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44172 上传时间:2021-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摘 要: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企业运营活动风险的主要集中表现。集团公司的规模大,公司组成复杂,子公司区域分散,面临的风险比普通企业更大。如何对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对实现集团整体战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集团公司当前财务风险呈现的主要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意义 集团公司根据公司内外部的各类风险信息,借鉴已有风险管理行业的经验,经过风险识别评估,得出了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合规风险。财务风险与其他风险的相互影响,是企业运营活动风险的主

2、要集中表现。集团公司的规模大,公司组成复杂,子公司区域分散,一家企业或者企业个别部门的风险,会直接产生明显的连锁效应,影响到企业的其他部门,甚至是其在供应生产链条上的其他伙伴,因此它所面临的风险比普通企业更大,面临的财务风险压力尤为突出,因而集团公司更要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提前防止财务危机,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有效进行,进行实现集团整体战略目标。 二、目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呈现的特点及问题: 1.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不建全造成财务风险 当前一些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仅是从集团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制订,管理内容相对宏观,缺乏对子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具体的约束和监督。而子公司制订的制度通常又基于扩大

3、自身经营的灵活性,试图尽可能少的被集团公司控制,各子公司之间制订的制度也可能产生内容冲突,无法有效执行。因此造成集团公司在制度管理上没有形成母子公司互动,企业的经营发展整体协调性不够。制度管理缺失导致无法保障集团整体的经营战略目标实现,也增大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 2.集团战略目标不均衡、单一化形成的财务风险 当前许多集团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断追求企业规模、销售收入、利润的增长速度,这种单一化的战略发展目标,表现为急功近利,通常会导致经营管理者忽视集团长期的战略发展和经营方针,忽视对整体财务状况健康的管理。不能全面分析财务数据,注重短期效益的财务指标,比如只关注几个主要的资产、利润指标。

4、当发现市场上哪种业务盈利性高,集团资源就向哪种业务倾斜,频繁化的转移主营业务。有的集团甚至为扩大资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采取跨地区、跨行业进行收购兼并或者新建子公司,造成集团公司财务资源浪费,财务风险隐患逐渐积累并且潜伏起来。 3.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沉淀浪费造成的财务风险 目前,有的集团公司已经通过设立内部银行、财务公司等形式,建立了资金集中化管理体系。但也有不少集团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母子公司资金运用各自为政,资金沉淀浪费。集团内某些子公司经营业绩好,账面的资金余额多,但又缺乏有效途径提高现金管理收益。而有的子公司由于生产经营急需流动资金,只能去找银行申请贷款,看起来是解决了企业需要

5、的资金,却增加了集团公司整体的财务成本,也增大了集团的债务风险。有的子公司账户管理薄弱,多头开户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集团公司资金信息不对称,导致资金管理缺乏统筹安排,加大集团资金的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形成资金管理财务风险。 4.集团公司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多级担保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通常集团公司子公司较多,关联企业众多,一些子公司为实现融资规模最大化,常常向多家银行进行分散融资,而且有时候为加快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也使用短期融资支持资本性投资,造成债务结构不合理。在贷款过程中,由于子公司的信用评级不过关,也需要集团信用或其他子公司进行担保,或者母子公司互保,这种多级产权主体担保和过度负债造成企

6、业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过多,加大了集团的财务风险。由于债务结构不合理、多级担保交织的影响,一旦某个子公司发生经营不当,产生财务信贷风险,这些风险有可能会引起集团公司整体的信贷影响,造成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高度膨胀,对整体集团形成巨大威胁。 5.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还有待加强 目前,大部分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还不够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影响集团整体经营结果。集团管理职能部门、各子公司职能分工定位不够清晰,权利责任交叉重叠。有些国有企业集团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监管不到位,也容易出现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集团公司财务部门、人员设置还不够科学,容易造成各子公司财务工作目标与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冲突

7、。 三、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完善集团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财务风险控制需要有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来保障,要提高集团高层对制度管理的重视程度及自觉维护,从集团的顶层设计入手,全范围、全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从保障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为集团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划分明确的风险责任,按照责任、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细化分解明确各级部门及子公司承担的风险控制目标,制订相应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用制度保障降低集团财务风险。另外完善集团财务内控制度,要对所有经济业务进行梳理和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各个职位之间相关进行监督和制约,达到内部牵制的效果,这样保证内部管理

8、有效,同时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制定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建立授权审批体系,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避免权限的过度行使。 2.制订科学的集团战略目标 集团公司在注重制订战略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也需要把集团战略风险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整体的多元化、合理化目标定位,避免选择单一化的经营战略目标。注重长远经营展和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健康,全面分析并综合应用各项财务指标反映企业资源效率运营程度。结合各子公司优势特点,利用现有的集团公司优势资源,向行业的产业链纵向延伸,全面收缩或摒弃与集团战略不相关的子公司或部门,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财务目标风险。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目前资金集中

9、管理方式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为设立内部银行方式,拨付备用金方式,财务公司方式,结算中心模式。财务公司是集团公司发展到较高程度采用的一种形式,优点是可以运用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等手段,为集团筹措资金,也可以实现对子公司投资项目资金的监控,但该种方式要求集团公司具有较高的资质能力。结算中心是在集团母公司财务部门设立,具体办理集团各子公司的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机构,可以为各子公司核定最高现金限额,由结算中心集中管理各子公司的现金收入,根据各子公司业务需求资金进行拨付,从而实现对集团货币资金的监控。该种方式下没有将子公司资金全部集中到集团,各子公司也有独立的账号进行核算,有一定程度的资金经营权。上述

10、两种方式也可以实现集团公司对贷款担保实现整体控制,避免担保失控产生融资风险。集团公司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资金集中管理方式,从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管控风险。 4.完善企业风险控制机构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风险控制机构。集团公司应该设立多层级风险控制组织机构,明确集团公司、分公司、三级单位、四级单位的总会计师、主任师、财务负责人、财务人员为相应风险控制点的责任人,在统一管理的原则之下,逐级进行负责。集团公司也可以通过开展日常稽核、内外部审计、业务能力培训、综合考评等手段,通过日常的督促提高识别风险和风险控制能力,避免会计信息的造假,有利加强风险的监管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星文,肖丽云.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07:51-55. 2张俊缇,王秀萍.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9(09). 3张莹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J.会计之友,2013,06:102-104. 4蔡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23). 5刘勇强.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201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