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小事做起.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17369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小事做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小事做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小事做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小事做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小事做起.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创建节约型社会,从小事做起 计划,从制度上控制浪费现象。纸张都是双面使用,这样几乎节省一半纸张,用纸数量大大减少。对使用过的无法再利用的纸张,集中收集变卖,用以购买水果招待领导,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更为项目部节省了开支。 小事讲节约,大事更不放过。对于工程中用量最多,资金投入最大的材料,项目部更是集思广益,厉行节约。通过“合理计划、妥善保管、精心控制”在“省源节流”上下功夫。合理计划,即购买材料前,根据施工图及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计算出材料精确用量,避免盲目采购造成浪费;妥善保管:材料进场后,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材料,采取特殊的保管方式,以免因受潮、生锈等造成人为浪费;精心控制:

2、项目部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总结出各种材料的施工损耗率,根据损耗情况控制材料支出,各工区领用材料超出正常损耗部分的费用由其自行承担,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使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项目部就是这样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不懈努力着。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校团委何金晖老师给我们上了本学期的第二次党课。和上次党课不同,这次党课的内容要严肃很多,因为何老师主讲的是党的纪律。一提起党的纪律,便让我们不禁想起党在井冈山留下的美好印记。*员在革命的艰难时期,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在物资匮乏之际,党却严格执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

3、,借了百姓的东西不仅要原样奉还,还和百姓热情地交谈,帮他们解决一部分生活和生产上的问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坏农民的庄稼。如此严格的要求,没有使得*感到拘束,恰恰相反,一时间,井冈山形成了军民一家亲的和谐温馨的局面。军民生活在一起,关系非常密切。而党没有遗忘党的纪律,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党的纪律是维护和巩固党的纯洁与统一的法宝之一。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为了规范党内生活和工作秩序顺利开展, 保证各种目标的实现及保障党员权利而设立的。好的纪律、好的制度, 可以造成好的环境、好的风气。它们不是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东西。在党的纪律和制度面前, 必须做到人人平等, 绝不不允许有不遵守它们的特殊

4、党员存在, 也绝不不允许一个或几个人随意破坏和废弃它们。 现实生活中,因对党的纪律的漠视而导致违纪违法的事例数不胜数。宽于律己,严于律人;随意变通,自己人违纪违法,进行肆意包庇、袒护: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在这样邪念的影响下大搞特权、权钱交易……最终皆因失去纪律的约束而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后悔不已。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在原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大代表李海婴的忏悔书中:刚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勤政廉政,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然而在这个充满着诱惑的社会中,到处都是糖衣炮弹,思想开始出现滑坡、意志也逐渐的消退,心安理得,心安理得的收受一些人送的财物,并且,将这些看成是一

5、种身份的体现、地位的象征和价值的表现。最终,在2008年8月22日,李海婴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100万元。李海婴的行为不仅仅给其本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严重玷污了高等学府的圣洁殿堂,彻底败坏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更加败坏了党员的声誉,损害了党的形象。 在今后,*的革命一直宣扬这种井冈山精神,并作为优良传统保留下来,至今仍在弘扬。我想和百姓和睦相处是党一直追求的,而*严谨的组织纪律更要不断地改进和传承,这是党革命斗志的灵魂。毛主席也曾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当党紧紧遵守同一个信念,行动和思想统一起来,真的可以做到战无不胜,事实证明了其正确性。 而

6、如今当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些党员忘记党的纪律,忘记了党的教诲,忘记了对党的誓言,所做的事情超出了党的纪律所约束的范围,贪污受贿、利用自己的职权便宜行事和社会上的人交往过密,欺行霸市,从而做出了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原秘书李真、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等等身居高位,本来可以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他们却选择了走向腐败,这是对党的纪律的亵渎,同时也必然走向身败名裂。这些都是深刻的教训! 严是爱,松是害。党的纪律不能松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这样。党的纪律就是一把高悬的利剑,什么时候对党的纪律放宽、松绑,这把利剑就会凛然出鞘。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将党的纪

7、律牢牢地铭记在心中,这是一种约束,却同时又是一种规划,必将使党员在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上有所作为。 汇报人: 2018年3月31日 为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认真做好年至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方案:一、易发地点根据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地点主要包括: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庄、集市等人员集中地(重点是 和 办事处),人工开挖的高陡边坡的坡脚和自然土质斜坡附近的居民居住区,矿山开采区,公路、铁

8、路等交通干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它在汛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列出本地重要地质灾害易发地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危害严重、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治到位。二、重点防范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我市主汛期是5月至10月,这段时间暴雨、持续降雨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月1日至 月30日。三、监测、预防责任人各乡镇(办)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镇(办)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在主汛期增加监测巡查频次,以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

9、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报。危及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河堤及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危及学校、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受灾主体单一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其他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建设责任单位负责监测。四、防控措施年至2018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并采取以下防治管理措施,力争把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认识地质灾

10、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教育、旅游、气象等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市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责,切实做好地

11、质灾害的巡查、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治工作。要督促、配合建设、交通、铁路、水利、教育、旅游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2、市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施工,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3、市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并在隐患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建立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做

12、好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4、市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各旅游区(点)地质灾害调查,建立旅游区(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加强对辖区内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防灾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旅游人员防灾知识的宣传。5、市教育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各中小学校区(舍)的地质灾害调查,编制中小学校区(舍)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每年汛前、汛中,对中小学校区(舍)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校区(舍)要加强巡查与监测,落实防灾责任、防灾措施和应急措施。6、市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特别是病险水库(坝塘)的巡查、监测、预报,对出现的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理;要加强

13、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7、市气象部门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将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资料通报各有关部门及责任人。排查隐患,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汛前、汛中、汛后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巡回检查,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防灾预案,落实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连同防灾避险明白卡,一并发放到每户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其宣传计划,扎实细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工作,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月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各地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年度计划和预算中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确保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得到及时监测、预报、调查、勘查和治理,保障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有效运行。 7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