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082760 上传时间:2021-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三、气体的压强》教案_9.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气体的压强教学设计前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该标准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通过探究,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物理实验不同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它将物理现象明明白白呈现在学生面前,具有细节的具体性和特征的鲜明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以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作为实验设计的重点,精心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各自的发展空间成为我们丞待思考的问题。一

2、、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大气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的值;通过观察和探究,形成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本节教材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分别是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测量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大气压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以及感受大气压的变化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此外教材还常识性的介绍了影响大气压变化的一些因素。我把本节教材分两个课时,旨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来探究应用物理知识。从上述内容分析来看,本节通过共同探究学习要让学生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通过探

3、究实验,了解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并能解释相关实验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会估测大气压的值。(3)了解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实验误差的分析,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3. 情感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好习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科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创造力。(3)感受探究过程的开放性与协作性。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压强知识已有所了解,通过对“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学习,压强的定义公

4、式、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这些知识也已经具备,并初步具备了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的能力,因此本节的一些活动可以顺利展开。要达到本节的学习目标,根据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爱动手、爱表现对物理实验好奇等特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分组实验为主,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恰当的选择。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考虑课堂时间有限,大气压的变化,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放在第二课时。四、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并能举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且能解释现象。能估测大气压的值。学习难点: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知识的应用。五、学

5、习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交流合作的能力。(2)探索自主实验的学习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的需要。(3)探索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中,如何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将课内外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让学生主动参与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讨论,通过实验获取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鼓励学生,给学生做好实验工具的提供,采用生动、逻辑性强的语言进行教学。1教法方面本节课主要分成三部分,一是设计实验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能解释实验现象。设计实验和解释现象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实现,开扩了思路,

6、降低了难度;二是估测大气压的值,这一部分由测量原理p=F/S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器材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结合教材学生很容易得出利用注射器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在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时,充分利用测量原理通过讨论分析力F的偏大偏小得出测量值偏大偏小。三是大气压的相关应用,利用由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思考如何搬动瓷砖,由此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利用吸盘搬运钢板、玻璃、蜘蛛人等。由注射器吸药液的实验启发引导学生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原理。最后通过动物绳上的马德堡半球、大气压与航天服两部分,来体现物理的趣味性和引用的广阔性以及科学的严谨性等。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比较

7、合理的解释,以达到探究、释疑、迁移应用的教学效果。2学法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合作性。七、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皮碗,注射器,胶头滴管,烧杯,大小试管,吸盘,沙子,染成红色的水,水槽,自制饮料一瓶,瓷砖一块,自制瓷砖搬运吸盘一个。教师准备工作:积极认真的备课,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他准备工作:收集、准备资料,准备实验器材,熟悉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准备: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大气压现象,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八、学习程序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液体的压强,了解了液体会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为什么?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为什么

8、?观看大气层的图片。请看实验“拉皮碗”,教师轻松拉开,挤出两皮碗中的空气,找学生拉皮碗。回答问题:液体受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观看图片。 两个男生上讲台“拉皮碗”,力气很大却拉不动。通过实验对比,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为引入马德堡半球实验做铺垫。大气压的存在过渡语:请看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教师展示ppt图片“马德堡半球实验”讲解物理学史故事并提问:1.此实验证明了什么?2.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教师结合ppt图片解释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原因:球内有空气时,球内外气压相等压力也相等,抽出球内空气时,球内变成接近真空,外界大气从四面八方紧压过来,所以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提问

9、:3:为什么挤出空气的“皮碗”不易拉开?4:利用手中的吸盘体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总结:大气对处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简称大气压。学生听史实故事并回答问题。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两皮碗内接近真空时,皮碗外侧的大气压把皮碗挤压在一起,很难拉开。学生组内完成实验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体验大气压的真实存在。从皮碗到马德堡半球再到吸盘,学生容易接受,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过渡语:生活中的大气压相关的实验现象有很多,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总结大气压的特点并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讨论、组内实验、上台展示大气压现象的实验。

10、“覆杯实验”,“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喝饮料”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做覆杯实验时,杯子向各个方向转动不掉下来,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活动:“吸不出的饮料”,解释原因,如何能吸出?吸饮料时,无名英雄大气压在帮忙。学生组内设计实验,并相互交流。学生上台展示“覆杯实验”,“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喝饮料”学生上台“吸饮料”,吸不出,旋开瓶盖吸出饮料。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特点。实验过程老师可给于及时点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协作精神。大气压的测量过渡语:大气压到底有多大?请组内讨论实验方案,利用器材设计实验如何测量大气压的值。请学生简要叙述实验方案。对于好的设计予以充分的肯定。方案

11、一:利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的值;原理:p=F/S=FL/V方案二:利用吸盘测量大气压的值;原理:p=F/S=mg/S收集学生的测量结果,并记录。利用空盒气压计现场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和学生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误差原因。并讨论改进方法。学生思考问题,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叙述实验方案。学生互助协作完成大气压的值的测量。展示测量结果。 组内讨论误差成因,如何改进,并展示。教师可通过实验原理:p=F/S,给于必要的点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伸出手,感受大气压有多大?此时你的手掌上相当于站着一个140斤的人,感受到了吗?为什么?图片: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

12、没把房屋压塌?若把房屋密封并向外抽气,会发生什么现象?生活中有相关现象吗? 学生伸出手掌,没有感受到,回答原因:手掌上、下有相同的大气压抵消了。 屋顶上下有相等的大气压。 房屋被压塌。 饮料盒被“吸瘪了”。 培养学生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大气压的应用 展示瓷砖,如何能方便的移动瓷砖?教师展示自制吸盘把手,活动自如的移动吸盘。 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图片:吸盘吸钢板、蜘蛛侠。 注射器吸出液体给我们什么启示?展示活塞式抽水机的抽水过程,引导学生解释原因。图片展示:动物身上的马德堡半球,大气压与航天服。 介绍“联盟11号”飞船的事故。 总结:学好物理,共创美好生活。 利用吸盘,学生上台展示,吸盘吸起了瓷砖。

13、 学生回答问题:活塞下部是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是被压出。了解自然界的大气压现象, 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精神。 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意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和科学的严肃、严谨。总结升华请同学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同时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的知识结构图(板书),对于学生认识不足的地方,教师精讲升华。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作业布置1、 查阅资料,了解“托里拆利实验”2、 思考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九、板书设计:10.3大气的压强(一)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二)大气压的测量(三)大气压的应用十、学习体会和反思 以分组实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探究大气压的特点,避免了教师演示实验的弊端,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学生通过实验对光的折射认识较深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课堂效果较好。对学生的展示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予以能及时、客观的、激励性的评价,有效地组织课堂。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实验和讨论环节的时间,要有更多的合理的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