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51641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检测试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半期检测物理试题(总分100分,100分钟完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3小题,共39分)1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3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

2、止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4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5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6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 B乙车 C地面 D路旁的树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

3、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记录为2.35cm、2.34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A平均速度为48km/h B所用时间为2.6h C所用时间为2.4h D平均速度为50km/h9如下左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振幅 B音调 C音色 D响度102008北

4、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上右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B甲火炬一定静止C乙火炬一定静止 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1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a图表示的是沸腾前水中气泡上升过程Bb图表示的是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Ca图表示的是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D只有液面暴滚时才能说明水已沸腾12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97,这可能是什么原因?()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

5、 B当地的大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C加热的火力太弱 D当地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13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只刻度模糊不清的水银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mm刻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m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 对准的刻度线是()A96mm B100mm C102mm D104mm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

6、速度为_m/s15萍萍帮妈妈涮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_产生的,根据声音的_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16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7声音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_;超声去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_。18如图所示是晶体在加热过程中时间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在BC段晶体处于_态,熔化过程用了_min19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选填“内侧”、“外

7、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三、计算题。(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20一名工程师为了测定某点距山崖的距离,他站在此点面对山崖大吼了一声,经2s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问:工程师距山崖多远?21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问:(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四解答题(共4小题,

8、每空1分,共21分)22刘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实验;(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2)刘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_。(只需写出一点)(3)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_。(4)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_。23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这说明音调是由_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

9、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听其响度_,这说明响度与_有关。 24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妈妈洗完衣服后总是将衣服充分展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晾晒,结合物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作出如下猜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_(填序号)。(2)通过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

10、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25、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填“路

11、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m/s。八年级上物理半期测试参考答案1、 选择题1、 C 2、A 3、D 4、A 5、A 6、B 7、C 8、A 9、B 10、A 11、C 12、D 13、D2、 填空题14、64.00 0.0215、 振动 音色16、 空气 变高17、 信息 能量18、 0 固液共存 419、 液化 外侧 内侧三、计算题20、 340m21、 (1)20m/s (2)会撞上障碍物四、实验探究22、 (1)-2 (2)物质太多(只要答案合理均给分) (3)晶体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4)10023、 (1)大 高 振动频率 (2)变大 变大 振幅24、 (1) (2)A、C (3)表面积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才快25、 (1)时间 便于测量时间 (2)大 大 (3)0.25第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