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34832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的有效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去伪存真,实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一、组织分工,明确职责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2号,两名组员依次为3号、4号。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师检查学生读课文时,不用再逐一叫学生名字,可以直接说:“请每个小组的4号来读。”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二、有序学习,合作提高1学前提要求 在需要交流时,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

2、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2学时会倾听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3学后再质疑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

3、效性。三、人人努力,共同进步1序号调换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我把小组成员序号的命名权放手交给了组长:即序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如果一段时间4号的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就可以晋升为3号;反之,如果2号表现退步,小组成员对其不满意,则可以把其降为3号。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会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进步。2激励表扬:即每隔每个小组都要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四、我的几点看法1、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直接让学生讨论,先给学生一部分独立思考的的时间。2、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有适当难度的才需要讨论,太简单不需要,太难学生无从下手。3、需要讨论的才讨论,不能是觉得这一堂课没讨论环节 ,随便加一次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