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同步练习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05240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同步练习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逶(y奬plain)磅(b嶾plain)难()()横()()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磅礴: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2、,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5分) 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4分)第二部分: (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4分) 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

3、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12.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14.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既不悲秋、慨叹人生之无常,也不颂秋、盛赞人生的收

4、获与成熟,而是表达一种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的态度。B.诗中用“落叶”来形象地表明人生的聚散离合非常自然,常见,无须追悔,不必怨恨。C、诗的二、三两节抒发了诗人由悲哀到快乐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澜。D.这首诗的亮点在第三节的“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意在说明生活中既有美好的记忆,又会不断出现新的内容。15、片断写作练习:(40分)毛泽东的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无不体现这种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他们的眼里,弯曲绵延的五岭像小河里的鳞波细浪,在他们的脚下,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像滚动的泥丸。发挥你的想象,写一个片断描写,表

5、现红军战士趟细浪、走泥丸时的精神风貌。1.略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充分表达了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意近即可)4.略5.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欢悦。6.五幅“征难图”:(1)腾跃五岭(2)疾跨乌蒙(3)巧渡金沙(4)飞夺卢定桥(5)喜踏岷山雪;第二问略7.略8.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眼:“不怕”。9.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用字的赏析。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10.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11.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12.13、落叶;“金色的小船”“淡淡的初霜”。14、C15、略资料来源: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