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切挖》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29337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体切挖》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形体切挖》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形体切挖》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形体切挖》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形体切挖》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体切挖》教学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形体切挖教学案例教学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六课形体切挖,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目标: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实行切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水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针对第三学段的设计应用这个学习领域制定的目标是:使用对比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实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使用全新的媒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理解。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根据成品来把图画出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水平。 一、制作材料的选择

2、 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美术媒材就是纸张和各种废旧材料,怎样让学生更广泛的接触到不同的媒材,感受它们的不同魅力呢?因为我学校旁边就是厦门最大的鲜花市场,于是我想到了一种质优价廉的材料花泥。果然学生们对这个新的材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毕竟从未接触过,我设计了根据课本范图凯旋门用花泥来尝试制作了一个,不但让学生对材质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又探究了花泥切挖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几何形的知识学生们从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就开始学习了,我通过复习几何形导入,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对形体这个概念的理解,并利用课件协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几何形体。通过图片欣赏,协助学生了解六面体、圆柱体

3、等形体在生活中、在工业设计中、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也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分类查找资料的水平。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是感知使用为主,理性思考较少,也就是所谓的想到什么画什么。我曾让学生先画想象中的把形体切挖后的草图,再按草图动手制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画草图失败而备受打击。即使能画出来的学生也很少会照着草图原样来切挖,很多都是做着兴起就不管草图的存有了。于是我想了一种倒置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的感知先行,用最高的学习热情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把切挖后成品画出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水平。 在拓展阶段,我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把

4、形体切挖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瓜果上,希望学生能使用或尝试使用形体切挖的方法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实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水平。教学重点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材料,萝卜、花泥、小刀等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1)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 师问: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把它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生答。 师总结: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协助学生理解) (2们在下面的图片中

5、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生答。 师总结: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或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3)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 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能够是规则形体,也能够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通过复习几何形导入,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理解,并协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

6、几何形体,了解形体切挖特点,切挖掉的部分能够是几何形体,也能够是不规则形体。)2发展阶段 (1)师: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块六面体花泥,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作凯旋门,比比哪个小组最快。(生练习) 师:你们小组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生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 师总结:切,用刀(强调握刀方式);挖,可用汤匙;还有很多东西也可利用,例如:纸卷筒,能够在花泥上镂空等。 (本次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花泥这种媒材,使用比赛制作凯旋门的形式,激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花泥的材质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又探究、交流了花泥切挖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意识。) (2)欣赏以形体切挖方式制作的各种图片。 (

7、通过图片欣赏,协助学生了解六面体、圆柱体等形体在生活中、在工业设计中、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分类查找资料的水平。) (3)师示范怎样将六面体花泥加工成圆柱体,示范完整作品的切挖。完成后把作品实行写生。 (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形体切挖方法的使用的理解。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是感知使用为主,理性思考较少,让学生的感知先行,用最高的学习热情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根据成品来把图画出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水平。)3练习阶段 根据构思对基础形体实行切挖练习,做完后根据作品画出结构图。 学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4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评选出最棒的

8、作品,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构思以及制作方法。 5拓展阶段欣赏以形体切挖方法及不同材料制造的建筑、日用品等图片,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把形体切挖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瓜果上,希望学生能使用或尝试使用形体切挖的方法来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基本达到了课标对第三学段设计应用单元: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实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特别是媒材的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花泥切挖方法的探究,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习兴趣持久。能够说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对媒材、对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开拓学生视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创作真令人高兴,如果作品在美化环境方面能再有点针对性,那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