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55386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凉山半细毛羊培育历史与现状四川农业大学 吴登俊中国西部地区蕴藏着发展草食家畜的巨大潜力,是我国重要的草食家畜生产基地,必将会成为解决我国安全食物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1西部畜牧业中重要角色之一的绵羊被国家列入西部12省区市总人口3.54亿,拥有全国56个民族中的46个。在西部地区的牧业生产中,羊历来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饲养量保持在1.5亿只左右,占全国56.7%,其中绵羊9.5千万只,占全国75.0%,年产羊毛18.2万吨,占全国65.6%(粗毛7.9万吨,细毛7.6万吨,半细毛2.63万吨);半细毛产量虽占全国43.3%,但在西部地区羊毛生产总量中占的比例仅为14.5%,粗毛占的比例却高达

2、43.4%。原因是西部地区绵羊品种多数仍是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的地方品种。由于这些地方品种生产方向单一,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无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造成多种资源的严重浪费。如四川省的绵羊生产长期以来主要是藏绵羊为主,该品种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其中体型较大的草地型藏绵羊(74.0%)3岁成年公羊和母羊的平均体重分别为49.6kg和41.1kg,产异质毛为1.28kg和0.89kg。成年母羊1年产1胎,每胎产1羔,在粗放管理条件下,羔羊繁活率仅70%左右。体型较小的藏绵羊生产性能更差,如山谷型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仅为19.7kg和18.6kg,年产毛量公

3、羊0.6kg,母羊0.5kg,羊毛以杂色毛为主,每千克羊毛价值35元或更低,毛纺工业根本无法利用。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毛纺工业发展对优质羊毛原料的市场需求。如何提高本地区羊品种质量一直是政府和生产者努力要解决的问题。2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培育简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四川凉山州、甘孜和阿坝州先后引进了新疆细毛羊、苏联美利奴等优良细毛品种与本地藏羊进行杂交,计划绵羊生产向细毛羊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虽然其羊毛品质和产毛量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但出现了细毛改良羊对凉山地区亚热带气候不适应,生活力和体质方面也出现问题,使其较难饲养,细毛产品也不

4、太适合于手工编织民族服装用品的要求。后经过专家考察论证,决定转向用半细毛羊进行改良,向半细毛羊生产方向发展。从七五开始国家投巨资开展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培育工作,经过30多年努力,最终育成了外形整齐,遗传性稳定,毛、肉生产性能较高的现代半细毛羊培育新品种。1996年四川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审定通过,正式命名为“凉山半细毛羊”。为川西北地区发展半细毛羊生产奠定了基础。2.1自然生态条件凉山州位于东经1000410352,北纬26032918,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有较多的谷间盆地和台地,海拔高度相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夏秋凉爽,多雨而湿润,冬春干燥寒冷。高山养羊区,海拔25003200米,年降

5、水量1200毫米左右,年均温6,年日照1650小时,年积温2580小时,农作物以洋芋、荞子、燕麦为主;中山养羊区,海拔20002500米,年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气温12左右,年日照1860小时,年积温2950,农作物以玉米、水稻、洋芋、黄豆、荞子为主。高中山农作物一年一熟,冬春有大量冬闲地可种植光叶紫花苕等饲料,同时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也是养羊饲料重要来源。绵羊饲养区主要是分布在海拔26003500米的中高山地带的亚高山草甸草地,亩产鲜草400千克左右,其次是山地草甸草地,海拔20003000米,亩产鲜草500千克左右。天然草场每年11月开始枯黄,次年4月返青。人工草地可保持常年青绿。温暖湿润

6、的气候,广阔的天然草场和常年丰富的草料供应,为发展粗档半细毛羊提供了适宜条件。2.2半细毛羊培育历程与现状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山谷型藏羊分布区。羊产品是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必需品和主要经济来源。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区由原来的奴隶社会形态跨越式直接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本地原始地方藏羊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都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为改变这种情况,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家无偿引进国内外细毛羊对本地藏羊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但经实践验证,细毛改良羊对亚热带山区多雨潮湿的气候和粗放的饲养管理难以适应,且所产细毛与彝族人民手工编织生活用品的需要也不适合,因此改良工作进展十分

7、缓慢,历经近20年细毛改良羊仅占到绵羊总数的3.9%。为此,1973年经专家考察论证后,调整了绵羊改良方向,开始引进边区来斯特、林肯羊等半细毛羊品种与原有细毛改良羊进行杂交,开展半细毛羊杂交组合与杂种羊横交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培育48-50支半细毛羊等课题研究。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性研究,繁育出了一大批含有林肯羊和边区莱斯特血缘的半细毛改良羊,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家农业部和省内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考察论证,确认凉山州具有培育48-50支半细毛羊的生态条件和工作基础。农业部于1986年正式立项进行“48-50支半细毛羊新品系培育”的国家“七五”攻关研究。项目由凉山州畜牧局,

8、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现四川畜牧兽医科学院)和凉山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组成,还组织了10余个不同规模的种羊(育种)场和县局合作进行联合攻关。此后又以“48-50支半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在完成“七五”新品系选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羊群质量,发展特一级羊数量,统一体型外貌,稳定遗传性,并扩大繁殖向外推广为目标,经过精心选育,首次在育种区内形成了规模为11万余只的半细毛羊群体。1995年由国家科委和农业部组织验收结论认为:“在高山冷湿地区育成了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1996年,“48-50支半

9、细毛羊选育与提高”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标是通过品系繁育等现代育种技术全面提高凉山半细毛羊品种质量。同年经凉山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凉山州半细毛羊核心育种场”,之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凉山州人民政府共同批准(1998年),在“凉山州半细毛羊核心育种场”基础上,建立凉山半细毛种源基地“四川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该场地处布拖县境内,海拔2385m,年均气温10.1,日照1989.2h,降雨1032.2mm,无霜期200d,相对湿度70。旱季为11月至翌年4月,5月至10月为雨季。农作物一年一熟,主产洋芋、玉米、荞麦等。种羊场占地面积2300余亩,建有一年和多年生人工草地1000余亩。

10、2.3凉山48-50半细毛羊的育种方案凉山半细毛羊是在本地山谷型藏羊的基础上,用多个细毛和半细毛羊品种进行复杂杂交选育而成的。其育种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为细毛羊与本地藏羊杂交:其主要任务是用细毛品种改造藏羊的异质毛。先用新疆细毛羊等细毛品种分别与本地藏羊级进杂交,在二、三代羊中产生同质和基本同质的细毛杂种羊。这一阶段始于1956年,结束于1970年左右。第二阶段为引进国外半细毛品种与细毛杂种羊杂交:主要目的是改变羊毛细度和长度等性状,繁育出48-50支半细毛杂种羊。从1968年首次用引进的新西兰边区莱斯特公羊与同质或基本同质的细毛杂种母羊试验,生产一、二代杂种边新藏、边边新藏半细毛

11、羊杂种。在取得了大量试验结果后于1980年开始在育种区内广泛展开采用长毛型半细毛品种林肯羊与边新藏后代的杂交工作,生产了大量含25%和50%林肯羊血缘的半细毛杂种选育基础群。第三阶段进入自群繁育:此阶段始于1986年,在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半细毛羊育种工作进入按计划实施的选育和提高阶段。按“七五”、“八五”和“九五”不同时期的育种指标,在各育种场分别组建育种核心群,扩繁群等。大量使用经过后裔测定的种公羊,在加强体重、毛长、细度等性状选择的同时,逐步统一体型外貌,稳定遗传性,在经过56个世代的自群繁育后,达到育种群各性状基本稳定一致,具备新品种遗传特征的目标。第

12、四阶段为继续选育提高培育新品系,丰富品种结构:从“十五”开始,半细毛羊培育主要进入本品种继续选育提高程序,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品系培育工作,先后进行了高繁殖力、高净毛量新品系和肉用方向新品系选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针对半细毛羊羊毛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与产肉性能等方面的分子遗传标记以及QTL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3凉山4850半细毛羊品种的生产性能到本世纪初,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已形成年产15万只生产规模。其主要生产性能见表1。2002年,凉山州半细毛羊及改良羊存栏达到121万只。2005年凉山州半细毛羊及改良羊发展到140万只。 表1凉山半细毛羊主要生产性能单位:千克,厘米项目剪毛后体重XS.e

13、剪毛量XS.e体侧羊毛长度XS.e成年公羊85.251.646.550.1117.250.24育成公羊56.380.124.610.0215.640.03成年母羊48.110.084.120.0114.560.03育成母羊38.070.243.310.0314.370.06凉山半细毛羊羊毛主体细度4850支,净毛率66.7%,屠宰率50.7%,产羔率113.8%。凉山半细毛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超过国内其它半细毛羊品种,主要指标达到世界著名4850支半细毛羊品种新西兰罗姆尼羊的水平,见表2。 表2 凉山半细毛羊与国内外半细毛羊品种的比较 单位:千克、厘米、%品种羊毛细度成年羊体重产毛量毛长净毛率屠

14、宰率产羔率公羊母羊公羊母羊公羊母羊凉山半细毛羊48-5085.2548.116.554.1217.2514.2866.750.7113.8青海半细毛羊50-5860.535.35.983.111.7210.0161.048.7101.5内蒙古半细毛羊56-5865.335.55.512.5710.58.562.149.2598.0新西兰罗姆尼羊46-5088.859.77.766.861812-1460.7/120.0俄罗斯长毛羊44-4895-10560-656-6.53.518-2215-186648-52120.0天山羊(俄)50-5690-11050-608-104-512-1812-

15、1860/ 农业部指定的上海三个毛纺厂对凉山半细毛羊毛产品进行工业验证表明,“凉山半细毛的(羊毛)细度、长度、短毛率、标准重、制成率与新西兰毛相近”;“毛线纺纱性能良好,主要指标达到外毛标准,成品强力,光泽优于外毛”;“毛毯手感丰满,水纹清晰。色泽和光泽较好,符合纺织行业PZ6100191标准”。继续选育提高培育新品系期间培育出的具有优良羊毛品质和高生产性能的凉山半细毛羊高净毛量品系,其成年公羊和母羊净毛产量分别为4.98千克和3.55千克。平均净毛率达到71.78%。种公羊净毛率70.6%,母羊净毛率72.96%。平均体重成年公母羊分别为90.3千克和55.5千克;育成公母羊分别为61.5千

16、克和46.7千克,断奶公羔24.65千克,断奶母羔22.08千克,其中成年公羊最大体重者为103.0千克,成年母羊为82.0千克。育成公羊最大体重可达92.0千克,育成母羊68.0千克。4月龄断奶羔羊最大体重,公羔可达46.0千克,母羔41.0千克。肉毛兼用型新品系培育工作正在总结阶段。凉山半细毛羊不仅生产性能比本地羊提高了数倍,而且潜在的价值更为重要。与本地羊生产性能比较见表3。表3凉山半细毛羊与当地山谷型藏羊生产性能比较单位:千克、克凉山半细毛羊凉山本地山谷型藏羊*成年母羊活体重48.118.9成年母羊剪毛量4.120.75成年母羊羊毛品质符合毛纺工业要求的优质原料不能作毛纺工业原料成年母

17、羊日增重19760*中国羊品种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与应用推广前景凉山半细毛羊从培育开始,就在凉山州内主产绵羊的10多个县设置了多个扩繁点。凉山州政府“草畜双百万工程”的实施,加快了该品种的推广速度,为使凉山半细毛羊在更大的范围内转化为经济效益。四川省委政府也将“凉山半细毛羊及配套技术推广”列入省畜牧业科技增收“565”计划,在凉山州、雅安地区、攀枝花等地、市州主产绵羊县推广,使之成为这些地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此外凉山州在近年实施的“3150计划”,要在近期内将凉山半细毛羊及其改良羊增加到150万只。半细毛羊选育区内的昭觉、会东、金阳以及推广区,如雅安的石棉县,甘孜

18、州和阿坝州等均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部分为国家级贫困县,饲养凉山半细毛羊和半细毛改良羊使这些县的农户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按只羊年增产羊毛1.5千克,出栏羊只平增产羊肉4.5千克计算,仅九五期间五年内凉山州内新增产值18004.95万元,农牧民获纯收益11703.22万元。发展半细毛羊生产已成为农牧民提高经济收入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毛、肉产品,丰富了市场商品供应,促进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显著的环境生态效应,凉山半细毛羊的培育成功,不仅促进半细毛养羊业的发展,同时带动该地区草业的迅速发展,人工种植面积已达130万亩,

19、高产优质的凉山半细毛的饲养减少了土种羊的数量,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使草场植被得到改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凉山半细毛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的潜在原因为:4.1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是在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海拔2000至3500米的高山冷湿地区培育成功的。我国南方有近十亿亩草山草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生态条件与品种培育地相似,因此品种推广应用地域非常辽阔。4.2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是我国培育成功的第一个长毛型粗档半细毛品种。目前国内还没有可与之参与竞争的新的同类型品种出现,因此品种销售市场广阔。4.3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生产性能高,产品品质好,经济

20、效益显著。根据对该品种推广应用地区产生的效益看,与本地土种羊比较,只平年可增产优质毛1.51.75千克,出栏羊只平增产羊肉4.55.0千克;只羊年均增收3545元。因此深受农牧民欢迎,市场前景较好。4.4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以及交通和信息等相对落后,目前国家正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其中不少地区已经把饲养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列入了牧业扶贫、农牧民增收项目。4.5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品种性能提高一直在持续研究之中。属国家211工程大学的四川农业大学的动物科技学院和四川畜牧兽医科学院,四川省政府和省级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每年仍在投入人力物力持续支持该品种的选育提

21、高研究。5对凉山半细毛羊将来发展的思考提高现代动物生产水平与效益,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作为生产工具的动物品种的品质。根据现代动物生产学理论,要提高植物性粮食转化为动物性食品的效率,首要解决的关键因素就是动物品种。根据国际粮农组织和发达国家对养殖业生产作出的科学评估,品种的贡献率是35%60%,平均为45%。美国农业部(USDA)对美国近50年来畜牧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总结中,品种改良的作用居各项技术之首,即遗传育种的贡献率40%,其次是饲养饲料技术类的贡献率20%,这就是发达国家对动物遗传育种做大力度科技投入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有了良种就能够在同样投入的条件下有更大的产出,同时饲养良种

22、还会减小由于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导致的数量的过度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满足畜牧生产优良品种来源的途径主要依靠不断地培育和推出新的品种,而每一新品种的推出都将比前一品种平均提高12%左右的生产效益。为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世界各国都把新品种培育当作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应用现代科技在一定时期内研究获得新遗传资源(品种、品系)的方法,已经在人类进行的动物生产活动中取得巨大成就和效益,我国建国五十多年来,在这方面培育出了许多新家畜家禽品种,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成功为改变我国西部地区草食家畜绵羊品种结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品种由于培育时间较短,还有许多生产性能需要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来提高完善和稳固

23、。在新品种形成后继续完成的“高净毛量新品系”培育对提高该品种的羊毛生产性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立“凉山半细毛羊肉用品系培育”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时间短,加之绵羊世代间隔长的限制,品系的稳固扩繁和性能测定均需要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当前面对WTO的挑战,西部大开发,国家实施畜牧结构大调整,生产优质羔羊肉,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为我们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作为全国拥有3亿余亩草地资源的五大牧区之一的四川,特别是川西北草原和康巴地区,长期以来绵羊品种单一,生产性能低,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差,数量发展快,这给草地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为川西北地区和我省长江中

24、上游地带生态环境重建带来不利,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的关键是要在不增加或甚至减少该地区绵羊存栏数的前提下,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唯一的途径是提高绵羊(和其它家畜)的个体生产性能,这就需要改良当地品种,凉山半细毛羊在凉山及其推广地区已经开始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从“七五”开始,对凉山半细毛羊品种培养的方向定位是“以产48-50支半细毛为主”,已经完成该定位目标,“十五”开始进行“具有优良产肉性能的绵羊品种”研究。经过对该品种新品系的培育发现,该品种存在十分优良的产肉性能遗传基础。如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系断奶(4月龄)羔羊体重最大个体公羔可达46.0千克,母羔41.0千克。初生羔羊最大体重公羔可达6.5千克,母羔6.0千克;这就是说,通过品系培育也能培育出具有十分优良产肉性能的“凉山肉绵羊品种”,同时还能生产优质半细毛。加强凉山半细毛种源基地的建设,是政府的当务之急。虽然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凉山州政府联合批准,建立了“四川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目前原种场地处凉山州布拖县境内高海拔寒冷地区,条件十分艰苦,缺乏管理技术人员和经费,极大的限制了优良种羊的生产规模,严重影响了该品种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