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00092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鸟的天堂》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白茫茫、规律、缝隙、静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引趣。1、播放一首小鸟叫声的音乐,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2、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文章。(板

2、书:鸟的天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2、检查反馈。(1)学习字词。(2)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3)个别读课文,通过读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有关资料。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2、检查反馈。(1)“榕树”和“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特别喜欢的语句就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2)根据读文理清段落。第一部分(14段):写“我们”出去游玩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第二部分(59段):写第一次经过

3、“鸟的天堂”近看大榕树的情景。第三部分(1013段):写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群鸟欢腾的景象。第四部分(14段):写“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通读课文,感受情趣。1、轻声读课文,思考: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榕树的静态美和百鸟齐飞的动态美。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设疑启思。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2、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不加引号呢?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让我们再次通过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精读理解,体会情感。1、自

4、由朗读课文,仔细品读描写大榕树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全班交流:(1)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呢?你读懂了写榕树的哪些词句或内容?(2)写榕树“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3)在这个部分,作者通过榕树的枝、干、根、叶写了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那静静的样子,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2、看着这株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鸟的天堂里怎么会一只鸟也没有?)可是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后他又有什么感受?(感到一点留恋。)作者的感受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两次看到的情景如此不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一画,并在旁边注上批注。三、熟读课文

5、,体会写法。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有关内容,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有关语段,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快速默读课文。(1)思考:“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意思。(2)讨论: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2、反馈交流。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4、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查找的资料,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5、小结: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我们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