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12176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管见当前,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逾10,65岁以上达6以上,且这一比例还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这些老龄人中,城镇老年人的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惟占有绝大比例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至今没有可靠保障。他们的养老保障也逐渐从家庭层面上升为社会问题,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大工作课题;解决的好坏,已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构建。下面,我仅就我市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谈一点浅显的看法:一、我市

2、农村养老之现状一是农村发展滞后,经济紧张。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革开放之初不足百元,到20xx年已达3114元。但是比城镇经济发展还是滞后许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还存在许多困难,农民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绝对差距甚至相对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手中没有多少剩余钱财留作养老,既使有一部分也都主要用在了子女入学等方面,赡养老人失去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使得老年人的家庭养老保险系数逐渐缩小。二是家庭结构转型,负担加重。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农村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家庭规模也

3、在小型化,劳动力也在减少,这就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与此同时,家庭正在逐渐形成4:2:1的结构,劳动力供养承载系数越来越大。家庭小型化和劳动供养系数加大之后,年轻一代相对上一辈对老年人,不论是精神负担还是经济负担程度都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无论是时间、精神,还是经济,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按传统习俗极少有男到女方落户,致使纯女户女儿外嫁后,父母一旦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就难免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沦为绝对贫困户。即使是多子女者也不乏“一母养十子易、十子养一母难”的现象出现。家庭结构的转型,使农村老年人不得不“活到老、干到老”。三是生活观念改变,赡养意识淡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思想观

4、念、道德观念、养老观念都在发生悄然变化。年轻一代中,尤其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意识渐浓,不管是时间上还是在金钱上都是首先考虑自己,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不愿优先满足老年人。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扩大,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不仅直接导致农村老年人身边子女减少,而且由于进城之后生活方式的变更、生活观念的变化,需要更多的金钱来满足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需要,导致大部分人经济条件难以满足自身需求,更无暇顾及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经济生活,从而逐渐将赡养老年人的义务寄希望于社会。二、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重要意义1、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顺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

5、保证。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但因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及客观情况的影响,一般家庭均生育2胎或2胎以上,许多人都有生男而止的欲望和动机。因为一旦进入老龄阶段,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就只能完全依靠子女供养。如果没有儿子,生活就将无靠。尽管法律规定儿女均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农村靠女儿供养的概率并不高。所以,如果在农村全面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民进入老年后,生活有保障,则彻底解除了农民对晚年的生存后顾之忧,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会随之淡化,强生2胎或2胎以上、生儿则止的观念也会逐渐改变,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推行。2、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

6、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而统筹城乡发展,就不能不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障,不能不大力缩小城乡差距。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实施乡村路面硬化工程、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等一系列直接或间接政府投入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超常规地以两位数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确实有了一定提高。但相比于城市居民的生活不仅绝对数有差距,就是生活水平提高速度的相对数也有差距,也就是说生活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由于近几年来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城镇老年人群的生活基

7、本有了保障。但在农村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来说,仅仅拥有土地这一基本的劳动要素,他们难以生存。从中也就看出现今的城乡之间尤其是城乡老年人之间存在着不应有的差别。因此实行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经之途,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前提条件。3、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内在要求。构成农村社会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具有多重性和多样性,但最基本的还是源自于生活问题、生存问题的养老问题、老年人无人赡养问题的矛盾纠纷屡见不鲜。最近两年南昌市相继解决了农村五保户非农业户口问题并实行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离任“两老”(老村支书、老村长)人员解决了生

8、活困难补贴,对农村特困家庭实行困难补助,而其中绝大多数资金又是用于农村老年人员,但相对于农村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还有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老年人因子女无能力供养导致生活无着落的问题依然存在,因子女不供养导致生活无着落的问题依然存在,致使有的老年人外出乞讨,有的家庭产生纠纷甚至引发命案,有的经常到各级上访求助政府帮助解决,这不仅分散党委政府领导的大量精力,还给社会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是现代社会极不和谐的一个音符。如果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一类的社会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三、我市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可行性1、政策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有

9、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已经从道德层面上升为政策要求,甚至法律规定,从而成为政府在行政中的一项重大责任。2、社会基础。随着近年敬老院工作的发展,年老以后到敬老院颐养天年已为社会所认同,为群众所接受,并逐渐形成风气。群众不必再在依靠社会、互助养老这个问题上作过多的社会声誉、道德评价考虑。尤其是全国都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农村,都在努力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市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更提出了直接要求,形成了直接压力。3、经济基础。就南昌市而言,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级财政实力日趋雄厚,已经有条件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20xx年为准,我市

10、农村人口为250万人,按60岁以上为10,65岁以上为6计算,则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为25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为15万人。按目前农村生活水平,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计算,每人年均衣食费用超不过1000元(其中,生活必需的衣被200元/年,粮食以每月25斤大米计算折金约为30元,全年为360元)。若政府每年提供9000万元即每人600元的养老金,就完全可以保障15万名6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尽管不能说是生活过得很好,但起码可以衣食无忧。据全市人大会议预决算报告:20xx年,我市财政总收入突破了100亿,达到102亿,连同基金预算收入7.6亿元总量接近110亿,增长28.4;财政支出52.2

11、亿,连同基金预算支出6.2亿总量达到58.4亿元,增长40.1,是完全有能力拿出零点八个百分点即9000万元为这1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的(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也基本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进入老年后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年龄状况)。四、推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之必要举措1、财政分级负担。全市起步阶段每年拿出9000万元,以后随着财力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以及老龄化的加速,政府每年承担的费用还将逐年增加,所有这些费用应实行市、县两级分担。其目的首先是避免所有担子全部压在市级身上,以致难以承受;其次为了加强县级政府的责任心,防止降低享受对象的年龄标准,进而引起财政压力的加重和引发不必要的社

12、会矛盾。两级分担的比例以8:2为宜,总量为9000万元的养老金市级财政承担7200万元,县级承担1800万元,这样县级财政也基本可以承受。以进贤县为例:按上述标准计算,60万农业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为3.6万人,年养老金金额为2160万元,以市8、县2的比例,市财政转移支付总量为1728万元,县级财政承担432万元,尽管当前县级财政比较困难,但咬咬牙也是不成问题的。鉴于今年财政预算市县两级均确定,若今年初补发,财政支出数量较大而不便调整预算,可以考虑从今年7月份或10月份甚至明年起步执行。2、加强资金监管。农村老年人养老金制度一旦执行,养老金就是农村老年人的养命钱,作为政府既要保障资金供应,

13、也要保证资金足额到达老年人手中,因此,必须建立养老金发放监管机制。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对象的核实,具体可采取个人申请、村级初审、张榜公布、乡审县定的程序确定,并实行动态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发放,每年将所需资金列入预算,按月将资金拨付到银行直至老年人个人存款账户,通过银行存折按月发放到老年人手中;审计、监察部门负责监管对象的确定和资金的运行,防止确定对象的舞弊和资金的流失。 银行对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调研一、行业的主要特点1、具有公益性: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由政府投资经营,在管理上实现行政事业管理,水费收入也为事业收入,经营依靠地方财政补贴。目前,国家对该行业仍给予一定的扶持,以使

14、之与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协调,采取诸如加大资本金、国债转贷以及财政贴息等优惠扶持政策。2、投资数额较大,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供水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投资数额较大,虽然国家已明确了供水价格的确定原则,允许它获得一定的合理利润率,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供水价格的确定必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相关联,必须顾及企业及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水价长期偏低,甚至出现价格倒挂,生产企业处于亏损或保本微利状态,使得贷款偿还期及投资回收期过长。3、市场需求呈稳定增长之势,行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水是生活必需品,随着我

15、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在扩大,城市人口在增加,经济总量在增长,对自来水的需求也在加大。同时,城市用水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生产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占比下降,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在总用水量中的占比也不断增加。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使得供水需求量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变小,需求相对稳定,在价格水平不断趋于上升的同时,生产企业经营业绩趋好,行业经营风险较小。4、行业经营垄断性强: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我国对供水行业的改革相对滞后,市场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地区还是由地方政府垄断本地供水经营权,供水项目的建设也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即使在投资多元化以后,行业经营仍带有较强的垄断性。二、行业的宏观情况及

16、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行业发展现状:水的生产与供应关系到国计民生,属于市政公用事业范畴。很长时期以来,城市供水作为一项福利事业,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造成大部分自来水公司亏损而不得不由政府进行补贴。为扭转供水行业的亏损局面,国家对供水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开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中心对企业进行改造,建立水务市场机制,改革水价确立方法,并逐步放开国内水务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九五”末期,全国供水能力已达到5800多亿立方米,其中城市供水量达到470亿立方米,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4200万立方米。我国现阶段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供水能力大

17、幅度增长,设施水平显著提高2、供水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增加3、城市用水结构发生变化,生产用水持续减少,生活用水量(生活服务与居民用水量)持续增加,预计到20xx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将各占50。4、城市供水由量的增加转向到质的提高5、城市供水企业总体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期向经营管理期过渡6、水价改革促进城市供水市场化1998年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城市供水水价管理办法对水价的确定规定了“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并指出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为净资产利润率的8-10,于是许多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水价开始大幅提升,用以补偿供水和水处理的成本,供水行业经营逐步市场化。国家关于城市供水行业发展规

18、划根据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纲要及建设部城市建设行业“十五”计划等相关规划,到20xx年,全国将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立方米,日新增城市供水能力4500万立方米,新增乡镇供水能力80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8.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将由目前50增至60;到20xx,全国供水能力将达到66006700亿立方米。据初步预测,“十五”计划时期,我国城市供水将投资860亿元左右,按照政府规划的供水目标,至20xx年,我国在供水行业至少需要投入2400多亿元,以达到将饮用水生产能力提高20的要求。三、行业的贷款情况、质量情况从目前行内的信贷统计分析,我行在城市供水

19、和污水处理领域贷款余额为115亿元,其中城市供水101亿元人民币,污水处理14亿元人民币。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3亿元,不良率20.17。全国60个中心城市行的贷款余额为64.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4.3亿元,不良率仅为6.6。从目前情况看,该领域整体贷款质量虽然低于全行平均水平,但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的贷款质量却远远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呈现出贷款质量地区差异大的特点。四、项目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1、合理的水价水价是影响供水企业投资利润率最敏感的因素之一。目前水价由基本水价和代收费用两部分组成,代收费用主要为污水处理费,近几年基本水价调升幅度不大,污水处理费上调较多,在一些地区污水处理费

20、已超过基本水价。我国目前实行的城市水价机制,价格与价值尚不能统一,水价须经当地政府批准,在近期的一段时间内,城市供水价格还不能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的两部制水价完全到位。因此,评价项目时,要对城市可能达到的供水价格水平进行评估,使供水企业能获得稳定的经营收入,如水价达不到项目经营的最低要求,则要有成本补偿和合理的财政补贴,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的还本付息。2、与在建项目匹配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尽管不同的技术对投资成本影响不大,但技术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处理水质标准;在满足水质的同时,是否能够满足水量的要求;工程有无长远规划等因素对项目的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在选择水处理工艺时,必须考虑本地区的进水水质、

21、处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等因素,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以使设备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3、经济的生产规模供水设施的建设,既要考虑规模效应适当留有余量,又要根据投资效果作好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控制投资规模,避免生产能力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大多数项目都存在着生产规模大于实际需求的情况。4、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与城市供水管网相配套。评价供水项目能否成功,不仅要对水生产部分进行详细测算与评估,更要掌握城市现有供水网络状况,匡足供水管网改造所需投资,要将生产与供给通盘考虑,防止水生产出来,却输送不出去的现象发生。5、尽可能充足的水源水源是水厂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若当地有大量较方便的取水源头,不仅可以

22、节省投资,也使水厂持续生存、发展有了较可靠的保证。五、城市自来水项目贷款的主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一)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建设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1、项目建设与经营风险(1)水源的选取和质量的风险。供水行业的原料为水库或河流的源水或地下水,源水的容量及受污染程度将直接影响制水成本、供水质量以及公司的效益,而水源质量的风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威胁以地面水为原水的一些水厂的经营,而过量的地下水开采更会带来地面沉降等更为严重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引发的其他问题。(2)项目建设资本金是否落实与充足的风险。由于供水项目具有投资数额较大、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收益偏低等特点,因此自

23、有资金来源能否落实,以及是否充足,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本身的建设进度及抗风险能力。另外,原来增容费、水厂建设费收入在自来水公司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建设项目资本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这两项费用已被逐步取消,对在建及新项目的资本金落实将产生影响。(3)水价确定风险以及运营期成本变化风险。如果供水价格不能以价值为基础,按照国家规定的定价原则确定,并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那供水企业的成本将难以获得有效补偿,更无法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率,银行贷款的还款保障程度降低,风险增大。同时,在运营期中,各种运行成本因素也会发生价格上的变化,如电力成本、人员工资福利等与最初设计的不一致,这都会使收回投资遇到风险。

24、(4)质量控制风险。由于自来水的质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会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水的质量将是供水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如在制水过程中使用的净水剂为强腐蚀化学物质,如果比例控制不当,将会影响制水质量,而且供水过程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管网的质量问题也会影响到水的质量。(5)技术风险。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自来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可能提高自来水的质量指标,以达到发达国家饮用水标准。由于目前我国自来水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尚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若水质标准政策调整,公司还可能面临产业技术升级的风险(6)业主变数的风险。当前,供水项目的业主不少是政府部门,也可能是仍受计划经济影

25、响的国有大型企业。业主的变数包括政府的换届、领导人的更替,业主对工程要求的变更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对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产生影响。(7)管理风险。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模式对于企业的成功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银行贷款的偿还有着很大影响。项目建设期的有效管理可以节约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率,运营期的高效管理可以减少水损,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水平。2、市场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水需求量和污水排放量是不断变化的。自来水的两类主要用户中,一类为城市居民用户,另一类为工商业用户。工商业用水量与经济周期和地方经济的景气程度关系密切,经济高峰期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不景气则需求量相对减少。因此,经济

26、的景气程度也对供水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一定影响。3、政策性因素风险由于城市供水项目建设投资较大,投资回报期一般相对较长,在长达20年甚至更长的运营期中,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政策方面所作出的改革与调整都会对项目的运营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必将给供水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如遇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宏观紧缩,对供水公司的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二)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在支持供水行业建设项目时,我们必须本着积极、审慎的态度,认真分析具体项目所存在的风险点,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实现既促进业务发展,又保证资产质

27、量的目标。我们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要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方面的分析,并认真审查项目设计单位的资格和水平;二是落实资本金来源及到位情况,争取与借款人约定在我行开立项目建设资金专户,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三是选择合适的贷款方式,落实有效的担保措施,确保第二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四是加大贷后跟踪管理力度,密切关注项目建设进展及运营情况;五是项目建成投产后,应在我行开立还贷资金专户,并争取在我行开立唯一水费归集帐户,由我行负责代收其全部水费,监督企业资金流向,掌握资金用途,以项目建成后的折旧及收益等逐步偿还贷款。六、行业主要技术指标关于城市自来水生产和供应项目在贷款审批中需要关注的

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平均生产能力利用情况项目总投资及单位投资管网供水损失率水价的确定原则当地同类水厂的产能、水价及成本项目设备类型、容量、台数项目所采用的生产技术设计年供水量、日平均供水量项目资本金比例及投资资金到位计划在既定水价条件下的项目贷款偿还期、投资收益率项目单位产能投资借款额取水口可供取水容量、质量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及人口增长量当地平均收入及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当地经济发展及财政收入总量七、其他应关注的问题1、在供水及水处理项目建设中,如果引入外资,有的合作公司的外方投资者往往会要求优先以合作公司的折旧、摊销等回收投资,致使银行贷款的回收期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风险。2、在贷款担

29、保方面,大多数项目采用水费收费权质押的担保方式,但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出台具体操作办法,因此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质押效力及变现性尚待进一步探讨。3、由于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严,而污水处理费是在净水价中收取的,这将对水厂水费的收取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对水厂项目进行贷款决策时应对污水处理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细加分析。4、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国家政策提倡利用中水,中水的广泛使用会导致整体用水量的下降,虽然会通过价格体系调节各个水处理环节的经营效益,但必须认真加以分析。 银行对纺织行业调研报告一、纺织工业的主要特点纺织工业按行业分为纺织业、

30、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服装业包括服装、制帽、制鞋;化学纤维制造业包括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按纺织产品应用领域分为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20xx年全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超过12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6.6公斤,纺织工业利税约600亿元,主要产品纱的产量657万吨,化学纤维产量694万吨,服装产量165亿件。我国纱、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产品的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20x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52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0.9,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

31、3左右。“九五”期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15亿美元,净创汇1700亿美元,是我国净创汇的主要行业。从我国纺织工业的基本现状可以看出其呈现以下几大特点:1、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完全置身于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纺织作为国内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出口形式如何对行业运行至关重要;3、产能总体过剩,常规产品竞争异常激烈,我国基本不具备开发高新产品技术能力,企业间的技术、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4、纺织行业整体效益不佳,波动频率快、幅度大,抗风险能力较脆弱,优质信贷客户群体较小,再融资能力较弱;5、由于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受限

32、,很大部分问题出现在日本、韩国等非设限国家,因此我国加入WTO后,实际效果比入世前原来预计的差距很大。二、纺织工业产业政策1、国家“十五”重点发展调整政策“十五”期间,纺织工业要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纺织业继续实施淘汰落后、改组改造的政策,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棉纺织:在巩固压锭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是更新改造1000万锭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进行织机的改造,提高清梳联、精梳机、无梭织机等新型技术装备的比重,使60左右的纺纱设备达到90年代先进水平,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结头纱、细支纱的比重达到50,无梭布

33、的比重达到40。毛纺织:继续压缩淘汰落后毛纺锭,并加快对工艺、设备的全程改造,实现工艺、设备的电子化、系列化、连续化,达到高速、高效生产。积极采用赛罗纺、双组份、包缠纺等新型纺纱工艺,实现毛纺原料多元化,增加花色品种。重点是提高毛纺面料的整体水平,开发高支纱、轻薄型产品,使高档面料比重达到70,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出口。麻纺织:优化现有麻纺织加工能力,加快麻纺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改造,重点开发苎麻生物脱胶、梳纺和牵切纺工艺技术设备以及麻纺织品印染后整理技术,解决细纱条干均匀度、色牢度、鲜艳度,改善穿着舒适性,扩大麻制品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丝绸业:在淘汰落后缫丝、绢纺、丝织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34、,加快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重点是发展以真丝为主体的新型含丝复合纤维,实现含丝原料的系列化,开发高档真丝产品,提高防缩、防皱等后整理水平,开发蚕丝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交织、交并产品,开发化纤仿真产品。充分体现丝绸产品柔软、飘逸、舒适、华丽的特征,全面提高丝绸面料档次。针织业:继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新型针织大圆机的拥有率,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重点开发新型原料和环保型纤维在针织品上的应用,开发保健型针织品、针织外穿服装、高档针织内衣、高档经编面料等,扩大针织品出口。对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机械制造业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继续实施调整和发展提高的政策,提高其产品的开发能力和集约化程度,使之成为纺

35、织工业主要的增长点。化纤及化纤原料:根据市场需求,针对目前化纤企业的结构、分布、规模以及工艺技术等问题,主要通过对现有优势企业的改造、扩建,形成技术创新机制,开发品种,提高质量。20xx年化纤差别化率达到40,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化纤行业总能力的60左右,建成若干个大型化纤及化纤原料基地,搞好上下游产业链的结合,形成从原料到抽丝到纺织后加工垂直整合的加工体系,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化纤原料要重点发展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己内酰胺、丙烯腈等,要加快对现有装置的改造和扩建。聚酯的发展要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大中型聚酯企业,采用国内成熟的技术和日产400吨以上的装置进行改造和扩建,以降低现有企

36、业的投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成纤维要积极开发品种,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重点开发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复合型纤维。重点抓好以涤纶长丝为主体的新一代多功能、高仿真、细旦、混纤特色长丝的开发生产与应用,推进具有“新合纤”特性的仿真丝、仿羊毛等高档面料的一条龙开发,突出抓好抗静电、高吸湿、抗起毛起球、阻燃等纤维、织物的新产品开发,同时进一步抓好化纤在装饰、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发PAN碳纤维及其原丝、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丙烯/聚醚酯复合纤维、熔融法聚氨酯弹性纤维、聚乳酸纤维、水溶性PVA纤维、海岛型纤维、皮芯型纤维等。粘胶纤维要控制污染、不布新点,重点是开发品种,提

37、高质量。积极研究开发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纺丝技术,加快推进粘胶纤维环保技术的应用,落实“粘胶三废处理”和“浆粕黑液治理”等环保措施。产业用纺织品:根据我国相关产业对纺织品的需求,要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使之成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蓬盖类材料、栽培基材、土工织物、医疗卫生保健材料、工业用材料、建筑材料、环保材料、防护材料、包装材料、骨架材料、汽车内饰材料等。纺织机械:要根据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结合36项关键制造技术的攻关,做好化纤、纺纱、织造、针织和染整五个方面40项重点纺机产品的开发研制。开发研制大容量、短流程、连续化的聚酯装置和涤纶、腈纶、氨纶、粘胶成套设备;研制

38、新一代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组、细络联合机和新型纺纱设备;提高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发展系列产品,并做好相应的配套装置;开发研制新一代电子提花圆纬机、经编机和电脑横机;开发新一代印染前处理、染色、印花和织物的后处理设备。广泛应用电子技术,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为出发点,以面料为突破口,加大改造力度,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档次,丰富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印染后整理:印染后整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色彩、手感、风格,要继续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在引进必要的工艺技术软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使工艺、技术、设备和染化料、助剂配套

39、发展,形成纺、织、染、服装一条龙开发。重点提高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化纤仿真染整技术、多种纤维混纺和复合纤维染整技术、生物酶整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激光制网、无制版染整印花技术,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生态、环保产品,使高档面料的比重达到60,满足服装加工和出口的需求。服装:优化服装加工能力,搞好服装研究设计、流行趋势与生产加工的结合,搞好生产与营销的结合,积极推行品牌战略,提高中国原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注重开发品牌服装、童装、中老年服装和特种服装,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服装,使服装生产适应国内市场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扩大出口。2、外商投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的纺织产业目录:1

40、)纺织化纤木奖(年产10万吨及以上,并建设相应的原料基础)2)工业用特种纺织品3)高仿真化纤及高档织物面料的印染及后整理加工4)纺织用助剂、油剂、染化料生产限制外商投资纺织产业目录:(甲类)1)常规切片纺的化纤抽丝2)单线能力在2万吨、年以下粘胶短纤维生产(乙类)1)毛纺织、棉纺织2)生丝、坯绸3)高仿真化学纤维及芳纶、碳纶维等特种化纤(不允许外商独资)4)纤维级及非纤用聚酯、腈纶、氨纶(不允许外商独资)三、我行纺织工业贷款及质量情况和原因分析据有关方面统计,1997年至20xx年各年末,我行对纺织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15亿元、224亿元、158亿元、153亿元、147亿元,分别占当年全行信贷

41、余额的2.09、1.91、1.4、1.1、1.058,占比在逐年减少,并且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7年至1999年各年末,我行纺织业贷款不良率(按“一逾两呆”口径)分别为48.1、47.7、39.7;20xx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纺织业不良率为38.15,不良额亿元,其中次级类亿元、可疑类亿元、损失类.15亿元,不良贷款率多年始终居高不下,在我行所有贷款行业中排在较差位次,贷款处于高风险状态。造成我行纺织工业贷款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国际比较优势在弱化,国际竞争能力在减弱;纺织工业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产品结构尚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创新设计能力不足,高新技

42、术纺织的开发滞后;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能力不强。1、行业整体国际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或丧失1)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的弱化: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的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已经接近或高于部分国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若考虑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优势也不明显。以1998年的数据为例,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但考虑到生产率因素,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价值,美国的劳动成本只是中国的1.3倍。日本这两个数据是29.9和1.2;韩国分别是12.9和0.8,反而比中国还低20。2)天然纺织原料价格低廉优势的弱化:我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过去我国一直以棉花生产大国和棉花价格低廉

43、,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年我国棉花市场价格已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甚至有时超过了国际市场。3)城市土地价格原来许多是国拨土地,现在城市土地价格几乎与发达国家相近。4)过去受政府减免税政策保护已不存在。2、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纺织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在出口产品中,仍以中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服装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大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纺织面料水平低、品种少,不能满足服装生产需要,导致出口服装大量使用进口面料。国际上流行的多组份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特殊功能

44、纤维等新产品,在国内化纤企业尚未形成自已的研究开发机制、专有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目前,我国纺织新型设备引进的较多,纺机制造行业对这些设备消化吸收并进行二次开发的工作明显不足。3、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目前,属于80年代或70年代水平的棉纺设备仍有2/3。发达国家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为50,我国仅占14;发达国家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占有率均在90以上,我国仅占32、9.7。我国毛纺和印染行业仅有10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各环节,电脑过程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拥有率较低。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

45、大。例如:全自动气流纺生产效率比环锭高4_5倍,无梭织机比有梭织机效率高4_8倍。由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加上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如棉纺织,发达国家纺部万锭用工60人左右,有些企业已达到万锭用工30人的水平,我国万锭用工水平是300人左右,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4、企业生产规模小、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化纤行业为例,1999年化纤企业平均规模为1.3万吨,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7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22.6,与国外先进化纤企业比较,平均规模相差很大。纺织行业经过重组和改造,已组建了一批大企业集团,但在

46、化纤、纺机领域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服装行业中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建立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企业缺乏具备国际营销经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部分企业管理粗放,用人多,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财务管理不到位,营销力量薄弱,市场适应性差,开发创新和用人机制不健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5、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西部地区纺织加工能力占全国纺织生产能力的12左右,产值仅占4.5,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纺织1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低于东部。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纤维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但服装、针织等劳

47、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西部服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产量的2.3。近年来,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但是仍保留了一些落后生产能力和初加工能力,产业升级步伐缓慢,产品存在趋同化,东中西部的产业分工不明显,没有形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互补性格局。6、综合经济效益多年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1992年前,纺织工业曾因取得可喜的效益而辉煌过,但自1993年来,因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行业整体竞争水平下降,行业经济效益一蹶不振,连续多年亏损,到1996年全行业亏损17亿元,国有纺织亏损106亿元,纺织成了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四、项目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1、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合理、领导管理者素质较高、企业文化理念先进、公司人员、资金、财产资源配置比较合理;2、项目筹资成本低、建设投资省、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比较优势明显,在国内外竞争实力较强;3、公司信用记录良好,银企合作关系密切,公司历史业绩突出,财务状况良好;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经济技术实力雄厚,融资能力强,资金比较充裕,产品品种多样化、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五、纺织工业贷款主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一)贷款总量风险和客户风险及防范措施1、我国纺织业近几年内,仍然难以彻底摆脱贷款高风险行业的范围,充分认识我国只是纺织工业大国,尚不是纺织工业强国,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或丧失,国际竞争力正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