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39386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34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准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准确的比例。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根据乘法等式写出准确的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一、复习铺垫:1 叫比例。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3写出一个比例 二、自学探究:1例4: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 2 3 : 6 = 2 : 4 ( ) ( )3自主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四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4再写一个比例,看看是否符合你的发现。 三、迁移应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2:1和7:3.5 ( )( )=( )( )( )=( ) 四、你还有那些困惑?【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课件出示: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得到右边的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吗?各小组讨论,然后

3、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2.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师:现在我们以第一个比例为例,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出示课件。学生介绍比例的“项”以及“前项”“后项”的含义。师:你能说出其它几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师:很简单,我们来一个难一些的。 是指着分数形式的比例,请学生说外项和内项。二、关键点拨1、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师:现在在我们再回到大家刚才写的比,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比例,你有什么发现吗?师: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不过,你先要好好想想,你所发现的是不是偶然现象?最好能举些例子验证一下,好吗? 这下,学生们又静了下来,认真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很多

4、学生在纸上写着比例实行着验证。师:现在,请将你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学生在小组内实行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积极代表小组实行汇报。师:请个代表来说说你的发现。生: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比例中的两个外项的乘积与两个内项的乘积是相等的。我们还自己写了比例,发现这个规律是准确的。多让几个学生来说说。师:老师这儿也有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现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教师的这个问,还真把一部分学生给吓着了。不过,大家很快发现老师把比例写错了。生:(机灵地)老师,你举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准确的。因为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

5、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师:很有道理!同学们通过观察,验证,自己发现了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谁来说说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生答师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齐读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加重语气读。师:如果用字母表示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能够表示成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掌握的怎么样2、即时反馈:出示口答:1. 6:5=30:2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写成( )( )=( )( )。2. A:5= B:3根据比例基本性质能够写成 。3. 0:3=( ):5 0:3=0: ( )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

6、够组成比例。(1)6:3和8:5 (2):和: (3)1.2: 和:5 (4)和【学法指导: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渗透假设、验证的解题策略和方法。】(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2)还能够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你能用求比值的方法1.2: 和:5能否组成比例吗?(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2、根据“2936”写出比例,你行吗?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追问:你为什么写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渗透有序思考】3、如果a2b4,则a:b( ):( ); 如果a:b4:2,则a4,b2。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那么a、b还可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4、猜猜我是谁? 6:( )=5: 4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14=22听课随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