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1047995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一、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1)财务报告没有披露企业的全部信息,管理层拥有更多的信息,披露的只有其中一部分;(2)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准确计量;(3)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使财务报表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二)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常见的对对财务报表可靠性产生疑问的危险信号包括(1)财务报告形式不规范(2)数据反常(3)大额关联方交易(4)大额资本利得(5)异常审计报告二、财务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一)比较分析法以及局限性(1)比较分析法的基本内容:比较分析按照比较对象可以分为:趋势

2、分析、横向比较和预算差异分析比较分析按照比较内容可以分为:比较财务会计总量,比较结构百分比以及比较财务比率。其中,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日常使用最多的方法。(2)比率分析法局限性财务比率体系结构并不严密,财务比率分析以单个比率为单位,每一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如流动比率反映偿债能力,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管理效率,营业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等等。正因为比率分析是以单个比率为中心,每一类比率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所以导致整个指标体系结构不严密。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独特性会使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之间的同一比率指标缺乏可比性。现行分析比率的比较标

3、准难以确定。(二)因素分析法以及局限性(1)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内容:概念: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分析步骤:确定分析对象、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案例】材料费用总额实际较计划增加的1320元是分析对象,运用因素分析法具体如下:计划指标12095=5 400(元)第一次替代:14095=6 300(元)第二次替代:14085=5 600(元)第三次替代:14086=6 720(元)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产量增加的影响6300-5400=90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5600-6300

4、=-70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6720-5600=1120(元)(2)因素分析法局限性驱动因素的不同替代顺序对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计划指标:95120=5 400(元)第一次替代:85120=4 800(元)第二次替代:86120=5 760(元)第三次替代:86140=6 720(元)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材料节约的影响4800-5400=-60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5760-4800=96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6720-5760=960(元)如何判断驱动因素的重要性,如何确定替代顺序并没有做明确的规定不能对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值进行分配在分析某一因素的影响值时,因素分析法是假定其他因素保

5、持不变的,然而在实际的社会现象中,各因素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得相关性,从而存在因素间的交互影响作用。或因素变动幅度较大时,交互影响将会很大,将会影响因素分析法的准确性。(三)报表附注分析存在的问题(1)财务分析缺少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行业背景信息。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不能仅仅就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更应从公司的行业背景、公司的竞争策略等方面解释报表数据,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公司的价值,解读会计数据。而缺少对公司行业背景信息、公司竞争策略的分析,信息使用者就很难透彻理解财务分析指标的实质内容。(2)财务分析中的会计报表附注分析不到位。因大量的重要信息无法量化处理,故附注的研究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深入理解企

6、业的经营状况,但因种种原因目前的附注分析发展并不能令人满意。第二节完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实施一、财务报表的完善(一)解决数据滞后性对于财务报表的滞后性,财务分析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及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的有关决策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滞后性,同时将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其次,我们还需要将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摆在核心和重要的位置上,相应的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二)重视通货膨胀对报表数字的影响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能运用货币计量的。货币计量是建立在货币单位价值不变的基础上

7、,但在现实中,货币的单位价值不可能长期不变。通货膨胀会使报表的数字与市场价值产生很大的差异,这有可能会使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三)重视非货币化的计量因素当前,还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对决策很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例如: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巨大财富,但由于计量方面的原因,其真正价值也难在无形资产之中客观地显示出来。在现有的条件下尝试用多种方式对非货币计量的因素进行披露。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完善(一)建立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建立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就是一套比较

8、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必须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的结果与一些不可计量的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综合判断修正误差,使定量分析的结果趋于实际。可以说财务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二)做好比率分析的基础工作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被分析企业非财务性质的背景资料,争取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之前就对被分析企业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以便减少和控制财务比率分析中的误判行为。为全面实施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做好充分准备。三、报表附注分析方法的完善(一)加强对行业背景信息的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背景,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及企业

9、竞争优势分析行业环境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加强企业经营策略分析经营策略分析是指为了评估企业所拥有的获利潜力和经营绩效的持久性,并对未来绩效做出较为实际的预测而进行的对企业的经济面、即经营策略进行实质性角度的分析了解,以使未来的财务分析能够建立在企业运营的实际状况上。(三)完善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在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的信息,联系其他相关信息,仔细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提高对企业整体情况的理解,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第三节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一、价值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一)企业价值估值1企业价值分析常用的方法:(1)重置成本法

10、。在使用重置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时,主要是通过调整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得到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2)市场分析法。市场法分析企业价值的假设前提是成熟和有效的股票市场。挑选一个或几个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相似的参照物企业,通过分析比较参照物市场价值,最后确定被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3)现金流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分析企业价值的假设前提是企业产生未来收益的现值。在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将企业未来的净现金流量,根据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现在,得到企业的经济价值。现行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是关于偿债能力、营运能

11、力、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四类。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在人力资源的披露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从计量属性、财务报表结构、以及信息披露方面做出相应的改进。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经济环境发生了改变,非财务指标评估、人力资源评估等已经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必然趋势,企业价值评估的框架也发生了改变。(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对财务报表分析及价值估值的影响(1)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及对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影响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要求,需增加人力资产账户。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未来工资报

12、酬折现法,用职工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二是商誉评价法。商誉评价法是将企业商誉评价的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根据劳动者以前所创造的部分价值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三是经济增加值法。经济增加值法是“将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群体在未来特定时期内所实现的收益的预测值中按人力资源投资率计算出的属于人力资源投资部分的现值作为该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群体的人力资源的剩余价值”。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投资包括在未来特定时期内企业为了获得人力资源以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所发生的投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也包括企业在运用人力资源使用权时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使用成本等)。(2)经营业绩信息的披露及对

13、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影响此外,在价值视角下,企业还需要加强一下经营业绩指标的披露。主要包括:1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指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2与内部成本控制相关指标:如员工数量、平均工资、原材料消耗数量与价格;3与研发相关的指标:如开发新产品或服务;4与关键资源相关的指标:如关键资产的平均使用期、人力资源的素质与结构;源素质所发生的投资二、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一)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二)战略选择分析 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P:政治和法律因素E:经济因素S:社会和文化因素T:技术因素产业环境分析:产品生

14、命周期理论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买主和买主行为高收入购买者;买主迟疑,必须说服买者尝试该产品正在扩大的买主群消费者会接受参差不齐的质量巨大的市场饱和,重复购买,在各种品牌间选择客户对该产品是非常精明的买主产品及产品变化质量低劣;重点在产品设计及开发;产品没有统一标准,设计频繁变化产品具有技术和性能方面的歧义性,竞争产品的改进,优秀的质量质量优异,标准化,产品变化不迅速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市场营销很高的广告/销售额比例,撇脂战略,高营销成本广告费高,但比导入期占销售比例降低市场细分;努力延长生命周期,拓宽产品线更低的营销投入制造与分销能力过剩,生产周期短,高技能劳动力,高生产成本能力不足,向大

15、批量生产转换,大宗分销渠道有些能力过剩,生产周期长,技巧稳定,大宗分销渠道能力大大过剩对外贸易一些出口大量出口,少量进口出口下降没有出口总体战略扩大市场份额的最好时期,研究开发,工程技术是重要职能改变价格和质量形象非常实用,市场营销是关键职能竞争成本是关键因素,市场营销有效性是关键成本控制是关键竞争少量公司进入许多竞争者,会出现许多兼并和意外事件价格竞争,淘汰,私有品牌增加少数竞争者退出风险高风险因为增长可以弥补风险毛利与净利高价格,高毛利,低净利,价格弹性不如成熟阶段高高净利,较好的收购时机价格下降,净利润较低,市场份额及价格结构稳定低价格,低毛利产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五力模型的局限性该模型

16、是静态的,没有考虑现实中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该模型假定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该模型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或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可能性。(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波士顿矩阵。解决如何使企业的产品品种及其结构适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即如何将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合理的产品结构中,以保证企业的收益。波士顿矩阵应用明星业务:以提高经营单位的相对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金牛业务:投资维持现状,目标是保持业务单位现有的市场占有率。问题业务:获取短期收益,短期内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现金收入。瘦狗业务:清理及撤销某些业务,减轻负担,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效益较高的业务。SW

17、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是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从上述矩阵可以看出,第一类型的企业有着很好的内部优势以及众多的外部机会,应当采取增长型战略,如开发市场,增加产量等。第二类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外部机会,却受到内部劣势的限制,应采用扭转型战略,充分利用环境带来的机会,设法清楚劣势,第三类型企业内部存在劣势,外部面临强大的威胁,应采用防御型战略,进行业务调整,设法避开威

18、胁,第四类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但外部环境存在威胁,应采取多经营战略,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多元化经营。(二)战略选择分析1总体战略: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总体战略分为(1)发展战略:利用外部环境机会,充分挖掘企业内部优势,向更高一级发展。(2)稳定战略:又称维持战略,是指限于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企业在战略期所期望达到的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战略起点的范围和水平上。(3)收缩战略:也称撤退战略,是指那些没有发展或者发展潜力很渺茫的企业应该采取的战略。2业务单位战略:也称竞争战略,是指将公司战略所包括的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形成本业务单位具体的竞争与经营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

19、: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2)差异化战略: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范围内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拥有这种差异化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3)集中化战略是指针对某一特定购买群体、产品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采用成本领先或产品差异化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三、企业经营管理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一)财务成长性分析1可持续增长(1)广义:人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保证资源与环境的长期协调发展,做到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2)狭义:在不需要耗尽其财务资源的条件下,企业销售所

20、能够增长的最高比例,体现企业在现有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政策之下所具有的增长能力。(3)必要性:可持续增长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为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而服务,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远景,帮助企业扩大和提升发展能力。2增长率与资金需求企业增长的方式:(1)完全依靠内部资金缺点:速度过慢,有限的资源会限制企业的发展,错失增加财富的机会。例:无法取得贷款的小公司(2)主要依靠外部资金增长缺点:增加财务风险,稀释每股权益,依靠外部资金寻求增长是不能持久的(3)平衡增长可持续增长率优点:保持目前的财务结构和与此相关的财务风险,不消耗企业的财务资源,可持续增长3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限制销售增长的是资产,限制资产增长的是

21、资金来源(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在不增发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情况下,限制资产增长的是股东权益的增长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公式: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1-销售增长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4可持续增长率(1)定义: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发行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时,其销售所能到达的最大增长率。(2)企业到达平衡增长的条件公司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增加债务的利息;公司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目标结构,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公司目前的利润留存率是目标留存率,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不愿意或者

22、不打算增发新股。【案例】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收入1 0001 1001 6501 3751 512.5净利润505582.568.7575.63利润留存303349.541.2545.38股利20223327.530.25股东权益330363412.5453.75499.13负债606623182.590.75资产390429643.5536.25589.88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销售净利率5%5%5%5%5%总资产周转次数2.56412.56412.56412.56412.5641权益乘数1.18181.18181.56001.18181.1818利润留存率0.60.60

23、.60.60.6可持续增长率10%10%13.64%10%10%实际增长率10%50%-16.67%10%【分析】根据上面的案例可以知道,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实际增长率是本年销售收入和上年销售收入相对增长的百分比,他们之间有如下联系:(1)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则实际增长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和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三者相等(2)如果某一年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几个提高,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本年实际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上年可持续增长率(3)如果某一年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几个下降,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

24、本年实际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上年可持续增长率这是超常增长的必然结果,如果继续,则现金周转的危机很快到来(4)如果4个财务比率已经达到极限,只有通过发行新股才能提高销售增长率(二)EVA分析1定义: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一种基于会计系统的公司业绩评估体系,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EVA的基本理念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说,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因此,在EVA准则下,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好坏关键在于它是否超过了资本成本。2传统业绩指标及其缺点传统的衡量、评价企业和管理者业

25、绩指标主要有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1)净利润指标的主要缺陷净利润指标只确认和计量了债券资本成本,忽略了权益资本成本,会使管理者产生资本免费的错觉。(2)每股收益指标的主要缺陷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简单的就按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份数股票价格=每股收益市盈率这个模型的内在假设是不管每股收益为什么变化,市盈率都保持不变,而在实践中,新的战略投资,新的财务结构等都会导致市盈率的不停变动,故每股收益在实践中是可靠性程度较低的指标。(3)净资产收益率主要缺陷单纯追求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而不考虑资本成本的话并不能保证投资的净现值

26、大于0。3EVA分析所使用的修正指标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既包括债务资本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成本。故,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取决于三个基本变量: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净利润+利息支出。既全部资本的税后投资收益,反映了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2)资本总额: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债务资本仅指债权人提供的长短期贷款,不包括应付账款等商业信用。股本不仅包括普通股,也包括少数股东权益。(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资本的单位成本和股本资本的单位成本根据债务和股本

27、在资本结构中各自所占的权重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EVA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EVA作为衡量指标的优点(1)通过使用EVA指标,可以实现企业增长从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既通过设立新的指标体系,来指导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以使企业的价值,包括股东的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只考虑销售额,忽略企业价值。(2)EVA是一个绝对标准,同时由于他包括了投入资金成本,EVA成为了衡量持续业绩改善的最好标准。(3)EVA指标将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联系起来。EVA指标有助于管理者将财务的两个基本原则融入到经营决策中,第一,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第二,企业的价值依赖于投资者预期的未来利润

28、能否超过资本成本。5EVA作为衡量指标的不足(1)没有考虑通胀的影响:没有考虑在通货膨胀下资产的重置价值,无法反应真实的资产收益水平。(2)EVA只是效率指标,无法说明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但这些资产在许多高科技企业的财富创造中起了主要的作用。第四节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管理提升一、通过财务数据挖掘深层次的经营管理和业务问题(一)偿债能力分析1短期偿债能力(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企业必须保持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即保持一定数额的营运资本作为安全边际,防止流动负债“穿透”流动资产,营运资本越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速冻比率=速冻资产/流动负债(4)现金比

29、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表明,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作为偿债保证。数字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5)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6)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经营租赁合同中的承诺付款2长期偿债能力长期来看,所有债务都要偿还。因此,长期偿债能力比较的是总资产和总负债(1)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衡量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2)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一元利息的支付有多少息税前利润的保证。如果利息能够按时支付,则长期负债可以延

30、续,举借新债也比较容易,债务政策风险较低(3)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表明一元利息的支付有多少经营现金的保证。比率越高,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4)长期租赁:长期融资,到期时必须支付租金,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5)债务担保: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应根据有关资料判断担保责任带来的潜在长期负债问题(6)未决诉讼:一旦败诉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二)营运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平均需要的天数(3)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销售收入的赊销比例问题,应收账款对应的

31、收入应为赊销收入而非全部收入,因赊销数据不易取得,只好使用销售收入。因各企业间赊销比率不一致,通常不宜再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计提的坏账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并不是业绩改善的结果,反而说明管理欠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否越少越好:(1)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销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是越少越好(2)应收账款的起点是销售,终点是现金。正常情况下是销售增加引起应收账款增加,现金也会随之增加。若应收账款日益增加,而销售和现金日益减少,则表明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放宽信用政策,随意发货等2存货周转率(1)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2)存货

32、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表明从存货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3)使用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需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设定最佳的存货水平关注存货的内在构成比率,存货的明细资料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例如:如果产成品大量,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存在销售不畅的问题。(三)盈利能力分析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利润表第一行,净利润是利润表最后一行,两者相除可以概括企业的全部经营成果,比率越大,盈利能力越强。2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衡量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概括了企业的

33、全部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二、如何从资产负债表中挖掘现金流6个营运资金管理中经常犯的错误:1仅管理利润表:例如:为了提高单价延长收款账期,为了降低单价,采购不必要的大量库存仅考虑利润表上的数据,忽略了营运现金流对公司发展的影响2过分强调销售增长的重要性例如:为了销售答应客户过长的付款期限,坚持过大的库存量3过分强调产品质量例如:额外的价值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因此无法将相应的成本转嫁给客户4将应付账款的周期与应收账款的周期结合起来:例如:根据从供应商那里得到的信用额度及付款周期决定应该给客户的信用额度及付款周期5过分重视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例如:根据客户的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评价其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决

34、定信用额度的多少和账期,没有单独考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性6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仅以本行业基准为目标例如,制造型企业仅会与制造型企业就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比较,而不像零售行业学习先进经验三、通过管理资产负债表评价资产的经营效果资产负债表分项目介绍如何通过数据看出资产的经营效率(一)流动资产分析1概念:流动资产指企业的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2流动资产的分析(1)货币资金比重:若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将导致短期支付能力和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降低,若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则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具体分析这个问题是需要结合整个行业状况和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一起(2)交易性

35、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利用正常生产经营中暂时多余的资金买人可随时变现的债券、股票、基金等。企业在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时,必须分析其投资的安全性,主要看其数量和投资收益增减变动情况,还要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构成和公允价值的增减变化情况。(3)应收账款比重: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垫支,是为了建立销售竞争优势和增加盈利而发生的。应收账款的分析主要从应收账款增减变动和周转速度两方面进行。应收账款的绝对额增加了,表明企业变现能力在减弱,承担的风险增大。如果应收账款的增长与流动资产增长、销售收入增长相适应,表明应收账款占用相对合理。应收账款的回款时间越长,坏账风险越大,企业的损失越多,严重的会

36、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4)存货:货分析是对存货增减变动和存货周转速度分别进行分析,判断存货资产占用是否合理,原则上存货资产增加应以满足生产,以无产品积压为前提,存货资产减少应以压缩库存量加速周转,不影响生产销售为前提。(二)非流动资产分析1非流动资产的分析-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变动分析:固定资产的增长率:应结合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看其增长是否合理固定资产的更新: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规模和速度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企业为了保持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必须对设备进行更新是合理的,但如果更新设备只是为了盲目扩大生产,则不合理。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低,说明企业技术设备陈旧。(2)固定

37、资产的机构分析:固定资产结构,是指各类固定资产原值在全部固定资产原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的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分析固定资产结构及其增减变动情况可以使企业更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使生产用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更趋合理。2非流动资产的分析-长期投资长期投资质量分析可以将长期投资分为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和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对于有市价的部分,以下几项表明长期投资价值下降(1)是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2)是被投资企业当年发生严重亏损;(3)是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对于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是影响

38、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是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3)是被投资单位所从事的产业的生产技术或竞争者数量等发生变化,被投资企业已经失去竞争能力(三)流动负债分析1概念:流动负债指企业的短期借款、商业信用和其他流动负债等项目2流动负债的分析(1)流动负债比重分析:流动负债比重是指流动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一个企业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越大,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强,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就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2)流动负债的结构分析:流动负债通常有利率低、期限短、金额小、到期必

39、须偿还等特点,一般适合企业流转经营过程中短期的、临时的资金需要,不适合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需要。3流动负债的项目分析(1)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在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向金融机构举借的借款。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就短期借款的余额及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变动进行重点分析,分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偿付短期借款的能力。(2)应付款项按期偿付企业的应付账款,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不容推辞的义务。不能按时偿付应付账款,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信誉,还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应关注应付账款,观察有无异常情况,保证及时偿付各种应付账款。(四)非流动负债分析非流动负债具有利率高、期

40、限长和金额大等特点,一般来说适用于企业购建固定资产,进行长期投资等需要。1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具有融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大、借款成本相对较低、限制性条款较多等特点。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应对企业长期借款数额、增减变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2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包括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应付款、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的应付引进设备款等。其特点是使用灵活、约束性小、筹资成本相对较低、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压力和风险较小等。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应对长期应付款的数额、增减变动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四、财务报表利润的缺陷及效益指标的修正(一)传统杜邦分析体系及其局

41、限性1概念: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系统评价的方法2核心比率:权益净利率(1)权益净利率可以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2)权益净利率有很强的综合性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3选择权益净利率的优势:销售净利润是利润表的概括,“销售收入”是利润表的第一行,“净利润”是利润表的最后一行,两者相除可以概括全部的经营成果;“权益乘数”表明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之间的比率关系,是资产负债表的概括;“总资产周转次数”是把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使权益净利率可以综合企

42、业的整体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4传统杜邦分析的局限性(1)计算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和“净利润”不匹配(2)没有区别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3)没有区别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进行了改进,逐步形成了管理用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体系(二)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1概念区别:(1)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或与此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2)金融活动:包括筹资活动以及多余资金的利用(3)经营性资产和负债:指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涉及的资产和负债(4)金融性资产和负债:是指在筹资过程中或利用经营活动多余资金进行投资的过程中涉及的资产和负债2资产负

43、债表项目分类:3利润表下金融损益涉及的调整项目(1)财务费用:除现金折扣以外的财务费用均按照金融损益处理(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投资收益:来源于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属于金融损益(4)资产减值损失:来源于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属于金融损益4分摊所得税在区分了金融损益和经营损益后,按照企业实际担负的平均所得税税率计算格子应分摊的所得税5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经营损益+金融损益)/股东权益=(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股东权益=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股东权益-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净负债/股东权益=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1+净负债/股东权益)-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净负债/股东权益=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