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62982 上传时间:2021-07-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35)1、【单选题】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答案:C;2、【单选题】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

2、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答案:B;3、【单选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答案:D;4、【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答案:A;5、【单选题】朱元璋称陶安“谋略

4、无双”。下列句子,全都说明陶安有谋略有才能的一组是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宽租省徭,民以乐业。丧乱之源,由于骄侈。道不明,邪说害之也。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3分A、B、C、D、答案:B;6、【单选题】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

5、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答案:B;7、【简答题】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5分)译文:_(2)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5分)译文:_10分解析:(1)黄州刚被攻下,(皇帝)想找到居重要职位的臣子镇守它,没有谁超过陶安,于是命令他掌管(主持)黄州。(“初”“逾”“知”各1分,通顺2分,共5分)(2)皇帝问道:“陶安难道有这种行为?那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诘”“安”“若”各1分,通顺2分,共5分)8、【简答题】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4分解析: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2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9、【简答题】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答:6分解析: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3)景中寓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