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年级下期末试题一.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32202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年级下期末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年级下期末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年级下期末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年级下期末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年级下期末试题一.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测试卷(二)(一) 伤仲永 (16分)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题目中的“伤”意即。(2分) 2解释加点词:(3分)世隶耕( ) 父异焉( ) 或以钱币乞之 ( )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传一乡秀才观之( ) 邑人奇之( )3翻译句子。(6分) (1) 曰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 稍稍宾客其父。 (3) 泯然众人矣。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什么? (2分) 5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分) 6文章中运用了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神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请找出。(1分) (二) 木兰诗 (10分)1木兰

2、诗选自代编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这是朝时朝的民歌。(2分)2在横线上填上原诗句。(3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旦辞爷娘去( ) 但闻( ) 对镜帖花黄( ) 赏赐百千强( )4说说诗中南个“不闻但闻”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三) 孙权劝学 (12分) 1本文选自代史学家所编的。这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体史书。(2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卿言多务,孰若孤。( )

3、 (4)蒙乃始就学。( ) (5)及鲁肃过寻阳( ) (6)非复吴下阿蒙( ) (7)即更刮目相待( ) (8)肃遂拜蒙母( )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3分)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分)5本文写得传神,三位人物的神情似在读者面前,这主要得益于运用了描写。(1分) (四) 口技 (15分)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A呓语( ) B中间( ) C. 曳屋许许声(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虽人有百手( ) (3)不能名其一处也( ) (4)两股战战( ) (5)几欲先走( ) (6)曳屋许许声( )

4、3文言文中常常不用量词,如“一人” 就是“一个人”。请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量词。(2分)一人、一( )桌、一( )椅、一( )扇、一( )抚尺而已。4翻译下列句子。(2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4分) 6.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2分) (五) 夸父逐曰 (11分)1本文选自 。(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夸父与曰逐走( ) 欲得饮( ) 饮于( )河( ) 河、渭不足( ) 北饮大泽( ) 未至( )弃其杖( ) 3这是一篇神话,你还知道的神话传说有 、 、 。(3分)4你是如何看待结尾“弃其杖,化

5、为邓林”的?(3分) (六) 两小儿辩曰 (20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6分)孔子东游( ) 问其故( )( ) 我以( )曰始出时去( )人近 及( )曰中则( )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及其曰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 孰( )为汝多知乎(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此指的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来回答。(2分) 3翻译句子:(6分)(1)曰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曰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 一儿以曰出远,而曰中时近也。 (3). 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4分)小儿甲:观点: 论据:

6、 小儿乙:观点: 论据: 5.对“两小儿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笑”;有人则认为这是“恶意的讥笑,嘲笑”。你同意哪一态度?谈谈你的理由。(2分) (七) 狼 (16分) 1 解释加点的词。(2分)(1)顾野有麦场( ) (2)狼亦黠矣( ) (3)目似暝,意暇甚( ) (4)止有剩骨( )2选出加点词不作动词的一项( )(1分)A场主积薪其中 B一狼洞其中 C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D以刀劈狼首3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驰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4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句是( )(2分) A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5指出下列各句中“其”各指代什么。(5分)恐前后受其敌( )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6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 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