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074565 上传时间:2021-06-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 .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与讨论、乐于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在设计过程中,我本着从学生具体情况、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几个方面来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在学业水平测试当中,知识与技能地位都比较高,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本节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也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重大的收获。(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已经略有涉及,在初中学过了碳酸钠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中的与盐酸和氯化钙溶液反应。本节新课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碳酸钠的性质加以拓展和延伸,对于这块知识加以系统化。另外书本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2、,对于学生的实验基本要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学情分析 我的学习合作伙伴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化学的学习还处于一个比较低层次的水平,在于自主学习、总结与归纳、讨论与探究方面都有所欠缺。但是它们在初中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实验基本操作、合作与交流。所以我在此基础上,在本节课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与归纳、讨论与探究等方面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获得知识的快乐与艰辛。(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碳酸钠的性质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知道侯德榜制碱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学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异同点。

3、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侯氏制碱法的了解,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碳酸钠性质的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与严肃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五)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碳酸钠的性质 (2)教学难点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六)方法与策略 (1)方法: 本节课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在碳酸钠性质教学中采用回忆、探究、归纳的教学方式。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中采用比较、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 (2)策略 化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服务生活,所在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从生活中引入,在课堂中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在应用到生活中去。(七)课前准备(1

4、)学生实验(4人一小组)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0.5molL1碳酸钠溶液、0.5molL1碳酸氢钠溶液、1molL1盐酸溶液、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有油腻的铜片,集气瓶、胶头滴管、玻璃导管、气球、试管、酒精灯、烧杯。PH试纸、玻璃棒、表面皿、铁架台(含铁圈)、石棉网。(2)现代教学模式:ppt展示、侯德榜制碱法视频资料(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视频资料:侯德榜制碱法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情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热情(二)师生互动知识回顾: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关于碳酸钠的一些性质,你能回忆一下,并对我们初中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吗?设计理念:对已有的知

5、识进行归纳总结,这也是一种学习技能。实验验证:学生分组实验1、让学生观察碳酸钠固体的外观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的澄清石灰水与氯化钙溶液,再分别观察现象。3、按如图装置检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浓盐酸 碳酸钠溶液 4、用PH试纸设定碳酸钠的PH值5、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0.5molL1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至接近沸腾将一块沾有油污的铜片浸入其中约两分钟,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比较浸入前后的外观变化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与学习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并尝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结:(板书)碳酸钠的性质一、物理性质白色

6、粉末状固体,俗称纯碱或苏打,易溶于水二、化学性质1、溶液具有碱性2、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03、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4、与盐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设计理念:在探究中总结,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够系统化探究实验一:我们都知道“水滴石穿”的故事但你们知道,这个故事背后的化学原理吗?请同学们在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一直过量来观察现象。设计理念:通过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结论:先有沉淀然后消失原理:碳酸盐中通过量的二氧化碳,碳酸盐反应生成可溶的碳酸氢盐。板书:5、与CO2反应Na2CO3CO2H2

7、O=2NaHCO3探究实验二: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盐碳酸氢钠,那么对于这种物质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把它和他的兄弟碳酸钠来做一下比较,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完成下表。表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比较外观白色粉末状固体白色细小晶体略有色差水溶性易溶易溶碳酸钠溶解度大溶液的酸碱性碱性碱性碳酸钠碱性更强热稳定性稳定2NaHCO3Na2CO3CO2H2O热稳定性碳酸钠好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0NaHCO3HCl=NaClCO2H20碳酸氢钠反应快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不反应表二: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

8、质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设计理念:通过这个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用比较,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学生总结:碳酸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理念:听过一节课的学习,让所学习的书本知识从新服务于社会与生活。(三)学情反馈1、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苏打,最好选用( )A盐酸B苛性钠C通二氧化碳D石灰水2、写出区别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氯化钠固体的实验方案,要有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最少写3种。 3、1862年比利时索尔维以NaCl、CO2、NH3和H2O为原料制得纯净的Na2CO3,这个方法叫索尔维法,其简要过程如下:(1)制小苏打NaClNH3CO2H2O=NH4ClNaHCO3(2)焙烧小苏打

9、制得纯碱,CO2循环利用(3)在析出的小苏打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3循环利用。 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4Cl晶体析出,生产纯碱和NH4Cl,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在制小苏打的第一步中,应在饱和食盐水中A 先通入CO2达到饱和后再通NH3B 先通NH3饱和后再通入CO2C CO2和NH3同时通入D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NaCl固体使NH4Cl从母液中析出,主要破坏了NH4Cl在母液中的A 水解平衡B 电离平衡C 结晶溶解平衡D 沉淀溶解平衡“侯氏制碱法”较之“索尔维法”优点是得到了Na2CO3、NH4Cl两种有用产品消除了无用的产物CaCl

10、2减少了CaO原料原料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纯碱的质量ABCD设计理念:每节课后都要对于课堂评价,课堂评价要注重不同的学生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案。(四)教学反思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Na2CO3 的性质和应用。2、会对Na2CO3 和NaHCO3性质进行比较分析。3、了解矦氏制碱法的原理及意义,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爱国精神。二、内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一个是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一个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用常用的实验方法来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侯氏制碱法的介绍有利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通过学生对碳酸钠

11、碳酸氢钠性质比较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分析以及综合能力。通过性质比较时的实验操作培养了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四、设计思路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家中所用“食碱”的颜色状态,以及生活中的用途。2、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已经工业上的一些用途。3、利用可操作的实验及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可控性,丰富教学内容,提交教学效果。五、教学准备1、教师:药品 :碳酸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以及与盐酸反应的装置仪器。2、学生:家中观察“食碱”,并咨询家长其用途。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2分钟展示学生从家中所带的“食碱”和实验室准备的“纯碱”和“

12、小苏打”。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或食碱,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或口碱。回答在家中所见的“食碱”颜色状态白色粉末。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好习惯,培养其观察能力。Na2CO3性质的教学8分钟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Na2CO3中分别滴入盐酸、Ca(OH)2和CaCl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书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锻炼其化学用语的书写。Na2CO3与NaHCO3性质的比较10分钟指导学生完成实验:1、等量的水中溶解的Na2CO3与NaHCO3质量2、测量同浓度Na2CO3与NaHCO3溶液的PH3、加热固体Na2CO3与NaHCO34、Na2CO3与NaHC

13、O3固体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快慢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书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锻炼其化学用语的书写。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课本上活动与探究8分钟对上述实验就行简单总结,请学生根据上述实验的结论完成课本52页表2-5,认真思考有哪些实验可以区别Na2CO3与NaHCO3。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不光可以用实验室药品,也可以根据其在生活中的用途。对于学生的结论,再请学生进行分类,是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学生4人一组分组讨论其区分方法。讨论完毕后派一名同学为代表回答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团结

14、协作的精神。了解Na2CO3与NaHCO3在工业和生活中的一些用途3分钟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述Na2CO3与NaHCO3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纯碱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碳酸氢钠制食品的发酵粉,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看图片,听讲解,适当记录。增加学生对Na2CO3与NaHCO3了解知道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的的重要性拓展视野:矦氏制碱法5分钟讲述我国工业生产中使用纯碱的历史以及矦氏制碱法的原理。比较传统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的区别和共同点。使学生体会矦德榜先生的科研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学会矦氏制碱法的原理,会书写其化学方程式,知道药品的加入顺序以及其原因。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热爱。课堂练习8分钟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学生思考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强化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1分钟作业:课后习题附:课堂作业1、如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 2、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3、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放出气体最多的是? A、Na2CO3 B、 Al C、NaHCO3 D、Na2O 4、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有沉淀生成的是? A、BaCl2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 Ba(OH)2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