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51740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教师如何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一、问题的发现(一)个案介绍学生姓名:刘瑞林,14岁,男,班级:八年级四班。基本情况:其父母外出务工,该生随奶奶待在家里,由于奶奶不识字,没法监管孩子的学习,所以生活上特别溺爱他,经过走访调查和细心观察、分析,发现该学生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经常有厌学的情绪出现该生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在学习、生活上对家庭过分依赖,上课打不起精神来,注意力老是不能集中。平时的作业不想做、懒得做,特别是当作业过多时,就会故意将作业忘在家里不按时交,或者只做一部分,要么说忘记做了,要么者说没听清楚作业做什么。实际上是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加上没有人约束,随心所欲地玩。

2、最后造成了成绩不理想,有自卑心理,平时少言寡语,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2、不求上进,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小到课堂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朗诵、歌唱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即使在老师和同学的劝说下也毫无兴趣,不愿意参加,好像班级里的任何事情都跟他没关系,逃避一切,游离于班集体和同学之外。3、自卑心理严重,与同学交往困难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课堂上几乎从不发言,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甚至他会的问题,也不愿回答、不敢回答,自卑心理严重。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3、,跟同学相处困难,所以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还是在其他地方,他始终都是自己一个人,身边没有其他同学。(二)问题分析1、教育问题缺失。学生的父母,基本上都进过学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一些教育方法,易与教师、孩子沟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便利。而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又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所以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

4、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再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2、行为问题。通过个案发现,在留守儿童中,监护人都没有很好地尽到其监护的责任。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而外出父母则管不到,于是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放任自流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3、心理问题。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他们又不愿与监护人交流内心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5、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往往出现过激行为等。 4、价值观问题。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上的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久而久之,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滋生了“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赚钱”等错误思想。二、督导与评价“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在校学生,这一阶段也正是他们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

6、创造的黄金时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任务,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我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工作:(一)以身示范,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作为教师更是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诚实守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认为,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二)用爱激励孩子 “留守学生”多数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

7、、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孩子的心理上,需要更多的是那种无微不至的父爱、母爱。这种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非但让孩子吃好、穿好是爱,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教师应当像父母一样经常与孩子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让孩子时时刻刻都体会到一种爱的力量。(三)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学生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

8、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如我校一位刚初中毕业的男孩张某,父母在他读小学的时就外出打工,缺乏正确的家庭管教,进入初中就偷扒,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伴而乐,不思学习,不听老师的教育和劝告,结果走出校园不多久,就因结伴抢劫沦为少年犯。可见,要关心孩子,对孩子的交友我们不能忽视,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 (四)引导“留守学生”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学生”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教师和“留守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通过

9、引导,弥补“留守学生”空虚心理,起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五)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臭骂,不让孩子理论。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甚至与你作对。这样,长此以往,影响了孩子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再有就是觉得孩子身边没有父母,不忍心对孩子严

10、格管教,孩子犯了错误,怕伤孩子感情,轻描淡写说两句完事,长此以往怂恿孩子的坏毛病,最后无法管教,误入歧途。这两种形式都是不可取的。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我还应教育孩子要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气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在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开设心理健康课,进行心理咨询,订阅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或报刊,在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尽量减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重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

11、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演讲、书法、美术、读书比赛、参观访问等,让这些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关爱,社会的温暖三、督导效果“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她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尚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作为学校更要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对他们严慈相济,正确对待,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律、自立、自强,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坚韧、独立的个性,不断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