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16447 上传时间:2021-07-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论与编码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O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名称班级教师称教材学院(系、部)系(教研室或实验室) 课程授课主讲职使用信电学院通信与信息技术系信息论与编码060421-2毛淑华助教信息论与编码东华理工大学教务处制课程概况课程 名称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编号01471611总计:46学时 讲课:36学时 实验:10学时 上机:学时学分3类别必修课(J) 选修课()理论课() 实验课()任课 教师毛淑华职称助教课象 授对专业班级:060421-2共 2 个班本材主参资 基教和要考料1、基本教材:曹雪虹.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该教材被认定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信息与通信工

2、程系 列教材。2、主要参考资料:1信息论与编码.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姜丹编,20022编码理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田丽华著,20033信息处理与编码.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吴伟陵著,200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掌握信息论中的一些基本术 语,着重掌握几种重要的编译码原理与实现方法,理解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与 密码在通信系统中的目的和作用,学会在不同要求条件下,能合理选择编码类 型和设计编译码器,并为学习其他通信理论课程打下基础。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信道编词中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的基本原理、编码方法及译码方法。2、教学难点:各种信源燃和互信息的计算、信源编

3、码基本原理、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译码、DES密码算法、R S A密码体制。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周周2第12节课次1授课方式 (请打V)理论课口/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绪论1.1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 1.2通信系统的模型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程开设的目的,熟悉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 要求感性认识。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信息的基本概念、一般通信系统模型。难点:消息、信号、信

4、息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开场白:作为第一堂课,首先进行简单大方的自我介绍,教材 与参考资料的选用,对学生的要求及考试的形式。(5)(二)课程导入:以举例、提问的方式讨论什么是信息?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再引入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 学习方法。(5)(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1.1 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35)1.1.1 信息的概念(25)信息、消息与信号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1.2 信息论研究的主要内容(15)信息论的基础理论,又称香农信息理论1.2 一般通信系统模型(30)解释各种通信系统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总 结分

5、析教学手段 为课堂讲授,为 激发学生的主 动学习热情和 兴趣,在教学中 通过例举具体 的应用实例和 适当的加入课 堂提问与多媒 体教学手段演 示学习内容,力口 深学生理解。作业和思考题:通信系统包括的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作用。课后小结:作为首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很重要,后将进一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 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素养。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周周四第34节课次2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1 信源的描述与分类上一课次教学内容提要 信息的概念,通信系

6、统一般模型。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信源的分类及其描述方法,熟悉离散信源的概率空间描 述,掌握齐次、遍历马尔可夫信源的概念,会用状态转移概率求稳态分布概率。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信源的描述与分类难点:齐次、遍历马尔可夫信源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一般通信系统模型(5)通过举例(二)课程导入:上节中了解到通信系统中产生消息的源称为信源,提问的方式引那么信源输出的各类消息如何用数学知识进行描述。(10)导学生重点掌(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握信源的描述2.1.信源的描述与分类方法及其相关2.1.1无记

7、忆信源:定义,描述方法。(25)计算。2.1.2 有记忆信源:定义,描述方法。(15)2.1.3 马尔可夫信源(35)状态转移矩阵、符号转移矩阵,状态流图,稳态分布概 率(重点分析状态流图,能够计算马尔可夫信源的稳态 分布概率)作业和思考题:课本P41 :2-1、2-2马尔可夫信源的相关计算。课后小结:今后授课中多以提问或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2周周二第12节课次3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2离散信源精和互信息2.2.1 自信息量2.2.2信源熠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

8、提要信源的数学模型(矢量与概率空间),马尔可夫信源(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符号条件概率转移矩阵、稳态分布概率的计算1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的度量问题,熟悉信源不确定度和平均不确定度与自信息量和信息焙的关系。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自信息量和信源精的计算难点:离散信源精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信源的数学描述问题(5)(二)课程导入:上次课中讨论了信源的数学描述问题,那么信源发 出一个符号,收信者能够获得多少信息量? (104)(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2.2.1 1自信息量(35)随机事件的不确定度

9、在数量上等于它的自信息量。两者单 位相同,但是含义不同。内容包含单个符号自信息量、联合自信息量、条件自信息量。2.2.2 信源精(45)通过例子引出信源精的概念信源精表征信源输出前,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内容包含离散信源烯、条件精和联合焙通过多媒 体手段丰富平 淡知识的讲解。 同时结合举例 和提问的方式 让大家重点掌 握自信息量和 信源燔的计算。作业和思考题:自信息量和信源精的计算2-12.课后小结:概念较多,讲解注重各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2周周四第34节课次4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

10、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2、3互信息2、2、4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2、2、5嫡的性质上一课次教学内容提要 自信息量和信源牖的概念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处理中信息的不增性原理,熟悉互信息、噪声嫡和疑义度的概念,重点掌握体现互信息与焰的关系的维拉图和嫡的性质。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互信息、噪声嫡、疑义度、维拉图和嫡的性质难点:互信息、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自信息和信源增的概念。(51)(二)课程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探讨经过一次通信,收发能 够获得的信息量是多少?(5

11、)(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2、2、3 互信息(35)互信息的定义和物理意义,从而引入的疑义度和噪声烯的 概念。2、2、4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15)当消息通过多级处理器时,随着处理器数目的增多,输 入消息与输出消息之间的平均互信息量趋于变小。2、2、5烯的性质(30)非负性、对称性、确定性、香浓辅助定理、最大精定理 及维拉图提问、举 例、多媒体演示 等多种手段相 结合,充分调到 学生的积极性 和思维能动性。 尤其对于教学 重点、难点部 分,通过实例讲 解、加深学生理 解和掌握。作业和思考题:互信息量和各种精的计算。课后小结:通过例子的讲解,加强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理解巩固。信息论与编码

12、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3周周二第12节课次5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口 J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3离散序列信源焙2、4连续信源牖和互信息2.5冗余度上一课次教学内容提要 互信息、疑义度和噪声牖的概念、维拉图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离散序列信源崎的计算;熟悉连续信源牖和互信息和冗余度的概念;重点掌握马尔可夫信源的信源嫡的计算。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马尔可夫信源的信源精难点: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嫡、连续信源精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维拉图(5)(二)

13、课程导入:我们已经掌握单符号离散信源精,那么离散符号序列信源牖和连续信源烯如何度量呢?(5)(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1.1.1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嫡(15)平均每个符号嫡等于单个符号信源的符号嫡。2、3、2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嫡(25)引入条件牖的概念,重点讲解离散平稳序列信源燃的性质,在实 际应用中常取条件烯作为极限精的近视值。2.4 连续信源牖和互信息(30)连续信源精和互信息的概念,明确相对精的含义。注意离散信 源精与连续信源精之间的区别与连续。重点讲解最大烯定理。2.5 冗余度(15* )冗余度产生的原因和正义,及信息效率的概念。通过多媒 体手段演示和 结合举例讨论 的方式让大

14、家 重点掌握马尔 可夫信源嫡的 计算,熟悉冗余 度的概念。作业和思考题:2-32、 2-33课后小结:基本达到本课次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以后授课中尽量多留点学生讨论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3周周四第34节课次6授课方式(请打J)理论课口讨论课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3.1信道与信道容量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离散序列信源崎、连续信源牖及最大熠定理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授课,要求学生了解信道的分类,熟悉信道的表示参数,掌握各种离散单个符号信道的信道容量的计算。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离散单个符号信

15、道及其容量难点:信道容量的计算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 论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运用多 媒体教学手段 演示学习内容 及参考,加强学 生对知识的理 解与掌握。(-)知识回顾:连续信源和离散序列信源精。(5)(二)课程导入:信道是构成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最关心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信道的信息量最大。(10)讲授内容:3、1信道的分类和表示参数(30)信道模型:引入信道转移概率矩阵1、二进制对称信道2、一般离散无记忆信道3、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4、波形信道3.2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1、无干扰离散信道(25)分三种:无噪无损信道、有噪无损信道、无噪有损信

16、道2、对称DMC信道(20)注重信道的定义,转移概率矩阵的特征,及信道容量的求解。作业和思考题:信道容量的计算。课后小结:基本达到本课次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以后授课中尽量多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高教学 效果。信息论与编码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4周周2 第12节课次7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3.2.3准对称DMC信道3.2.4 一般DMC信道3.3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3.4连续信道及其容量3.5信源与信道的匹配上一课次教学内容提要 无干扰离散信道和对称DMC信道的特征与容量的计算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

17、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源与信道匹配的思想;熟悉准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及 连续加性信道的信道容量的计算;重点掌握限时限频限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 道容量的计算。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限时限频限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道容量难点:限时限频限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道容量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无干扰离散信道和对称DMC信道的特征与容量的计 算(5,)(-)课程导入:离散信道的特殊情况卜容量的度量很容易求解.那么 对于一般离散无记忆和连续信道、容量又如何度量?)(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1.1.3 准对称DMC信道(15)1.1.

18、4 一般 DMC 信道(10)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25)与独立并联信道之间的联系3.4 连续信道及具容量(35)连续单符号加性信道,多维无记忆加性连续信道、限时限频限功率的加 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道容量、重点讲解香浓公式.3.5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10)符号匹配和信息匹配通过提问、 例举和讨论的 多种方式同时 充分利用多媒 体演示,让学生 更好地掌握和 理解理论知识.作业和思考题: 3-137,3-9课后小结:基本达到本课次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以后授课中尽量多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高教学 效果。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4周周四第34节课次8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

19、口习题课口其他口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信息率失真函数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信道容量的概念与计算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连续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的计算;熟悉信息率失真函数 的概念和性质;重点掌握信息率失真函数定义域的求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难点: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具定义域的求解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提问、举例、图片演示等 多种手段相结 合,充分调到学 生的积极性和 思维能动性。尤 其对于教学重 点、难点部分, 通过实例讲解、 提问讨论和课 后作业的方式, 加深学生的理 解。

20、(-)知识回顾:上次课中熟悉了信道容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5) (二)课程导入:当信源固定,平均互信息是转移概率的下凸函数, 存在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有什么物理含义呢?(10)(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4.1.1 真函数(15)失真矩阵的概念,与前面的转移概率矩阵相联系4.1.2 平均失真(15)与失真函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4、1.3信息率失真函数(201 )R(D)的概念及其物理含义,注重它与信道容量之间的区 别。4.1.4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201 )定义域的计算,和连续单调递减下凸函数。4.2.信息率失真函数的计算(10)了解几种特殊情况下的R(D)的表达式、有参量表达式 方法求解

21、R(D)的步骤作业和思考题:4-1、4-2。课后小结:基本达到本课次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以后授课中尽量多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加强师生 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5周周二第12节课次9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5.1编码的定义5.2无失真信源编码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本次课介绍编码的定义,要求学生理解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熟悉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的定义;重点掌握唯一可译码,即时码的判断依据和编码效率的求解。教学重点及

22、难点:重点:编码定理、码的类型判断难点:编码定理、唯一可译码的判断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信息论失真凶数的概念(5,)(-)课程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之间存在大量的冗余度,那么如何尽R1能减小这种冗余度,从而提高通信的有效性呢(5)(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5.1 编码的定义(35)信源编码模型、码的分类与判别、数码的概念5.2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长编码定理和变长编码定理的含义(20)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的求解(20)定长编码和变长编码的匕蹴(1。)教学过程 全部采用投影 仪等多媒体设 备,加强教学中 学生的感性和 直观认识;同 时,通过举例

23、和 提问让学生积 极思考,进一步 加深学生对重 点及难点部分 的认知和理解 能力。作业和思考题:5-1码的判断和编码效率的计算课后小结:授课内容1:酸枯燥平淡,今后注意讨论用途和解题方法,来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5周周四第34节课次10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口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523最佳变长编码上一课次教学内容提要定长和变长编码定理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本次课介绍几种常用变长编码方法的定义,要求学生理解变长编码的特点;熟悉香农、费诺和哈夫曼编码方法和步骤;重点掌握哈夫曼编

24、码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哈夫曼编码难点:哈夫曼编码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定长和变长编码定埋(5l)(二)课程导入:信源编码定理告诉我们平均码长与信源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指出了 R以通过编码使平均码长达到极限值,都是不知 道具体的码的构造方法,那么如何来实现和构造这种编码呢? (叫(三)讲授内容:本次专题1、香农编码方法(15)编码方法、步骤、特点。2、费诺编码(20*)编码方法、步骤、特点。3、哈夫曼编码(40)编码方法、步骤、特点。4、几种编码方法的比较和总结(10)教学过程 全部采用投影 仪等多媒体设 备,加强教学中 学生的感性和 直观认识;同

25、 时,通过举例和 提问让学生积 极思考,进一步 加深学生对重 点及难点部分 的认知和理解 能力。作业和思考题: 5-12课后小结:授课内容比较枯燥平淡,今后注意讨论用途和解题方法,来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6周周二第12节课次11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口/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安一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5.3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5、4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上一课次教学内容提要 香农、费诺和哈夫曼编码方法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和现实意义;熟悉游程编码和算法编码方法和应

26、用价值;重点掌握算术编码过程。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算术编码难点:算术编码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二种尢失真编码月法。(51)通过提问、(-)课程导入:限失真信源编码存在的必要和现实意义。(10)例举和讨论的(-)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多种方式,同时5、3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15)充分利用多媒定理告诉我们存在这样的码,信息率的压缩程度体优势演示不5.4.1游程编码(20)同不同编码方编码方法与应用法步骤,引导学5、4、2算术编码(40)生对编码思想思想、方法、编码步骤5、4、3几种编码方法的比较与总结(10)的理解与掌握。作业和思考题:课后小结:授课内容

27、比较枯燥平淡,今后注意讨论用途和解题方法,来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7周周六第34节课次12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口丁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1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6.2.1纠错编码的基本思路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信源编码方法总结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纠错编码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熟悉参错类型和参错控制方法;重点掌握信道编码定理。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信道编码定理难点:信道编码定理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的信源编码

28、方法回顾(5)(-)课程导入: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通信的有效性,所以又称纠错编码。如何进行纠错编译码呢? (104)(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6.1.1 参错和参错控制系统分类(15)参错图样的概念和几种几种参错控制方法。6.1.2 矢量空间和码空间(20)码空间的概念,从而引出纠错码编码的任务。6.1.3 随机编码(15)平均参错概率的概念6.1.4 信道编码定理(15)理解定理描述的含义6.2纠错编码的基本思路(20)从平均参错概率函数引出纠错编码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方法。教学手段 为课堂讲授,主 要采用多媒体 教学手段,同时 辅以提问、例举 等多种手段相 结合,充分调到 学生的积极性

29、 和思维能动性, 加深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作业和思考题:课后小结:本章是教学重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多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8周周二第12节课次13授课方式(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2.2译码方法6.3线性分组码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方法;重点掌握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校验矩画口标准阵列译码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伴随式和标准阵列译码难点:伴随式

30、?口标准阵列译码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加深理解。(5,)(二)课程导入:矢量空间与码空间的关系,引出线性分组码的构造思路(10)(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6.2.2译码方法(15,)理解最大似然译码和最小距离译码的概念和思想。6.3.1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30)1、生成矩B转口校验矩阵的概念及其关系2、系统码和非系统码的概念3、编码器电原理图的画法。6.3.2伴随式和标准阵列译码(40)1、伴随式的概念2.标准阵列译码表的构造方法3、利用标准阵列译码表进行正确译码的方法教学手段 为课堂讲授,主 要采用多

31、媒体 教学手段,同时 辅以提问、例举 等多种手段相 结合,充分调到 学生的积极性 和思维能动性, 加深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作业和思考题:6-3、 6-5课后小结:本章是教学重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多留点 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8周周四第34节课次14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3.5循环码6.3.7分组码的扩展、缩短和循环冗余校验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方法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

32、解循坏冗余校验码的概念;熟悉循环码的编码原理。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循环码编码器电原理图难点:循环码编码器电原理图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原理(5)教学手段(二)课程导入:线性分组码的特性:循环性(10)为课堂讲授,主(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要采用多媒体6.3.5循坏码教学手段,同时码多项式、生成多项式(30)系统循环码的构造方法(10)及其电辅以提问、例举原理图(201 )等多种手段相6.3.7分组码的扩展、循短和循环冗余校验(20)结合,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业和思考题:无课后小结:本章是教学

33、重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多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薪翥授课时间第9周周二第12节课次15授课方式 (请打J)理论课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4.1卷积码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循环码编码原理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熟悉卷积码的编码方法;掌握生成多项式,状态流图、网格图和 信号流图的描述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状态流图、网格图难点:信号流图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循环码编码原理。(5

34、)(二)课程导入:前面讲授的分组码均未考虑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若考虑相关性从而来提高译码纠错能力,引进了卷积码。(10)(三)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6.4.1卷积码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基本概念和编码器电原理图(25)描述方法:生成矩阵和多项式矩阵(5 )状态流图(151)网格图(15)信号流图(151)教学手段 为课堂讲授,主 要采用多媒体 教学手段,同时 辅以提问、例举 等多种手段相 结合,充分调到 学生的积极性 和思维能动性, 加深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作业和思考题:选择四大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对其建筑风格及理论进行评价和探讨。课后小结:本章是教学重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基本思想和方

35、法的理解和掌握,多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信息论与编码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9周周四第34节课次16授课方式 (请打V )理论课口 J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4.2维特比译码 习题讲解上一课次教学内容提要 卷积码的状态流图,网格图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方法与步骤。理解掌握课后习题的解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维特比译码方法难点:维特比译码方法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知识回顾:卷枳码的网格图的描述。(51 )教学手段(-)课程导入:卷枳

36、码的译码方法是什么?如何进行止确译码? (51)为课堂讲授,多(-)讲授内容:本课次授课章节媒体采用了动6.4.2维特比译码(35)画演示,同时辅课后习题讲解(45)以提问、例举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动性,力口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业和思考题:卷积码的译码课后小结:本章是教学重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多留点 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0周周一第12节课次17授课方式 (请打V)理论课口/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课时 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复习课上一课次 教学内容提要无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考试的题型与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含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总复习课作业和思考题: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