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22549 上传时间:2021-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给水工程专业分类模拟题9多项选择题问题:1. 因锰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铁,不易被氧化,因此除锰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A.进除锰滤池前,水的pH值宜大于7.5B.采用锰砂滤池,发挥锰砂的催化作用C.采用高锰酸钾氧化剂D.水的pH值宜大于7.0 A B C D答案:ABC提高水的pH值,可以加快二价锰的氧化反应,一般pH值宜大于7.5:在产物二氧化锰的自催化作用下,反应速度可加快,为此常采用含有二氧化锰的锰砂滤料;高锰酸钾氧化能力比氯更强,可采用其作为二价锰的氧化剂。问题:2

2、. 地下水取水构造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并符合 要求。A.位于水质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B.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C.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D.尽量避开地震区、地质灾害区和矿产采空区 A B C D答案:ABCD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2006)第5.2.1条。问题:3.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难于有效去除的物质有 。A.溶解性固性B.细菌C.有机物D.胶体 A B C D答案:AC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主要去除对象是胶体、悬浮物和病原微生物。不易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有机物大部分为溶解性有机物,故不易去除。问题:4. 水库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应考虑 。A.水库中的浮游生

3、物较多,其种类和数量,近岸处比湖中心多,浅水处比深水处多B.取水口不应设在夏季主风向的向风面的凹岸处C.隧洞式取水一般适用于取水量大且水深10m以上的大型水库取水D.水库水深较大时,应采取分层取水的取水构筑物 A B C D答案:ABCD参见考试教材第1册第108、109页。问题:5. 设计一常规条件下的平流式沉淀池,采用标准机械排泥,设计水量50000m3/d,自用水量8%,适宜的平流式沉淀池净尺寸是 。A.池长100m,池宽14m,有效水深3.5mB.池长100m,池宽24m,有效水深3.5mC.池长100m,池宽12m,有效水深3.5mD.池长100m,池宽15m,有效水深3.5m A

4、B C D答案:AC平流式沉淀池要满足长宽比大于4和长深比大于10的要求:排泥机标准跨度为8m、10m、12m、14m、16m、18m、20m。问题:6. 冷却塔的布置原则正确的是 。A.宜单排布置B.单侧进风塔的进风面宜面向夏季主导风向C.双侧进风塔的进风面宜平行夏季主导风向D.冷却塔四周检修通道净距不宜大于0.7m A B C D答案:AB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第3.10.5条。问题:7. 冷却塔位置的选择因素中正确的是 。A.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B.不宜布置在高大建筑物之间的狭长地带C.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D.不应布置在热源

5、、废气排放口附近 A B C D答案:BCD参见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03)第2.1.1条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第3.10.3条。问题:8. 下列参数不适宜活性炭吸附池的是 。A.进水浊度小于3NTUB.冲洗周期1224hC.经常性冲洗的冲洗强度宜采用1113L/(m2s)D.炭层厚度1.02.5m A B C D答案:AB活性炭吸附池的相关参数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第9.10条。问题:9. 树状管网中管段计算流量与节点流量的关系可概括为 。A.某节点上游管段的计算流量等于该点节点流量及所有与该点相连的下游管段计算流

6、量的总和B.该管段沿线流量的一半与下游各管段沿线流量之和C.某点的节点流量的数值等于与该点相连所有管段计算流量总和的一半D.某管段计算流量的数值等于该管段下游所有节点流量的总和 A B C D答案:ABD由节点的水流连续性方程可得,某节点上游管段的计算流量(即为所有的流入该节点的流量)等于该点节点流量及所有与该点相连的下游管段计算流量的总和(即为所有的流出该节点的流量),即为选项A。进一步经转化方程形式可得,某管段计算流量的数值等于该管段下游所有节点流量的总和,即为选项D。将选项D中所有节点流量还原为管段的沿线流量,则得到选项B。问题:10. 平流沉淀池一般可采用的设计参数有 。A.每格宽度(

7、或导流墙间距),一般宜为38m,最大不超过15mB.水平流速可采用2030mm/sC.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宜为1.03.0hD.有效水深一般采用3.03.5m A B C D答案:AD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第9.4.15条第9.4.17条。问题:11. 地下水除铁除锰的原理和方法叙述如下,正确的是 。A.除铁是把Fe2+氧化为溶解度很低的Fe3+沉淀析出B.除铁是把Mn2+氧化为溶解度很低的Mn4+沉淀析出C.利用空气中的氧氧化除铁,会在滤层中形成具有催化作用的铁质氧化膜D.利用空气中的氧氧化除锰,只有在锰质氧化膜催化作用下才有可能。 A B C D答

8、案:ABC见考试教材第1册第256、257、258页相关论述。水的pH值大于9时,利用空气的氧也可以较快的氧化除锰,所以只有D是错误的。问题:12. 下列关于过滤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过滤开始时杂质颗粒首先黏附在表层滤料上B.当水流剪力大于颗粒附着力时,颗粒脱落被水流带入更深的滤层C.过滤时间越长,表层滤料的孔隙率越小,水流剪力越小D.过滤时间越长,表层滤料的孔隙率越小,水流剪力越大 A B C D答案:ABD过滤开始时杂质颗粒首先黏附在表层滤料上,随着过滤时间延长,表层滤料被堵,孔隙率变小,孔隙中水流速度变大,水流剪力变大,当水流剪力大于颗粒附着力时,颗粒脱落被水流带入更深的滤层。由于滤层

9、深处孔隙率大,水流剪力小,因而颗粒可以黏附在滤料上被去除。问题:13. 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所需的反冲洗水头应包括 及其他部分。A.反冲洗时滤池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B.过滤时滤池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C.反冲洗时滤池承托层的水头损失D.使滤料层膨胀的水头损失 A B C D答案:ACD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所需的反冲洗水头应包括:反冲洗时从水塔或水箱至滤池的管道中的水头损失、反冲洗时滤池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反冲洗时滤池承托层的水头损失、使滤料层膨胀的水头损失和备用水头。即求水头损失时用的都是反冲洗时的流量,而不是过滤时的流量。问题:14. 对于凝聚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要求对水进行快速搅拌B

10、.此期间发生的碰撞聚集称为异向絮凝C.此期间发生的碰撞聚集称为同向絮凝D.颗粒间的碰撞主要受布朗运动的作用 A B C D答案:ABD要掌握凝聚的要求、引起颗粒碰撞的动力及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的概念。问题:1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一氯胺消毒时的 都做了规定。A.与水接触时间B.出厂水的余氯上限值C.出厂水的最小余氯量D.管网末梢最小余氯量 A B C D答案:ABCD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氯气及游离氯消毒、一氯胺消毒时与水的接触时间、出厂水的余氯上限值、出厂水的最小余氯量和管网末梢最小余氯量都做了规定。问题:16. 滤池冲洗有 方式。A.单独

11、水反冲B.水反冲加表面辅助冲洗C.单独气反冲D.气水联合反冲洗 A B C D答案:ABD问题:17. 控制循环水结垢的方法有 。 A软化、除盐 B向补充水中投加酸C投加阻垢剂 D投加缓蚀阻垢剂 A B C D 答案:ABCD问题:18. 对于某以河水为水源的分区给水系统,下述关于分区形式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是 。A.若城市沿河岸发展而垂直等高线方向宽度较小,宜采用并联分区B.若城市垂直于等高线方向延伸,宜采用串联分区C.若城市高区靠近取水点,宜采用并联分区D.若城市高区远离取水点,宜采用串联分区 A B C D答案:ABCD对于以河水为水源的分区给水系统,若城市沿河岸发展而垂直等高线方向宽度较

12、小,宜采用并联分区,因并联而增加的输水管长度不大,但高、低压水泵可集中管理;相反,若城市垂直于等高线方向延伸,则宜采用串联分区,以避免输水管长度过大;若城市高区靠近取水点,宜采用并联分区;若城市高区远离取水点,宜采用串联分区,以避免高压输水管过长。问题:19. 净水构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排泥管、 和压力冲洗设备等。A.排气管B.排空管C.溢流管D.观测管 A B C D答案:BC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第9.1.5条。问题:20. 对于絮凝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絮凝过程颗粒逐渐增大,为达到有效碰撞,搅拌强度应逐步增大B.完善的絮凝不仅与搅拌强度有关,还与絮凝时间

13、有关C.由于水流促使颗粒发生碰撞的絮凝成为“异向絮凝”D.用以衡量异向絮凝强度的指标为速度梯度 A B C D答案:ACD参见考试教材第1册6.2。问题:21. 下列关于水厂中虹吸滤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冲洗水头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宜采用1.02.0mB.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C.虹吸滤池的分格数,应按滤池在低负荷运行时,仍能满足一格滤池冲洗水量的要求确定D.虹吸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一般可采用1.5m A B C D答案:BCD问题:22. 水厂出水应检测 及其他相关的水质参数。A.流量B.压力C.浊度D.CODcr A B C D答案:ABCCODcr不是饮用水的水质指标,不需检测。问题:

14、23. 以下关于澄清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絮凝与沉淀两个过程集中在同一个处理构筑物中进行B.池内进行接触絮凝C.池中保持了大量矾花D.出水浊度达到1NTU A B C D答案:ABC澄清池的技术特点见考试教材第1册第196页。按设计规范设计并正常运行的沉淀池和澄清池,出水浊度一般小于5NTU,只有滤池出水才可满足浊度小于1NTU的要求。问题:24. 单层细沙滤料滤池单水反冲洗,滤料流化起来后,再增加冲洗强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冲洗水头损失增大,滤层膨胀率增大B.冲洗水头损失不变,滤层膨胀率增大C.冲洗水头损失增大,滤料摩擦作用增大D.冲洗水头损失不变,滤料摩擦作用减弱 A B C

15、D答案:BD见考试教材第1册第214页。问题:25. 从水源至城镇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设计流量应按 水量之和进行计算。A.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B.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C.水厂自用水量D.输水管(渠)漏损水量 A B C D答案:BCD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第7.1.2条,从水源至净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确定,并计入输水管(渠)漏损水量和净水厂自用水量。问题:26. 关于二氧化氯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水接触至少30minB.出厂水中二氧化氯不大于0.8mg/L,不小于0.1mg/LC.在水的pH值为69时,消毒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D

16、.水中的氨影响其消毒效果,有持续消毒作用 A B C D答案:ABC二氧化氯消毒时与水的接触时间及出厂水中的最大、最小限值见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在水的pH值为69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二氧化氯有持续消毒作用,且水中的氨不影响其消毒效果。问题:27. 游离氯(自由性氯)包含 。A.HOClB.OCl-C.Cl-D.NH2Cl A B C D答案:ABCl-没有消毒作用,NH2Cl属于化合性氯。问题:28. 平流式沉淀池的尺寸必须满足 的要求,其他参数应仅作为一般要求。A.水力停留时间B.水平流速C.长宽比D.长深比 A B C D答案:CD平流式沉淀池

17、的长宽比和长深比是判断沉淀池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问题:29. 在饮用水的预处理加常规处理工艺中,预处理可以采用 。A.粉末活性炭B.颗粒活性炭C.生物处理D.膜分离 A B C D答案:AC粉末活性炭、生物处理、臭氧预氧化、氯预氧化、高锰酸钾预氧化等是微污染水源水的预处理方法,而颗粒活性炭和膜分离是深度处理方法。问题:30. 经过串联的氢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钠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R弱HRNa)处理的水,其出水 。 A碱度不变,硬度降低 B降低,Ca2+和Mg2+均降低 C碱度降低,硬度降低 D碱度降低,硬度中只有碳酸盐硬度降低 A B C D 答案:BC根据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

18、只能去除碳酸盐硬度,产生的CO2经脱气后,出水再进入钠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的非碳酸盐硬度。问题:31. 理想沉淀池的悬浮颗粒去除率与 无关。A.水深B.停留时间C.特定颗粒沉速D.表面负荷 A B C D答案:AB理想沉淀池的基本特性是:悬浮颗粒去除率只与特定颗粒沉速(表面负荷)有关。问题:32. 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以选用的混凝剂有 。A.聚合硫酸铁B.三氯化铁C.硫酸铝D.聚合氯化铝 A B C D答案:ABD除硫酸铝在低温条件下水解速度慢,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较差外,其他3种混凝剂均可用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问题:33. 影响城市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的因素有 。A.用户对水质的要求

19、B.城市地形起伏C.居住建筑密度D.供水水源条件 A B C D答案:ABD问题:34.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A.总量较丰富B.人均水资源量占有量较少C.时空分布极不均匀D.水源污染严重 A B C D答案:ABCD问题:35. 位于广东省的某城市在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为20万人,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5%,则该城市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设计值可为 。A.20000m3/dB.30000m3/dC.40000m3/dD.50000m3/d A B C D答案:BC广东省属于第一区,按城市人口,该城市属于中、小城市,查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表4.003-1可知,居民最高日生

20、活用水量定额可取140230L/(人d),则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设计值可在以下范围内:(0.140.23)2000000.95=2660043700m3/d 故选项B和C均满足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设计值范围。 问题:36. 微污染水源水可采用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有 。A.常规处理加软化处理B.预处理加常规处理C.强化常规处理D.常规处理加深度处理 A B C D答案:BCD微污染水源水主要指受到较轻微的有机物和氨氮污染的水,常规处理加软化处理可以去除胶体、悬浮物和硬度,不能去除有机物,而其他3种工艺可以去除有机物。问题:37. 清水池的作用包括 。A.调节一级泵站与二级泵站供水量的差额B.储存水厂

21、自用水量C.储存消防水量D.保障消毒剂与水充分接触 A B C D答案:ABCD清水池的容积由四部分组成,其作用如选项A、B、C、D所述。问题:38. 水文地质勘察表明,地下510m之间为一含水层,透水性良好,拟以该含水层作为水源,水构筑物可选用 。A.大口井B.渗渠C.泉室D.管井 A B C D答案:AD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第5.2.2条,此含水层厚度5m、底板埋藏深度10m,管井和大口井均适用。问题:39. 滤池的最高设计水位与滤后水出水堰之间的高差为 。A.反洗水头B.最大反洗水头C.最大过滤水头D.设计最大水头损失 A B C D答案:CD反洗水头为反冲洗

22、水位与反冲洗排水槽槽顶之间的高差。问题:40. 硫酸铝投加到水中后,可以起到 作用。A.压缩双电层B.吸附电中和C.吸附架桥D.沉淀物的卷扫和网捕 A B C D答案:ABCD硫酸铝投加到水中后,由于水解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带正电的单核羟基配合物和多核羟基配合物及带正电的氢氧化铝胶体。单核羟基配合物和多核羟基配合物可以压缩黏土胶体的双电层;同时单核羟基配合物和多核羟基配合物及氢氧化铝胶体可以与黏土胶体进行吸附电中和;氢氧化铝胶体与黏土胶体可以相互吸附架桥;由上述3种作用形成的大絮体在下沉过程中会吸附卷带一些细小的胶体。在不同条件下,上述4种机理所起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问题:41. 斜管沉淀

23、池设计中,对斜管的 已有规定。A.长度B.倾角C.块体尺寸D.管径 A B C D答案:ABD斜管沉淀池设计中,对斜管几何尺寸的规定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第9.4.20条。问题:42. 环状管网的计算方法可分为 。A.解管段方程B.解节点方程C.解环方程D.解能量方程 A B C D答案:ABC环状管网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解管段方程、解节点方程和解环方程三大类。问题:43. 氯消毒时,下列关于折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折点前产生的余氯均为化合性余氯B.折点前产生的余氯既有化合性余氯也有游离余氯C.折点前不产生余氯D.折点后产生游离性余氯 A B C D答案:AD参见考试教

24、材第1册图93的说明。问题:44. 未预见水量宜按 水量之和的8%12%计算。A.综合生活用水B.工业企业用水C.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水量D.管网漏损水量 A B C D答案:ABCD未预见水量宜按题述四部分水量之和的8%12%计算。问题:45. 下列 是计算循环冷却水补充水量Qm的公式(假设漏失水量为零)。 式中,Qm为补充水量;Qe为蒸发损失水量;Qw为风吹损失水量;Qb为排污水量;QR为循环水量;P为补充水率;N为浓缩倍数。 A B C D 答案:ABC选项A、B为补充水量和补充水率的概念公式。根据浓缩倍数的概念可推求出C公式。问题:46. 符合水厂厂址选择要求的是 等。A.应通过技术经济

25、比较确定,不必考虑城镇总体规划B.给水系统布局合理C.不受洪水威胁,有较好的废水排放条件D.有利于远期发展控制用地的条件 A B C D答案:BCD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第8.0.1条。问题:47. 下列关于取水构筑物适用的地层条件,正确的是 。A.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5m,底板埋藏深度大于15m的地下水B.大口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在5m左右,底板埋藏深度小于15m的地下水C.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6m,渠底埋藏深度小于10m的地层条件D.泉室适用于有泉水露头,流量稳定,且覆盖层厚度小于5m的情况 A B C D答案:BD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4m,底板埋藏深度

26、大于8m的地层;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5m,渠底埋藏深度小于6m的地层条件。问题:48. 北方的冬季, 对江河取水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A.水内冰B.春季流冰C.冰坝D.春季凌汛 A B C D答案:ABCD冬季,流速较大的河水因过度冷却而出现细小的冰晶,冰晶结成海绵状的冰屑、冰絮,称为水内冰。水内冰极易黏附在进水口的格栅上,造成进水口堵塞,严重时甚至中断取水。春季,冰盖融化、解体而成冰块,水中的冰块顺流而下(称为春季流冰或春季凌汛),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对河床中取水构筑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若流冰在河流急弯和浅滩处积聚起来而形成冰坝,会使上游水位抬高,影响取水构筑物的安全。问题:49. 水源

27、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并应考虑地下水源与地表水源的 特点。A.宜优先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B.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引起水质恶化或地面沉降C.地下水水量更充沛,宜优先选作生活饮用水水源D.地表水的水质和水量常年稳定 A B C D答案:AB由于地下水水源不易受污染,一般水质较好,故当水质符合要求时,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宜优先考虑地下水,但地下水的取用量必须小于允许开采量,否则容易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及地面沉降。一般而言,地表水水量充沛,常能满足大量用水的需要,故城市、工业企业常利用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但地表水浊度较高,水温、水质、水量变化均较大。问题:50. 管网中某节点的服务水头可理解为 。A.自由水头B.自由水压C.水压标高D.地面标高 A B C D答案:AB服务水头也称为自由水头或自由水压。 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