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47118 上传时间:2021-07-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反思之一: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物理实验都能通过软件模拟进行,确实很理想化、方便、美观。然而一定要明确物理实验通过软件模拟进行,只能作为常规实验的补充。例如在电流和电路课上“怎样使小灯炮发光”的教学环节,使用课件完成。从灯泡的结构、与电源的连接、以及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学生也非常活跃。但是这个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探究怎样使小灯炮发光的,动画课件只能用来分析和解释电子的流动形成电流这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容。反思之二:要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而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倾向。这一点对于成长于信

2、息时代的青年教师尤为重要。教学设计是下载的、课件是现成的、演示实验是视频的、分组实验是数字的教师自己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解说员”。这种做法背离了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初衷。反思之三:信息技术容量大、节奏快,容易造成注重课堂高效率而忽略学生思维活动所必要的时间。看上去热热闹闹一节课,学生反映看不懂、记不住、无笔记、印象浅,教学效果必然不好。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展演变;必须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高效”节省下来的时间应留给学生思考、认知。实践证明,能在物理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反思之四: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发展

3、的必然趋势,物理教师因其学科特色和自身素质理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跟风时尚”、“装饰门面”的做法不可取。所谓“缺少信息技术就不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也是没有教育科学依据的。把信息技术用到实处,用到揭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上,才是找准了“结合点”。三、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与效益 1带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物理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备学生,还应该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完美的结合能够给学习者带来美妙的享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美的结合还能够给教师带来成功的感触,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能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4、 在全国第七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中,河南省开封市十四中学杨凯老师在家庭电路一课中,在教学中设计了认识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试电笔的使用、触电与急救,安全用电常识和从物理走向社会等六个教学环节具体落实和评价三维目标,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六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新课教学时,利用课件展示了不同时代家庭电路中保护装置的图片,通过历史变迁的介绍,引导学生感悟到电路元件在不断的完善中变的更安全、更方便,感受到科技的进步;通过小组合作连接电路,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强化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在了解触电与急救环节,用模拟人演示触电的两种类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触电现象,建立自我保

5、护意识,学会科学的救助方法。课的结束,以查阅资料、写小论文的形式布置作业,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学以致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节课是一堂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成功课例。 2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自主的学习,更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效的利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更大的学习空间。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何卫萍老师在二期课改新教材试点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自建网站进行物理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她的具体做法是:选择较适宜于网络教学的课题,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并制作相关的动

6、画,建立资源丰富的网站,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学。教师提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在网站上进行探索研究,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了运用好主题网站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何卫萍老师把探究问题过程分类为三个阶段:一是感知物理事实阶段,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及探究的任务,引导学生在网站及教材中收集有效信息。二是思考交流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处理信息,运用网络进行讨论交流,得出初步结论。三是解决问题反馈评价阶段,教师在网站上事先制作反馈练习,在探究活动结束时,让学生练习,最后由计算机可以作出评价。例如在太阳系一节课的教学中,何卫萍老师采用从核心问题入手,设计了一些子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解决

7、问题中达到对核心问题的学习。何卫萍老师的主题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学理念的飞跃,它更加关注学习者,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学习方式的目的。 3带动了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实现师生互动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合理的组合使得物理课堂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不断交流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更深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全国第七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中,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任欢菁老师在凸透镜成像一课中,利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带来了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课堂充

8、满生命活力,极具魅力,给学生和听课教师以美的享受。凸透镜成像的教学难点是:像与物所在范围的确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得到:当物距大于(或大于)像距时,像是缩小(或放大)的,但他们一般不容易想到物距、像距存在对应的范围规律:即当物体放在某某范围,像一定成在某某范围。为突破难点,在探究实验的交流评估阶段,任欢菁老师巧设了多媒体课件,在师生的互动中,将学生实验获得了物距、像距、物高和像高全部输入电脑,通过课件,实时、形象、直观地处理了多组实验数据,突出了“两倍焦距”这一特殊点,学生极其自然地产生验证物距“两倍焦距”成像情况的想法,实验规律显而易见。这样的整合,比从分析表格中的实验

9、数据、归纳实验规律的一般做法要直观得多、高效得多,师生互动有效得多。 4带动了教学呈现方式的变革 传统教学是以黑板、粉笔、课本等作为教学的呈现方式,对感官的刺激比较少。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学有了新的呈现方式,对感官的刺激角度是多方位的,更有利于信息的输入和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处理能力。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续文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教学研讨展示课欧姆定律中,利用DIS实验,解决了一个非常具体问题: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每小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实验操作法,用时十分钟只研究了一个导体的电压电流图线,如果同时研究三个导体时间又不允许;那么,采取同一大组三个小组分别研究不同导体,用借数据的方法

10、来弥补时间的问题,又碰到坐标系数据选取不同而无法短时间内实现的困难。用DIS数据采集器则很好地解决了三个不同导体的电压电流图线,建立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整个实验用时仅五分钟,把借数据的方法作为课后作业的要求进行布置,一举两得。续文老师利用DIS数据采集器,快捷、准确地把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具体、直观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大容量的信息技术给物理教学带来的方便,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与反思 1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仿真

11、实验、机器人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日臻成熟,当今的教育正发生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化。但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育尚未真正普及与推广。由于受条件限制,农村学校不能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部分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仅限于某些研究课、观摩课或展示课,在日常教学课或习题课、复习课上使用得少之又少。排除资金、硬件等客观条件的因素影响,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教师不会用;其二是教师嫌麻烦,不愿用;其三是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觉得不如不用。 对此,必须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使我们所有的物理教师真真感受到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和重要性。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软件

12、开发商和物理教师能够做出“傻瓜式开发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多种多样的教学结构”的课件,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提供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秀案例和课件的展示、交流平台,使我们的教师能够有效地选择资源、方便地使用资源、高效地开发资源,感受到整合带来的课堂教学的深刻变化。 2要合理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度 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因技术崇拜而忽视教育规律的形式主义。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效果的最优化,不分课型、内容,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结果弄巧成拙,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提高

13、教学效益, 反倒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此外,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全部教学环节由技术手段再现,用电子数据代替教师丰富的情感交流语言,用荧屏画面代替教师形体交流语言,使得传统教学方式下师生情感交流的优势荡然无存,反而使师生间产生一种“教与学的阻隔”,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必然会使他们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对此,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贯彻适时、适量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则,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的关系。如:传统板书能留给学生的一定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现代教学技术已成为常用教学手段的今天,传统板书

14、的使用仍需保证。3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滥用课件,忽视物理学科的特点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头脑中存有“只要运用教学软件就一定能促进教学”的认识。一些物理课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有的课件没有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设计;缺少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提示;未对物理知识情境进行分析;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关注不够;片面追求界面华丽、媒体效果而忽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等等。这样的物理教学课件试图通过外界媒体的刺激使学生被动模仿和接受物理知识,并未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有的教师花大量的精力在课前设计并制作课件,课堂上按设计的流程操作计算机,把知识内容逐一呈现给学生。尽管某些课件设计得比较精美,容量丰富,也具备多种感官刺激,但由于其缺乏交流互动,并未挖掘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尤如看了场电影,只观其面未达其意,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整合模式单一、交互性差的课堂教学,也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地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对此,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不能让信息技术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