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08183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教学目的 1.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亡;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2、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2、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二、解题 1.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

3、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不过,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2.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邹忌不但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

4、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1.初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气、句读。 2.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实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 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 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

5、“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3.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 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问题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1.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明确: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3.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三、把握特点,协助记忆文本 明确: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三问、三答 邹忌进谏齐王纳谏 妻私我三思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三比朝廷大臣畏王 客求我四境之内求王 三赏面刺上赏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小-大 家事-国事

7、三变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战胜于朝廷 四、学生六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分角色朗读,更有利于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人分别朗读:邹忌、妻、妾、客、齐王以及旁白。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值得品味外,邹忌进谏的话语同样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朗读时应根据每个人物的不同心理读出相对应的语调。六人能够轮换角色多读几遍,以至成诵。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分小组讨论、指导修改剧本 明确:1.场次(同时理清了思路):第一场,问美比美,反思感悟;第二场,邹忌劝谏,齐王纳谏;第三场,门庭若市,战胜朝廷。 2.人物(人物外貌的语

8、言):邹忌(修长,形貌),妻,妾,客人,徐公,齐王。 3.语言(学习语言与人物身份的关系):妻、妾、客语言的细微变化。(体会语言)邹忌思考的语言语气;邹忌上奏的语气;齐王下令的语气。 4.文章中哪些地方在表演时还需要注意,如何理解? 比如:“孰视之”“暮寝而思之”“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如何表演?邹忌反思的内容是出声还是不出声,语气如何把握?哪些地方需要增加内容?等等。 三、每个小组推荐一篇优秀剧本,上台表演 四、可组织几个学生评委,当场评出表演最优秀的一个小组 五、作业 1.背译全文,增加积累。 2.拓展延伸: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相关讽谏的故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

9、中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剧 第一幕 人物:邹忌邹妻邹妾客人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相国府邸 (旁白:早晨,阳光明媚,齐国相国邹忌一大早就起床,正在整理衣冠。只见他身高八尺多,脸色白皙,容光焕发) 邹忌(整理一下襟袖,打量着镜中的影象):我邹忌年过半百,风采依旧,哈哈! 邹妻(上来了,福了一福):相公,该用早餐了。 邹忌:哦,知道了。 邹忌(在镜前转了一圈):爱妻,你看一看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更帅呢? 邹妻(细细打量了一番,充满爱意相公风度翩翩,那徐公怎么能够与你相提并论呢! 邹妾(向二人福了一福):老爷,夫人,早餐准备周

10、全了,请用膳吧! 邹忌(凝视着镜中的自己,作沉思状):爱姬,你来得正好!快,看一看老夫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漂亮? 邹妾(瞧了瞧邹忌,又瞧了瞧邹妻,低着头,怯生生):老爷,徐公怎么能够与你相比呢! 邹忌(双手理着髯须,大笑):哈哈哈!用餐去!(众人下场) (旁白:第二天,依旧是艳阳高照,邹忌正在会客厅上) 客人(鞠躬,抱拳):相国大人久等啦,下官许伟给大人请安! 邹忌(抱拳,还礼):不知许大人登临敝府,有何见教?! 客人(又鞠了一躬,毕恭毕敬)下官蒙大王恩典,相国大人抬举,被派往南方任职,特来辞别!并聆听大人教诲! 邹忌(右手理着髯须,赞许地笑着):好好!贤侄应该恪尽职守,为大王效力!许大人与徐

11、公是老交情,你看看我与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客人(在邹忌周围转了一圈,谄笑):相国大人是齐国男子的典范,而今风度依旧,更添几多成熟韵味。徐公远远比不上您的美丽啊! 邹忌(自得状):哪里哪里!贤侄太抬爱了!哈哈!(二人下场) (旁白:又过了一天,邹忌独自一人倚在寝室) 邹忌(自言自语):今天徐公来访,老夫仔细打量一番,自以为不如他美,照着镜子再细细比较一番,发觉自己的容貌与他相比差多了! 邹忌(作不解状):为什么老夫的爱妻、爱姬与许大人都称赞我比徐公美呢? 邹忌(作大悟状):爱妻赞美老夫,是偏爱我;爱妾赞美老夫,是怕我怪罪;许伟那小子夸奖我,是对我有所求,拍马屁!一个人尚且如此受蒙蔽,国家更不用

12、说了。老夫得提醒大王一下!(邹忌下场) 第二幕 人物:齐威王邹忌侍从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齐王宫殿 (齐威王坐在龙椅上,侍从立在一旁,邹忌上) 邹忌:(行君臣之礼):启禀大王,臣邹忌有事启奏! 齐威王:好!邹爱卿平身!有事即使奏来就是! 邹忌:(站起身来):谢大王!老臣的确明白自己比不上徐公漂亮。我的夫人偏爱我,我的爱妾怕我怪罪,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齐威王(倚在龙椅上,大笑):呵呵!孤还以为是什么国家大事呢?!原来是爱卿的家事!哈哈! 邹忌(神态严肃,上前一步):不,大王明鉴!这不但仅老臣的家事,这是关系到齐国兴衰胜败的大事! 齐威王(从龙椅上站起,诧异):哦,孤洗耳

13、恭听,相国请讲明白些! 邹忌(正色):老臣一个人尚且受到如此蒙蔽,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拥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嫔妃及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之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全国境内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大王。这样看来,大王所受到的蒙蔽很深啊!(划线处可用原文) 齐威王(频频点头):好!好!好!邹爱卿言之有理! 齐威王(拟写诏书):来啊,传孤旨意从今日起,无论大臣、差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授予上等的奖赏;上书谏寡人的,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众场合批评指出朝政的过失,让寡人听到的,授予下等的奖赏! 邹忌、侍从(鞠躬):大王英明!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威王(喜笑颜开):众爱卿平身!退朝!(众人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