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教学论文.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093197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教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教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教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教学论文.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 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1、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

2、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如农村小学学生自编的数学童谣一、二、三、四、五、六,我们共同来努力,七、八、九,我们共同来研究。 2、 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从而力求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 3、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