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说课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08124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说课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压强说课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压强说课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压强说课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强说课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说课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1 压强 说课稿尊敬的老师、领导:大家好!我叫吴凤宇,来自许家沟乡一中,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压强。教材分析压强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 “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两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力与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为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的压强作必要的准备,起着统领全章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方向、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知道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和压强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及交流合作

2、团队意识。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教法与学法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节的学习作好了准备,因此我大胆放手,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思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启发式教学,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太成熟,我应用多媒体动画、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进行实验,参与讨论,探索规律,得出结论,进而获得知识。下面为大家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首先通过生活中的现象,简单演示,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体现了从生活走

3、向物理的教学理念,然后出示学习目标,让学习知道本节要学习的内容。二、研究发现,探索新知1、压力的有关知识从以下方面进行学习(1)建立概念虽然生活中常用到“压力”这个词,但学生对“什么是压力及压力的方向”还没有确切的认识。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实物图,根据第五章学的力学的知识,画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找出共同点,归纳出压力概念及方向并板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概括的学习能力。又通过一些练习,加来深学生理解。 (2)深化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这是本节的难点)由于重力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就是重力,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用多媒体出示一实物图上有两个力,让学生分辨各是什么力,引入压力与重力这个知识点

4、,简单分析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又通过小练习,分别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进行分析比较,多媒体展示用表格形式总结压力和重力的区别的联系,为理解压力效果作好铺垫,突破了难点。(3) 感受压力效果 实验探究(4) 先用课件出示两手指同时压铅笔的两端的图片,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这个知识点,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按第一章学的科学探究方法的步骤来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设计,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并完成表格。实验记录单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方案应控制_不变,改变_看压力的效果是否发生

5、变化。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方法(用文字或图形表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空瓶放海绵上与瓶子装满水放海绵上对比。实验二:装满水的瓶子底压海绵与倒着压海绵的对比。在设计实验时,涉及了多个变量,提示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不受器材的限制。在进行实验时,及时让学生收集数据填写实验单,并让学生上前演示讲解他的实验过程,共同分析,相互学习,更快更准的得出结论,体验成功快乐。实验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压强有关知识(本节重点)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压强来表示,引出压强这个物理名词,通过回忆速度定义的提出,引导学生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了压强的概念、单位,再共同分析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并用多媒体展示板书。为了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及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分析学习,在做题过程中,强调单位要一致、找出正确的受力面积和压力,还要注意解题规范。又设计了小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上前展示、讲解,进行评价,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检验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又一次突出本节重点。三、总结反思,提高认识通过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四、回归生活,能力提升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现象,课下主动预习下节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