是 _。【答案】 11.0% 在 NaOH 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6-2n-NaHCO3 Si3O9SinO3nBe3Al2Si6O18(或 3BeOAl2O36SiO2)【解析】【分析】(1)设 100g 水中溶有NaOH ag,根据方程式2NaOH CO2 Na2CO3 H2O 计算生成碳酸钠、水的质量,产生 Na2

28、CO3 沉淀,此时碳酸钠为饱和溶液,结合碳酸钠溶解度列方程计算,进而计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在 NaOH 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NaHCO3;(2)根据每个四面体中心含有1 个 Si 原子及图 b 中四面体数目判断硅原子、氧原子数目,再根据氧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根据 b、 c 的化学式找出规律,然后推断硅原子数目为n 时含有的氧原子、硅原子数目及所带电荷数,从而确定其化学式;含有 6 个硅原子的化学式为Si6 1812- ,带有 12 个单位的负电荷,然后根据铍的化合价为O 2、铝的化合价为 3 计算出绿柱石化学式。【详解】(1)设 100g 水中溶有NaOH ag,则:2NaOH

29、 +CO2 Na2CO3 + H 2O8010618a106 a18 a8080碳酸钠溶解度为15.9g/100g 水,则 106 a : (100g 18 a )15.9: 100,8080解得 a 12.3,故 NaOH 的质量百分数至少为12.3g 100%11.0%,故答案为:100g12.3 g11.0%;在 NaOH 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NaHCO3,故不需要考虑在Na2CO3 沉淀之前先产生NaHCO 沉淀,故答案为:在 NaOH 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NaHCO ;33(2) b 含有氧原子个数为9,含有 3个四面体结构,则含有硅原子个数为3,根据化合物中Si 的化合价为39

30、6-,故答案为:4、 O 氧元素化合价为 -2 可知, b 的化学式为: Si O3 96- ;Si Oc 中含有 6 个四面体结构,所以含有6 个 Si 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8,含有氧原子数比 6 个硅酸根离子少 6 个 O,带有的电荷为:6(-2) -12 ;根据图示可知:若一个单环状离子中 Si 原子数为 n(n 3),则含有 n 个四面体结构,含有的氧原子比n 个硅酸根离子恰好少 n 个 O 原子,即:含有n 个 Si,则含有 3n个 O,带有的负电荷为:n(-2) -2n ,其化学式为: Sin 3n2n- ,故答案为: SinO3n2 n- ;O根据 SinO3n2n- 可知,

31、含有6 个硅原子,该硅酸盐所带的负电荷为:-12 ,设铍的个数为x,铝的个数为y,则 2x 3y 12,讨论可得 x 3、 y 2,其化学式为: Be3Al2Si6O18,故答案为: Be3Al2 Si6 O18(或 3BeOAl2O36SiO2)。【点睛】本题 (2)注意掌握确定复杂化学式的方法,能够根据题中信息找出规律是解答本题关键。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得到碳酸氢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氫钠_。(3)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_。( 4)充分加热碳

32、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95g,完全反应后得到气体 5.6L(标准状况),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_。【答案】 Na2 CO3+CO2+H2O=2NaHCO3 加热碳酸钠固体, 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 和H2O、 CO2,从而除去了杂质向 NaHCO3 溶液中通入CO2,使Na2CO3 反应生成了NaHCO3,从而除去了杂质55.8%【解析】【分析】( 1)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氢钠;( 2)碳酸钠较稳定,碳酸氢钠加热容易分解;( 3)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氢钠;( 4)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列关系式求解可得。【详解】( 1)碳酸钠溶液通入

33、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 CO3+CO2+H2O=2NaHCO3,故答案为: Na2CO3+CO2+H2O=2NaHCO3;( 2)碳酸钠较稳定,碳酸氢钠加热容易分解,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可以通过加热方法除去杂质碳酸氢钠,故答案为:加热碳酸钠固体,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 CO3和 H2O、 CO2,从而除去了杂质;( 3)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可以通入二氧化碳使其转化为碳酸氢钠除去,故答案为:向 NaHCO3溶液中通入 CO2,使 Na2CO3反应生成了 NaHCO3,从而除去了杂质;(4)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得到

34、气体的5.6L (标准状况)气体为二氧化5.6 L碳,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22.4 L/ mol =0.25mol,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Na CO+HO+CO,由方程式可知n(NaHCO) =2n( CO)=20.25mol=0.5mol ,3232232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5mol 84g/mol=42g,碳酸钠的质量为(95g-42g ) =53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9553gg 100%=55.8%,故答案为:55.8%。【点睛】通过加热分解收集生成的气体计算碳酸氢钠的量,再反过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的关键。7 钠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 (填序号);变成白色粉末变暗变成白色固体变成液体若金属钠长时间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最后生成的物质是_(填名称)。(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A钠沉到水底B钠熔成小球C小球四处游动(3)铝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Al(NO3)3+NO +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当有 5.4gAl 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_。【答案】碳酸钠 BC2Na+2H+-23A HNO1:1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