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08109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8、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 (播放课文朗读课件)边听边看边回忆:课文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课文描写了夏天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轻轻的去读课文1、2、3自然段,看看雷雨前出现了什么与平时不同的现象。2、学生交流:生1:乌云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老师请你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看到了什么?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来做

2、做压的动作,(指名,哦,我发现了你很用力地往下按,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而我们书中说的压是逼近,是越来越近,(播放动画)当黑沉沉的乌云布满天空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向着大地,向着我们一步步地逼近,孩子们,抬起头,如果满天的乌云像一只大手压下来,什么感受?(指名说,指名读)齐读(树上的叶子,蝉那时,一丝风天气又闷)是的,雨前的天气又闷又热,你还找到了什么不一样的现象生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雷雨前最让人害怕的就是电闪雷鸣,更何况这时候闪电雷声)(引读两次)生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如果他没说出这句话,我就说:哦,你找到了课文的

3、第二自然段,我们一起读)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一阵大风,哎,小朋友,你能哪儿看出这阵风大呢?(蜘蛛、乱摆)哦,小朋友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是一棵棵小树,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吹狂风吹停,孩子们,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感受读出来。(指名读)嗯,老师觉得这风还不够急,小树都还没乱摆起来呢,再读。从你们急促的声音,我感到一场大风就要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读)你知道蜘蛛是怎样从网上下来的吗?(吐一根丝从网上挂下来。而且是很快的滑下来)那能不能说蜘蛛是从网上爬下来呢?比较: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小结:小作者的一个垂字

4、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自己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提问:课文一、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分别写了什么?生答师板书。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齐读)(二)学习雷雨中(播放课件)听,雨下起来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呢?交流:生1:这是一场大雨(你呢?你呢)师:那从哪儿能够看出雨大呢?赶紧去读读课文4、5、6,让老师听听,谁体会到的雨最大。(自由读)让老师来听听,你从哪儿体会到的雨有多大?生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哎,老师注意到这有三个雨声,你再读给大家听听看,你的

5、雨下得真大!生2:你会怎么读这三个字呢?()你的雨下得真急!生3:你呢?()这雨下得又急又猛!我们一起来,老师说雨下起来了,(雨下起来了,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了,)是的,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小朋友们,我们躲在房子里,往窗外望去,树房子小山一切的景物好大的雨呀!(一起读4、5)过渡:逐步的,逐步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一场大雨,逐步的小了,这大小,你有信心把这变化读好吗?我们试试(连读)(三)学习雷雨后(播放课件)看,雨停了,天亮起来了,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听老师读课文,你一边听一边想,你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1、学生交流:彩虹、像什么呢?蝉叫了,你听,它在叫什么?在说什么?蜘蛛又坐在网上,雨前,你吓得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现在,你舒舒服服地坐在网上,在做什么?2、好美!谁能把这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吧!(指名读)齐读三、总结: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小作者通过他细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了下来。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只有雨后的景色美,早晨、傍晚的景色也很迷人,一场雪、一场春雨都很有韵味,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的很多奇妙之处,而把这些观察到的写下来,你就是生活中有心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