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099173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有理数教学设计 数轴 一、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个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日常生活中带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类比得到数轴的概念,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学生领悟分类思想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

2、解不一定很深刻,很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因为七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个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使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设计思想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3、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能够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实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对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有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准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

4、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 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 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2、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因为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 到和谐美的享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准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六、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准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准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

5、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2、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 定 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三要素 原 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应 用 数形结合 七、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

6、:动手画数轴,动脑概括数轴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三角板 十、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1) 问题1:三个温度计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生:2,5,0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个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师:我们能否用类似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师: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

7、的内容数轴(板书课题) 师: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能够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 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 (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择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师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

8、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2)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4)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 原点向左1.5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都画出什么?然后归纳出数轴的定义 师: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 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

9、?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概括表达”体现知识的形成是从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水平 师生同步画数轴,学生概括数轴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1.5,-2.2,-2.5, , ,0. 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 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4) (1)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对不对?为什么? (2)下

10、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数轴的概念 十一、小结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准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十二、课后练习 习题1.2第2题 十三、教学反思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也体出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到抽象概括的理解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