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097590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腊月”、“初旬”、“蒜瓣”、“杂拌儿”、“逛庙会”、“娴熟”、“零七碎八”、“万象更新”、“截然不同”、“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小组学习表格。2要求学生或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询问身边长辈,了解各地春节习俗。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了解单元内容,清楚单元知识要点。2能正确读写“腊月”、“初旬”、“蒜瓣”、“杂拌儿”、“逛庙会”、“娴熟”、 “零七碎八”、“万象更新”、

2、“截然不同”、“张灯结彩”等词语。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习俗及文章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23页,轻声读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说明 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让我们再读读本组课文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说明 整体感知单

3、元部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从而尽快了解教学重点,便于以后的学习。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1) 教师板书:春节 这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每当这时候,不管你身处何地,都会千方百计回家,因为这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一个团圆的节日。请问,你们今年是怎么过春节的?说明 借此引导学生回味春节,感受春节热烈气氛,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北京的 那么老北京人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老舍先生的笔触去深入了解一番。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遇到多音字或吃不准的字不妨查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语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例

4、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 媒体出示:反馈练习:(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打上“”。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n ji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多数铺(p p)户在正(zhn zhn)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 糖形或长方形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n nin)。 这是用花生、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n huo)成的。 北京虽是城市,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q q)过年,而且过得分(fn fn)外热闹。(2)理解词语。娴熟(熟练。)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

5、: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说明 加强字词句练习,帮助学生能正确朗读全文。2、再次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文中打上问号,等会儿提出来。(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老北京人过春节非常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预设: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媒体出示)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

6、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预设: 空竹:(媒体出示)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说明 在学习中应自始自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及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7、。三、研读课文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呢?默读全文,请用“”划出有关句子。媒体出示: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小结:由此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这两句话相互照应,文章结构因此显得完整,浑然一体。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1)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同桌合作,把文中写到的时间和风俗习惯分别填在表格中。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过小

8、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东西备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初六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2)媒体出示表格,学生校对。说明 “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学生填得全面细致,只要大致意思一样即可,表格内容仅供参考。(3)根据这张表格,你们发现课文是按怎样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3分清详略,了解写作方法。(1)分清详略:这么多内容,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4. 教师小结:这四天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品味。四、复习巩固读读词语,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音:间断 铺户 正月 掺和 一齐 又甜又黏五、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