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1072229 上传时间:2021-06-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化学二轮题型专练:(七)电解质溶液Word版含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题型专练 (七 )电解质溶液1.(2019 河南平顶山一轮质量检测)常温下 ,二甲胺 (CH 3 )2NHH 2O是一元弱碱 ,其电离常数K b=1.6 10-4-1二甲胺溶液中滴加-1盐酸 ,混合溶液的温度与盐酸体积的。10 mL c mol L0.1 mol L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 二甲胺溶液的浓度为0.2 mol-1LB. 在 Y 和 Z 点之间某点溶液 pH=7C.Y 点存在 :c(Cl -)c(CH 3)2N c(H +)c(OH -)D. 常温下 ,(CH 3)2 NH2 Cl 水解常数 K h6.25 10-11答案 B解析 二甲胺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放出热量最

2、多,溶液温度最高 ,即 Y 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 (CH 3)2NHH 2O+HCl-1点(CH 3 )2NH 2Cl+H 2O,c=0.2 mol L,A 项正确 ;二甲胺是弱碱 ,Y对应溶质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 ,X 点对应的溶液中 (CH 3)2NHH2O、(CH 3 )2NH 2Cl 的浓度相等 ,其混合溶液呈碱性,故中性点应在X 点与 Y 点之间 ,B 错误 ;二甲胺是弱碱 ,Y 点对应溶质是强酸弱碱盐 ,其溶液呈酸性 ,Y 点存在 :c(Cl -)c(CH 3)2N c(H+ ) c(OH -),C 项正确 ;K h=- =6.25 10-11,D 项正确。2.(2

3、019 安徽合肥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常温下-1,用 0.10 mol L盐酸分别滴定 20.00 mL 浓度均为-1溶液 ,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1 mol LCH 3COONa 溶液和 NaCNA. 点所示溶液中:c(Cl -)c(HCN) c(CN -)c(OH -)+-B. 点所示溶液中 :c(Na )c(Cl )c(CH 3COO )c(CH 3COOH)C.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点与点所示溶液中相等+-)=0.05 mol-1D. 点所示溶液中 :c(CH 3COOH)+ c(H)-c(OHL 答案 D解析 点为向-1-1盐酸 ,反应后得到等0.1 m

4、ol L20.00 mL NaCN 溶液中加入 0.1 mol L10.00 mL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HCN 和 NaCN 的混合液 ,由于溶液呈碱性 ,故 c(OH -)c(H + ),NaCN 的水解程度大于HCN 的电离程度 ,则溶液中 c(HCN) c(Cl -)c(CN - )c(OH -),A 项错误 ;点为向 0.1mol L-120.00 mL 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110.00 mL, 所0.1 mol L 盐酸且加入盐酸的体积小于得溶液含等物质的量浓度CH3COOH 和 NaCl,溶液中剩余 CH 3COONa 且 CH3COONa 的浓度大于 NaCl,

5、溶液呈酸性 ,故 c(CH 3COO -)c(Cl -),B 项错误 ; 点和 点中 c(H +)相等 ,但加入的盐酸体积不相等 ,溶液中 c(Na+)不相等 ,故 点与 点所示溶液中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不相等,C 项-1-1错误 ; 为向 0.1 mol L20.00 mL 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 0.1 mol L20.00 mL 盐酸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5 mol L-1 的 CH 3COOH 和 NaCl 的混合液 ,由于 c(Na +)=c(Cl -),故溶液中电荷守恒可表示为c(H +)=c(OH -)+ c(CH 3COO-),由物料守-1+-

6、)=0.05恒 :c(CH 3COOH)+ c(CH 3COO)=0.05 mol L ,两式合并得 c(CH 3COOH)+ c(H)-c(OHmol L-1,D 项正确。3.(2019 河南郑州一模 )25时 ,向一定浓度的Na 2X 溶液中滴入盐酸 ,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H 2X 是二元弱酸 ,Y 表示- 或,pY=-lgY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曲线 n 表示 pH 与 p的变化关系B. Ka2(H 2X)=1.0 10-10.3C.NaHX 溶液中 c(H +)c(OH -)D. 当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 )+2c(X 2-

7、)+c(Cl -)答案 C解析 H 2X 为二元弱酸 ,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则 Ka1(H 2X) Ka2(H2 X), 则 pH 相同时-、 p-,pY=-lgY, 则 p-p,则 m、 n 分别表示 pH 与 p-的变化关系。根据分-析可知 ,n 表示 pH 与 p的变化关系 ,A 不符合题意 ;M 点 pH=9.3, c(H+)=10 -9.3-mol L-1,p-=-lg-=1, 则- =0.1, 所以 K a2(H2X)=- c(H +)=10 -9.30.1=1.010-10.3,B 不符-合题意 ;根据 B 可知 HX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 10-10.3 ;曲线 n 表示

8、pH 与 p的变化关系 ,n-点 pH=7.4,p=-lg=-1,=10,所以 HX -的水解平衡常数 K h=-=1.0 10-7.61.0 10-10.3 ,说明 HX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 NaHX 溶液呈碱-性 ,c(H +)c(HC 2- )c(H 2C2 O4)c(C2- )答案 D解析 -lg-+-lg c(HC 2)=-lg K a1,同理 -lg-+-lg c(C2)=-lg Ka2,因 Ka1K a2,故曲线 M表示 -lg和-lg c(HC 2-)的关系 ,曲线 N 表示 -lg和 -lg c(C2 ) 的关系。-由上述分析可知 ,曲线 M 表示 -lg和 -l

9、gc(HC 2-)的关系 ,Ka1=,根据曲线M 上的数值 K a1=10 -1 10-1 =10 -2,曲线 N 表示 -lg-和 -lgc(C2- )的关系 ,根据曲线 N 上的数值-K a2=-=10 -210-3 =10 -5,A 项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知 ,曲线 M 表示 -lg和-5+-5-1=10)=10-lgc(HC 2 ) 的关系 ,B 项正确 ;当 c(C2)=c(HC 2)时 ,K a2=-,c(Hmol L ,故 pH 为 5,C 项正确 ;HC 2- 在溶液中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HC2-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水解平衡常数为-为 HC 2 +H 2OH 2C2O

10、4+OH ,HC 2-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NaHC 2O4 溶液呈酸性 ,故 NaHC 2O4 溶液中-=110-12c(HC 2)c(C2)c(H 2C2O4 ),D 项错误。5.(2019 湖南湘潭二模 )常温下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4.6 10-4 (已知=2.14), 向 20 mL-1NaOH 溶液 ,测得混合液的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0.01 mol LHNO 2 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20B.a、b、 c、 d 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3-1C.a 点溶液中 c(H)=2.14 10

11、mol LD.b 点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 ) c(N) c(H )c(OH )答案 C解析 向 20 mL 0.01 mol L-1 的 HNO 2 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 ,若恰好反应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 mL,c 点时溶液呈中性 ,由 NaNO 2 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知,此时 NaOH 不足 ,X20 mL,A项错误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 mL 时恰好反应完全生成 NaNO 2,NaNO 2 水解使,B 项错误 ;由 HNO 2H + +N- ,K=-恰好完全反应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4+)=2.14 10-3-1,C 项正确 ;b 点溶液为

12、 HNO 2、 NaNO 2 混合,4.6 10,解得 c(Hmol L溶液 ,且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1,由 b 点溶液 pHc(Na +)c(H +) c(OH -),D 项错误。6.(2019 湖北名校联盟第三次模拟)常温下 ,向 10.0 mL 0.10 mol L-1 某二元酸 H2R 溶液中滴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 ,测得溶液的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R -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B. 曲线上 m 点时溶液中c(Na+)c(HR -)c(R2- )c(H+ )C.无法判断H2R 是强酸还是弱酸+-2-D. 溶液中 c(

13、Na )+ c(H )=c(HR )+c(R )+c(OH )答案 A解析 由于 m 点溶质为NaHR, 溶液呈酸性-,故 HR 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A 项正确 ;m 点溶质为 NaHR,HR -电离出 R2-和 H+,水也电离出 H+ ,所以溶液中 c(Na+ )c(HR -)c(H + )c(R2- ),B 项错-1误 ;0.10 mol L H2R 溶液的 pH 大于 2,可知 H 2R 是弱酸 ,C 项错误 ; 根据电荷守恒 ,溶液中 c(Na +)+c(H+ )= c(HR -)+2 c(R 2-)+c(OH -),D 项错误。-1-1 某一7.(2019 安徽黄山二模 )常温时

14、 ,用 0.100 0 mol L NaOH 溶液滴定 25.00 mL 0.100 0 mol L元酸 HX 溶液 ,滴定过程中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X 为强酸B. 在 A 点 ,c(HX) c(X -)c(Na+ ) c(H +)c(OH -)C.在 B 点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1D.在 C 点,c(X )+ c(HX)=0.1 molL答案 B-1为弱酸 ,A 项错误 ;在 A 点 ,溶液显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 ,0.100 0 mol L HX 溶液的 2pH c(X )c(Na)c(H )c(OH ),B 项正确 ;在 B 点 ,pH=7, 加入的 NaO

15、H 溶液体积小于 25.00mL, 没有恰好完全反应,C 项错误 ;在 C 点 ,溶液的总体积为 50 mL, 由物料守恒可-1知 :c(X )+ c(HX)=0.05 mol L,D 项错误。8.(2019 辽宁葫芦岛二模 )常温下联氨 (N2H 4)的水溶液中有 : N 2H4+H 2ON2+OH -K1 N 2 +H2ON 2+OH -K2,该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X) 随 -lgc(O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对应的微粒为N 2B. 由图可知 ,K2=10 -15C.若 C 点为 N 2H5Cl 溶液 ,则存在 :c(Cl -)(N 2)+2 c(N

16、 2)D. 为 N2 的水解方程式答案 D解析 横坐标为 OH -浓度的负对数值 ,从左到右 OH -的物质的量浓度越来越小 ,H+的物质的量浓度越来越大 ,N 2H4 电离程度越来越大 ,纵坐标为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X), 故 对应的微粒为 N2H 4, 对应的微粒为 N 2 , 对应的微粒为 N 2。图中 对应的 OH -的浓度最小 ,N 2H4 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程度最大,则 对应的微粒为N 2,A 项正确 ;从图像可知 ,B 点 N2 、 N2物质的量分数相等 ,说明它们的浓度相等,此时-15-1-15=10,B 项正确 ;由电荷守恒可根据横坐标可知 c(OH )=10mol L ,则

17、 K2=-+-+知 :c(OH )+c(Cl )= c(N2)+2 c(N2)+c(H ),从图像可知 C 点 c(OH)c(N 2)+2c(N 2),C 项正确 ; 为 N 2H4 的二级电离方程式,D 项错误。9.(2019 湖南益阳模拟-1 的 NaOH 溶液滴定某浓度的二元弱酸 (H2X) 溶)常温下 ,用 0.100 0 mol L 液 ,所得溶液中各种含 X 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 ()与 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X 的电离常数 K a1=10-1.2 ,X 2-的水解常数 Kb=10-9.8B. 由水电离出的 c(H +):ab、 分别表示 (X

18、2-C.曲线 1 2)和 (HX )的变化D.b 点所示溶液中 :c(Na + )3c(X 2- )答案 A-1(H 2X) 溶液时 ,初始溶液中 H 2X 的量最多 ,故 0解析 用 0.100 0 mol L 的 NaOH 溶液滴定二元弱酸表示 H2X 物质的量分数 ,随着加入的 NaOH 溶液增多 ,溶液中发生反应H 2X+NaOHNaHX+H 2O,故溶液中 c(H 2X) 在减少 ,c(HX -)在增加 ,图中 1表示 HX -物质的量分数 ;继续加入 NaOH 溶液 ,发生的反应为 NaOH+NaHXNa2X+H 2O,故溶液中 c(HX -)在减少 ,c(X 2-)在增加 ,图中

19、 2表示 X 2-物质的量分数。H2X 的电离常数 K a1=-,pH=1.2 时,0恰好与 相等 ,即 c(H-12X) 等于 c(HX ),则+-1.22-的水解常数 K-恰好与 相等 ,即 c(X 2-K a1=c(H)=10;Xb=,pH=4.2 时 ,2)等于 c(HX),-1可知 Kb=c(OH -)=10 4.2-14=10 -9.8,A 项正确。 a 处为 H2X 和 NaHX 的混合溶液 ,H 2X 电离使溶液呈酸性 ,水的电离被抑制,由水电离出的c(H+-7-1和 NaHX 的混合溶液 ,)小于 10mol L ;b 处为 Na2X由 pH=4.2 可知 ,溶液中 HX -

20、的电离大于 HX -和 X 2- 的水解 ,水的电离仍然是被抑制 ,水电离被抑制的程度显然是a 点大于 b 点,即水电离出的c(H +)b 点大于 a 点,B 项错误。 由上述分析可知 ,曲线、 分别表示 (HX-)和 (X2-)的变化 ,C项错误。 b 点所示溶液中 c(X2-12)=c(HX ),根据电荷守恒 :c(Na+ )+c(H +)=2 c(X 2- )+c(OH -)+c(HX -),其中 pH=4.2, c(X 2- )=c(HX -),所以存在 c(Na+)+10 -4.2mol L-1=3c(X2-)+10-9.8-1+)c(B )C.中和等体积 pH 相同的两种酸所用 n

21、(NaOH):HAHB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 和 NaB 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答案 B解析 根据图示 ,当 lg +1=1 时 ,即 V=V 0,溶液中尚未加水-1即 HA 为弱,1 mol L 的 HA 溶液 pH=2,酸 ,HA 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1 mol为起始两溶液浓度和体积均相等-1L 的 HB 溶液 pH=0, 即 HB 为强酸 ,HB 在溶液中全部电离。 因 ,故起始两溶液中所含一元酸的物质的量相等。-1的 HA 溶液的 pH 为2,c(A-+-1-11 mol L)=c(H )=0.01 mol L ,c(HA)1 mol L ,则 HA 的电离常数约为

22、10-4,A项正确。由电荷守恒有:c(H + )=c(A -)+c(OH -),c(H+)=c(B -)+c(OH -),当两溶液均稀释至 lg+1=4 时 ,HB 溶液 pH=3,HA 溶液 pH3, 则有 c(A - ) n(HB), 故分别用 NaOH 溶液中和时 ,消耗的 NaOH 物质的量 :HAHB,C 项正确。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 和 NaB 溶液 ,Na+数目相同 ;HA 为弱酸 ,盐溶液中 A -发生水解 ,NaA 溶液呈碱性 ,NaA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 +)+c(H+ )= c(A - )+c(OH -);HB 为强酸 ,盐溶液中 B- 不发生水解 ,N

23、aB 溶液呈中性 ,NaB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 c(Na +)+ c(H+ )=c(B -)+ c(OH -);NaA 溶液中 c(H+)c(Na+ )c(N)c(OH -)c(H +)D.C 点处 c(CH3COO-1)+c(Cl )+c(OH)0.1 mol L 答案 B解析 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 ,因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 往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固体 ,由于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 ,故随着氯化铵的加入,溶液将由碱性逐渐变为酸性,由于水解微弱 ,所得溶液酸性较弱 ,符合的曲线为b;往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随着气体的通入溶液由碱性转变为酸性,由于氯化氢为强酸 ,通入量较大时 ,溶液的酸性较强 ,

24、符合的曲线为 c;加入醋酸铵固体所对应的变化曲线为 a,据此结合电荷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可知 ,曲线 a 代表醋酸铵、曲线b 代表氯化铵、曲线c 代表氯化氢 ,A 项正确 ;当加入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时,曲线 b 对应的 pH 等于 7,说明等浓度的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铵根离子相同 ,即 Ka(CH 3COOH)= K b(NH 3 H2O), 但无法计算其电离平衡常数,B 项错误 ;A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0.1 mol CH 3COONa 与 0.1 mol CH 3COONH 4,溶液的 pH7, 则c(OH - )c(H+ ),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小

25、,则 c(CH3 COO-) c(Na+),铵根离子部分水解 ,则c(Na +)c(N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CH 3COO -)c(Na+ )c(N )c(OH -)c(H +),C 项正确 ;C 点通入0.1 mol HCl, 与 0.1 mol 醋酸钠反应生成0.1 mol CH 3COOH 与 0.1 mol-+-1-1NaCl,c(Cl)=c(Na)=0.1 mol L ,则 c(CH 3COO )+ c(Cl )+c(OH)0.1 mol L ,D 项正确。-1 一元弱碱 XOH 溶液中逐滴滴加0.112.(2019 河北中原名校联盟 )25 时 ,向 10 mL 0

26、.1 mol L mol L-1 的 HCl 溶液 ,溶液的 AGAG=lg- 变化如图所示 (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 a=-8,则 Kb(XOH) 10-5B.M 点表示盐酸和 XOH 恰好完全反应C.R 点溶液中可能存在 c(X + )+c(XOH)= c(Cl -)D.M 点到 N 点 ,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B-1一元弱碱 XOH-)=10-3-1解析 a 点表示 0.1 mol L溶液 ,若 a=-8,则 c(OHmol L ,所以-K b(XOH) =10 -5 ,A 项正确。两者恰好反应完全时,生成强酸弱碱盐 ,溶液显酸性 ;M 点

27、AG=0, 即溶液中 c(H +)=c(OH -), 溶液呈中性 ,所以 M 点盐酸不足 ,B 项错误。若 R 点恰好为 XCl 溶液时 ,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X + )+c(XOH)= c(Cl - ),C 项正确。 M 点的溶质为 XOH 和XCl, 继续加入盐酸 ,直至 XOH 恰好全部反应,该过程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然后继续向XCl 溶液中加入盐酸 ,水的电离程度就会逐渐减小,即从 M 点到 N 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D 项正确。-1(溶液13.(2019 湖南怀化一模 )1 mL 浓度均为 0.10 mol L的 XOH 和 X 2CO3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体积为 V),溶

28、液 pH 随 lgV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OH 是弱碱+B.pH=10 的溶液中 c(X ):XOH 大于 X 2CO3C.已知 H 2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 远远大于 Ka2,则 Ka2 约为 1.0 10-10.2D.当 lgV=2 时 ,升高 X 2 CO3 溶液温度 ,溶液碱性增强且-减小-答案 C-1说明 XOH 完全电离 ,为强电解质 ,A 项错误 ;XOH解析 根据图示 ,0.1 mol L XOH 溶液的 pH=13,是强碱、 X 2CO3 是强碱弱酸盐 ,要使两种溶液的pH 相等 ,则 c(XOH) c(X 2CO3),再结合物料守恒-)小于 X 2CO3 溶液中的-1溶液的可知 ,XOH 溶液中的 c(Xc(X ),B 项错误 ;0.10 mol L X 2CO3-1-2.4-1-pH=11.6, 则该溶液中 c(OH )c(HC)=-mol L =10mol L ,c(C)0.1mol L-1,Kh1=-,则 Ka2=-=10 -10.2,C 项正确 ;当 lgV=2 时 ,-则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100 倍 ,升高温度 ,促进水解 ,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所以溶-液中 c(C增大 ,D 项错误。)减小 ,c(HC)增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