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获诺奖给教育的启示.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20632 上传时间:2021-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生”获诺奖给教育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差生”获诺奖给教育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差生”获诺奖给教育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生”获诺奖给教育的启示.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差生”获诺奖给教育的启示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爆料,刚刚揭晓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格登,中学时生物成绩在250名同学中倒数第一,其他科学科目排名也非常靠后,是位不折不扣的“差生”。他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也给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格登小时候身体很棒且是壁球高手,父亲曾希望他去参军或投身银行业,但他更尊重孩子的选择,保护了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有人研究了半个世纪来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鼓励孩子立志,尊重孩子的选择,具有富有启发意义的教子方法。爱迪生小时候爱问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不好好听课,经常捣乱,以致被勒令退学。母亲南希知道儿子喜欢思考,就跟他一起

2、探讨各种知识,但从不给他答案,鼓励他通过翻阅百科全书和动手实验寻找真相,以保持好奇心一直学习下去。事实一再证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有“类”的差别,而没有好与坏的差别。但我们的家长往往深受“木桶理论”影响,教育成为紧盯孩子弱项的捕鼠器,心力交瘁而收效甚微,很多孩子累瘫在了起跑线上。而如果能发挥“长板”优势,可能会是成功的捷径。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小时候成绩很差,有一次沮丧地问父亲:“爸爸,我是不是很笨?”父亲没有回答他,第二天把他带到动物园老虎面前:“你看老虎雄壮有力,是百兽之王,不过猫也身手敏捷,而且还会爬树、捉老鼠。现在很多人是猫,却要成为老虎,最后只能成为一批烂老虎。我发现你对数字不敏感,但

3、对线条却很有感觉,为什么不画画呢,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最好的猫。”在父亲的鼓励下,朱德庸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画家。中国的父母是最忧虑孩子成长的群体,却往往把“分数、重点学校”作为成功的跳板,把“地位、金钱”作为成功的标尺,结果就是造就了一批“差生”,一批“烂老虎”,甚至高智商的罪犯。少年时的格登沉迷于生物学,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并成功地等到它们变成飞蛾。这在我们国内堪称天方夜谭。我们更害怕出乱子,更希望“听话”,很多的“不准”看似维护了稳定,也像条条绳索绑架了孩子的创造力,他们的潜能等不到“破蛹化蝶”就已窒息了。还记得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好奇动物内脏的构成,竟杀死了校长家的

4、狗。校长的罚单是:必须在两个月之内绘出狗的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于是小麦同学跑图书馆、自然博物馆、动物医院查资料,请教,终于完成了作业,从此也对动物解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了著名的解剖专家、医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也就是说能够爱那些问题学生才是真爱。在很多老师眼里,“差生”就是指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事实上呢?换一个眼光,桀骜不驯,往往意味着富有独立思考精神;我行我素,不也蕴藏着勇于探索的热情吗?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政界巨子丘吉尔、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文学大家沈从文,他们自小都是成绩糟糕或不守规矩的“差生”啊。绝绝大部分差

5、生,其实并不差,他们需要的无非是一点激励和引导,是一把准确评价的尺子。学生不缺才能,缺的是发现;学生不缺进取,缺的是鼓励;学生不缺潜力,缺的是展示的平台。启示之三:教育部门多一些干预和引导一是增强生涯规划教育。其实,像约翰格登这样由笨学生成为科学家的不在少数。伟大的笨蛋一书列举了包括牛顿、爱因斯坦、苏步青在内的大家的“差生生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不懈追求。也就是说:一个有目标的差生会比一个没有目标的好孩子更能接近成功。而在我国大学一项调查显示,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能够重来,我会选择另外的专业”。因为多数考生或家长还是按照“挑大学选专业找职业”这样的操作程序规划人生

6、,也造成了30%的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而如果在中学就展开生涯规划教育,让孩子及早明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该怎么走”,就可能占得先机和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失。二是设置自主选择的绿色通道。格登的求学路堪称艰难曲折,申请牛津大学时,因为成绩不佳只被古典文学专业录取,后来又转向动物学。如果他处在我国“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学籍管理制度下,如此轻松换专业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能够在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之间,高校的院系之间,甚至高校之间多一些“绿色通道”,让学生更多选择和挑战的机会,也必然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庆幸的是,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实现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互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乘势而上,借刚把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之东风,砥砺前行,假以时日,必有更大突破,更多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