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79019 上传时间:2021-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月)理综生物(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A. 生物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B. 破坏小鼠浆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会降低C. 胰岛细胞中核孔的数目多于口腔上皮细胞D. 肝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生需掌握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尤其是核仁与各细胞器的功能,能联系高中教材中多处相关的知识综合分析,才能正确答题。真核生物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其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抗体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均与高尔基体有关,破坏小鼠浆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会降低,但不影响细胞免疫

2、,B错误;胰岛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多,C正确;肝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D错误。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盐酸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可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

3、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高中教材中相关实验或调查,要求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试剂,并能对相关操作进行分析和判断。盐酸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都是解离液的组成,作用是是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正确;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正确;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二氧化碳,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产物中没有二氧化碳,错误;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错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

4、授粉,以实现杂交,正确;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可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会存在颜色干扰,错误;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调查血友病的发病率应在随机人群中进行调查,错误;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3如图是育种工作者的育种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B. 秋水仙素能促进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 野生二粒小麦为二倍体,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D. 此育种过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多

5、倍体育种的知识,考生要能够理解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明确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明确秋水仙素的作用是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故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正确解题。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但杂交后代不可育,说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两个不同物种,A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故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野生二粒小麦为四倍体,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C错误;此育种过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点睛】此题中含有多个学生易混易错知识,现整理如下:1.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了生殖隔离。2.

6、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动的动力来自纺锤丝收缩,而着丝点分裂的动力则直接来自ATP供能。4. 有丝分裂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会导致细胞分裂停留在后期。5.多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一般是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而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一般处理的对象是幼苗。4依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DNA-RNA的杂交区域中可存在T与A的配对,图甲中的b端对应图乙的左侧。B. 由乙丙两图推测,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有水产生。C. 若DNA模板链上的CCA和GGT分别决定甘氨酸和脯氨酸,则图乙方框内为甘氨酸。D. 图甲的状态能发

7、生在蓝藻细胞中,图乙中有三种RNA,图丙圆圈内是一种嘌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难度较大,要求考生能正确识别图形,判断出甲图是原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乙图是翻译过程,丙图的碱基含有双环,应属于嘌呤类碱基,并能根据甲图中肽链的长度判断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能根据乙图中箭头的方向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推断出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密码子及其对应的反密码子,才能正确答题。图甲中DNA-RNA的杂交区域中可存在T与A的配对,图甲中,核糖体由b向a移动,图乙中核糖体延mRNA由左向右移动,故图甲中的b端对应图乙的左侧,A正确;由乙丙两图推测,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有水产

8、生,B正确; 若DNA模板链上的CCA和GGT分别决定甘氨酸和脯氨酸,即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密码子分别为GGU和CCA,对应的反密码子分别为CCA和GGU,则图乙方框内为脯氨酸,C错误;图甲中转录还没有结束翻译就已经进行,说明是原核基因的表达过程,可发生在蓝藻细胞中;图乙中有mRNA、tRNA和rRNA共三种RNA,图丙圆圈内是一种嘌呤,具有双环结构,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清楚以下几点: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因此原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进行,真核细胞的核基因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2.翻译时,一条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9、,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速率,其核糖体的移动方向可依据不同核糖体形成的肽链长度进行判断,即肽链长的核糖体移动在前,肽链短的核糖体移动在后。3.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时,每次只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一个核糖体内可容纳两个密码子。5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B. 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球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样品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动物可以不做统计D.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

10、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高中教材中的相关实验,重点考查不同实验中的操作方法或计数方法,要求考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减小相应的实验误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A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盖上盖玻片,后将样液滴入血球计数板,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样品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动物可应借助于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进行统计,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D正确。6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A.

11、利用性外激素等化学信息进行害虫防治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B. 甲种群的部分个体迁入乙种群中,则甲种群的迁出率等于乙种群的迁入率C. 某种群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随机分布等数量特征D.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外,其余能量以10%-20%的传递效率流向下一营养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知识,知识综合程度一般,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相关的知识,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利用性外激素等化学信息进行害虫防治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甲种群的部分个体迁入乙种群中,由于没有甲乙种群变化前的个体总数,故无法计算甲种群的迁出率和乙种群的迁入率,也就无法比较两

12、者的大小,B错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个体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C错误;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外,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剩余的能量才能流向下一营养级,10%-20%的传递效率是指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10%-20%传给了第二营养级,D错误。7下图中甲是叶绿体膜上磷酸转运器及相关生理作用示意图。磷酸转运器是三碳糖磷酸与无机磷酸的反向转运蛋白,它可将三碳糖磷酸转运到叶绿体外,同时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将Pi运回到叶绿体基质中,在光合作用产物运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图乙是水稻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

13、),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的名称是_,突然停止光照,的含量变化是_。 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_(填“有利于”或“ 不利于”)淀粉和的合成,其中主要包括_(至少写出两种)。通常情况下,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据图乙推断,24小时内不能产生图甲中的时间段是_,若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_(填“左”或“右”)移动。测得该植物一昼夜O2的释放量为300mg ,假设该植物在一昼夜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中阴影部分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0mg。出现乙图中C的原因是_。【

14、答案】 三碳化合物 上升 不利于 脂质 氨基酸、蛋白质、蔗糖 0:00-5:00和20:00-24:00 右 大于 温度高引起部分气孔关闭【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能根据甲图即题干的提示判断出图中的是三碳化合物,是三碳糖磷酸,是脂质、氨基酸、蛋白质等,是H和ATP;同时明确,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会导致叶绿体基质中Pi的积累,将不利于淀粉和的合成。图乙中,A、B两点植物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实际光合速率为0,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有光照的时间段内植物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氧气量,该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生长。还需要明确环境条件改变

15、时,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分析及图乙中C点出现的原因分析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1)图甲中的名称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三碳化合物;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量减少,暗反应消耗的三碳化合物减少,而三碳化合物的生成量基本不变,所以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2)分析图形可知,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会导致叶绿体基质中Pi的积累,不利于淀粉和的合成,其中主要包括脂质、氨基酸、蛋白质。(3)图中显示,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通常情况下,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蔗糖。(4)图甲中是水光解的产物氧气和H,分析图乙可知,0:00-5:

16、00和20:00-24:00 时段没有光合作用,故该时段内不能产生图甲中氧气和H;B点时植物净光合速率=0,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若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实际光合速率增大,B点将向右移动。(5)测得该植物一昼夜O2的释放量为300mg ,即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假设该植物在一昼夜的呼吸速率不变,即呼吸速率=12mg/h,则图中阴影部分(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应大于300mg。出现乙图中C的原因是温度高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8神经学家研究发现了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和以下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轻摸海兔的喷水

17、管,鳃很快缩回。连续多次重复中的触摸过程,鳃的缩回变慢甚至消失(即为习惯化)。习惯化后,在头部给予重击,并同时轻摸喷水管,鳃非常迅速缩回(称为敏感化)。下图表示海兔缩鳃反射的神经调节模式及短期敏感化前后有关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生理变化。 图中最简单的反射弧含有_种神经元,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_。 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表中和代表的现象分别是_和_(填“产生”或“不产生”),原因是_。根据实验结果,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_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据图分析,习惯化后,当海兔头部受到重击后

18、,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5-HT,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_结合后,能使突触后膜K+_受阻,因此,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突触中,突触前膜兴奋后,恢复静息电位变慢,使Ca2+_增加,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出现敏感化。【答案】 2 运动神经末梢和鳃肌 由负变正 产生 不产生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 特异性受体 外流 内流【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反射和神经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能识别甲图中的反射弧组成,理解习惯化形成的机制;根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判断出表

19、中的实验应出现的现象;根据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变化趋势,及习惯化后静息电位形成会变慢;能结合图乙理解敏感化的形成原因是Ca2+内流增加。本题综合性较强,对考生读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分析图形可知,图中最简单的反射弧是喷水管皮肤abd鳃,含有感觉和运动共2种神经元,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和鳃肌。(2)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钠离子内流,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的变化是由负变正。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表中和代表的现象分别是产生和不产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海兔重复

20、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分析图乙可知,习惯化后,当海兔头部受到重击后,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5-HT,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使突触后膜K+外流受阻,因此,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突触中,突触前膜兴奋后,恢复静息电位变慢,使Ca2+内流增加,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出现敏感化。9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正常及易位后的7号、9号染色体分别用A、A+、B、B-表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并未发生变化,第9号染色体上的R片段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若

21、个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表现为痴呆病;若只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乙图表示因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系谱图,已知I2、II4均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II3染色体正常。请据图回答。(1)个体-2的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_发生了改变。(2)乙图中,个体II4产生的配子中,7和9号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_种,个体6的7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的组合为_。(3)若8为存活个体,则其染色体异常的概率是_。II3 和II4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几率为_。(4)已知7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M,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对应的DNA序列如图丙所示,起始密码子为AUG。

22、正常情况下,其转录时的模板位是_链。若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G,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5)为避免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_,妊娠期间进行产前诊断,利用对羊水中胎儿细胞的_检查可避免生出染色体异常患儿,通过_可避免基因异常个体出生。【答案】 排列顺序(位置) 4 AA+BB 2/3 1/4 b链 CUC 遗传咨询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基因诊断【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重点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变异、转录和基因突变等多方面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根据题中信息(用甲图中的字母表示):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之间发生相互易位即为携带者,其染色体组合为A+A

23、BB-;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的某一片断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病患者,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后代早期流产,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正常个体的染色体组合为AABB;由于起始密码子是AUG,密码子位于信使RNA上,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b链上;可根据上述分析答题。(1)根据题意可知,个体-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而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并未发生变化,故其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位置)发生了改变,可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2)根据题意可知,个体II4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即其染色体组成

24、为AA+BB-,因此乙图中,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个体II4产生的配子中,7和9号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AB、AB-、A+B、A+B-共4种;个体6为女性痴呆者,根据题意,若个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表现为痴呆病,故6的7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的组合为AA+BB。(3)若8为存活个体,则其染色体异常的概率是_。II3 和II4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几率为_。乙图中-3是正常个体,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4是携带者,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所以-3和-4后代的染色体组合类型及比例为A+ABB-(携带者):AABB-(单体导致流产胎儿不能成活):A+ABB(三体导致患痴呆):AABB(正常)=

25、1:1:1:1,其中染色体组合为AABB-的个体早期流产导致胎儿不能成活,故若8为存活个体,则其染色体异常的概率是2/3;II3 和II4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几率为1/4。(4)根据起始密码子为AUG,说明信使RNA中前三个碱基为AUG,则模板位于b链中;若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G,则模板链由CAG变成GAG,则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变为CUC。(5)为避免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遗传咨询;妊娠期间进行产前诊断,利用对羊水中胎儿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检查可避免生出染色体异常患儿,通过基因诊断可避免基因异常个体出生。【点睛】生物变异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相结合的考题近年来常在模考试题

26、中出现,具有一定的难度,此类试题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即利用题干简短的语言叙述或结合图形介绍有关的变异知识,然后出题,要求考生能利用题干或图形中提取的信息,熟练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能力,并且对课本的有关知识能熟练应用,方可正确解题。本题中,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和图形信息,正确判断出人群中7号染色体和第9号之间发生相互易位即为携带者,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的某一片断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病患者,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后代早

27、期流产,其染色体组合为AABB-;正常个体的染色体组合为AABB。10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及引入某害虫的天敌后通过调查构建的模型。请据图回答:(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以上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的成分_。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_。(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生活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生态系统的_是有限的。(4)上图乙模型属于_(填“物理” ”概念” 或”数学”),其

28、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调节。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天敌K值的数据为_。(5)碳元素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依赖_(填生理过程)。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普遍存在,在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信息传递的作用依次为_、_。【答案】 垂直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多了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数学 负反馈 P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调节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变化、负反馈调节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一般,只要考生能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细心读题,应该能较好地答题

29、。(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些植物所处的高度不同,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以上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显示,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多了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生活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污水排放量不能超出自我调节能力的极限。(4)上图乙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其曲线表

30、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害虫数量的增加,天敌种群数量也增加;一定范围内随天敌种群数量增加,害虫种群数量减少,使害虫和其天敌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动态平衡,故其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节。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天敌K值(环境容纳量)的数据为P2,即天敌数量在P2附近上下波动。(5)碳元素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依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态系统中群落水平上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种间关系,生态系统水平上信息传递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1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

31、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_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_步骤后。(2)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运用图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 mm3,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则1 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_个。(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_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_;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_染色法。在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前以_比例加入染液

32、,这种鉴定方法的的不足是_。(4)培养基通常用_法灭菌,若无条件,也可用间隙灭菌法。其程序是:第一天,将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然后在3637 下放置24 h;之后重复前面的操作2-3次。请分析: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的目的是_。在3637 下放置24 h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怎样证明间隙灭菌法的效果? _。【答案】 碳源和氮源 选择 溶化 平板划线法 低 107 酚红指示剂 CO(NH2)2H2OCO22NH3 刚果红 1:200 假阳性反应的干扰 高压蒸汽灭菌 杀死活的微生物体 杀死24 h中由微生物的芽孢或孢子萌发而生长的微生物细胞 将培养基处于37 下放置35 d

33、,仍无微生物生长【解析】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与鉴定、无菌技术、微生物的接种与计数等相关知识,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一般,只要考生能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能读懂图表,注意答案的语言表述,答题应没有太大的问题。(1)根据题意,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要筛选出此类细菌,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碳源和氮源;该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只有苯胺,故从作用看属于选择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溶化步骤后。(2)分析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可知图B对应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图A对应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

34、布平板法。运用图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时,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 mm3,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则1 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80/5)x25x1000/0.4=107个。(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酚红指示剂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CO(NH2)2H2OCO22NH3;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刚果红染色法。在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前

35、以1:200比例加入染液,这种鉴定方法的的不足是易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干扰。(4)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用间隙灭菌法时,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的目的是杀死活的微生物体,在3637 下放置24 h后再加热的目的是杀死24 h中由微生物的芽孢或孢子萌发而生长的微生物细胞;将培养基处于37 下放置35 d,若仍无微生物生长,则可证明间隙灭菌法的效果理想。12科研人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技术流程如图,分析回答步骤的技术名称_。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上皮细胞是因为_。步骤中,需要构建含有_的基因表达载体。之前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可以从图2的ABC

36、D四种单链DNA片断中选取_作为引物。对干扰素基因片断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限制酶的组合为_或_。将步骤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_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_的方法。【答案】 核移植 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干扰素基因 启动子 终止子 B和C Hind和Pst EcoR和Pst 绿 抗原-抗体杂交【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图1中是体细胞核移植,是早期胚胎培养,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图2是利用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图3是构建完成的基因表达载体,可据此分析答题。(1)步骤的技术名称体

37、细胞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2)相对于上皮细胞,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因此该工程这应将目的基因导入ES细胞。(3)步骤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需要构建含有干扰素基因(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的基因表达载体。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干扰素基因)时,由于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故需要从图2的ABCD四种单链DNA片断中选取B和C作为引物。对干扰素基因片断和质粒进行酶切时,要保证目的基因结构完整,同时还要避免连接时目的基因自身连接,以及保证重组质粒中至少保留一个完整的标记基因,故可选用Hind和Pst或EcoR和Pst的限制酶组合。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关键完成的重组质粒中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已

38、经被破坏,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结构是完整的,故将步骤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绿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点睛】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都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学生解题时极易失分,尤其是如何正确判断限制酶的选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举例如下:(1)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应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如图甲可选择Pst。不能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如图甲不能选择Sma。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如图甲也可选择用Pst和EcoR两种限制酶(但要确保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酶的切点)。(2)根据质粒的特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所选限制酶要与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一致,以确保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标记基因等,所以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如图乙中限制酶Sma会破坏标记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