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13327 上传时间:2021-07-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设计【课题】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 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与力、 重力、 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 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是轮船、 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 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3教材的编写思路: 教材首先基于学生已有知

2、识和经验,以一个引导性问题直接引入主题, 然后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此基础上,教材在“你知道吗”栏目中给出了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来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最后,教材为了让学生明确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意义和价值, 专门安排了浮沉条件的五个应用实例,即轮船、潜水艇、热气球、密度计与飞艇。4. 教材的特点: 第一,注意纠正学生有关浮沉条件的错误观念;第二,注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形成过程, 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注意了学生物理学习的差异性, 加强了内容的选择性; 第四, 突出浮沉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5教材处理: (1)鉴于本节内容的综合性、资源的丰富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同

3、时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本节内容宜分两部分来处理: 一是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探究物体密度、液体密度和物体浮沉的关系。本教学设计只涉及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作为下一课时的内容。( 2)充分地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 有机地融入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得问题更加直观,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的兴趣: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等相关的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

4、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3. 学生的认识特点: 一方面,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一些有关浮沉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 他们对物体的浮沉现象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 (其中最典型的是:有的学生会认为“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并不了解浮沉的实质,也不能理性地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际的浮沉问题。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切入点, 通过逐步引导, 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本质、 正确的认识。在解释潜水艇和浮筒的浮沉原理时, 由于学生不知道它们的结构特点,所以感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运用动画、图片等,向学生介绍其结构特点

5、,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2)了解轮船、潜水艇浮沉的工作原理;(3)应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师生互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轮船、潜水艇的浮沉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2)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通过新闻时事和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物理的情感;【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运用物体的浮沉条

6、件,解释轮船、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 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有效的设问引导,让学生亲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综合应用实验演示、讲授、谈话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学生对浮沉现象认识的前概念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以及协作精神、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水槽、

7、烧杯、水、小铁块、木块、细线、塑料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知识梳理,明确目标 举生活中的例子:轮船很重,但它 用生活的例子为 什 么 能 浮 在 水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由一个例子引入课题; 紧张有上?学习兴趣。序地朗读引导学生自由 让学生明确本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读“知识梳理”提,问: 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本节课 要解决 哪几 思考 要掌握的知识点个问题?回答【自主学习一之自学】 引导学生回顾: 知识准备,为接漂浮、悬浮和上浮与 下来的学习提供知让学生回顾物体在液体中的 回顾 下沉。 识基础。几种常见状态: 漂浮、悬浮、下沉、思考 上浮,提

8、问学生,为什么不同的物 提问学生: 为什体放到液体中会有不同的状态? 么不同 的物体 放到 自学液体中 会有不 同的阅读课本 80 页内容,找出学引导学生自学,案上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出来, 3 分状态? 独立完成 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钟后提问。 习题 问题。阅读课本 80 页内容,找出学案上问题的答 案并圈 画出来,3 分钟后提问 。提问 1 号学生,【自主学习一之反馈矫正】1.当 F 浮 G 物了解学生的自时,上浮; 2.当 F学效果,可促使学生 提问反馈,点名提问学生,了思考浮 G 物时,下沉;解学生自学效果, 紧张有序地自学回答 3.当F 浮 G 物时,悬浮或者漂浮提问 2 号学生,引导学生

9、思维: 让学生对物体思考进行受力分析,培养 从受力分析角度探 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分析讨问题。力。1. 先让学生对下回答利用多媒体 课提问反馈,引导学生从受力分 沉、悬浮和上浮物体件 解释物体的 浮沉析角度,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条件, 将抽象的物理情 境清晰地展 现出 2.用多媒体演示受来,有利于让学生的 力分析过程, 引导学 把 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解生分 步对物 体进行理性认识。受力分析。 记忆3.总结出物体下沉与上浮条件。 通过总结让 学【总结规律】生 对物体的浮 沉条师生共同得出物体的下沉与 总结 件有系统的了解。上浮条件:引导学生概括 思考通过记忆后 进下沉:F 浮G论

10、。对 物体浮沉条 件的漂浮:F 浮=G记忆认识。悬浮:F 浮=G反馈提问学生: 【自主学习二】 怎样使密度大 引导思考的 方一、轮船于水的 物体能 够漂 向:轮船浮沉原理浮在水面上呢? 要用密度大 于对两个小实验 水 的材料制成 能够 进行探究 漂 浮在水面上 的物由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1)怎样使橡皮泥体,可以把它做成空 思考考,探究,总结出轮船的浮沉原理漂浮在水面上? 心的的, 以使它排开分析(2)挤瘪的空牙膏更多的水, 从而增大回答袋和 撑开的 空牙膏 可以利用的浮力。袋实验 提示学生: 潜水艇的浮 沉二、分析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潜水艇能自由 与 潜水艇 的结 构有 思考1.引导学生运

11、用物体的浮沉条 的浮沉, 要得益于潜 密切联系。 潜水艇的件来解释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回答水艇的 特殊构 造 结 构使得其能 通过潜 水艇有 两个储 充 水和排水来 调节水仓,储水仓能自由 自身重量。 这样学生地进行充水和排水, 就 不会漫无目 的地从而改 变潜水 艇自 互相讨论, 思考。身的重量 交流想法 通过老师一 步步的引导, 提高学生2.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共领悟的逻辑推理能力; 并同分析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回答让学生分组讨 将 规律教学导 入应论。 用阶段, 培养学生学 记忆结合板书和动 以致用的能力, 让学画,分析潜水艇的浮 生 感受到物理 的科沉原理。 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分组讨论,

12、培 养学生的交 流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气球和飞艇 结合图片和动 引导学生理 解结合图片和动画, 引导学生理 画,引导学生理解氢 氢气球、 热气球和飞思考 解氢气球、 热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 气球、热气球和飞艇艇的浮沉原理: (1)理。 的浮沉原理。 氢气球、 热气球和飞艇 内充有密度 小于回答空气的气体氢气、热空气、氦气等。(2)原理:利用空气的浮力, 通过改变自 身体积来实 现上升和下降的。 引导学生理解四、密度计密度计的浮沉原理:思考结合图片和动 密度计漂浮在液面画,引导学生理解密结合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理 回答 上时,浮力等于重度计的浮沉原理。解密度计的浮沉原理。 力。要求学生合上【达标检测】 对本节课内容课本,8 分钟时间,进行检测,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检测,了独立完成 学案上达 的掌握情况, 方便堂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方便堂清标检测部分, 下课后 独立做题清上交。【课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