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80209 上传时间:2021-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复习资料必看2.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光纤通信复习第一章1.什么是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纤来传输光波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2.光纤通信和电通信的区别。(1)电通信的载波是电波,光纤通信的载波是光波。(2)电通信用电缆传输信号,光通信用光纤传输信号。光缆具有比电缆更小的高频率传输损耗3.基本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基本光纤传输系统由光发射机、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1.光发射机功能:是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核心:光源。要求光源输出光功率足够大,调制频率足够高,谱线宽度和光束发散角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和波长稳定,器件寿命长。2. 光纤线路功能: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

2、可能小的畸变(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光纤线路由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组成。光纤线路的性能主要由缆内光纤的传输特性决定。3. 光接收机功能:把从光纤线路输出、产生畸变和衰减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放大和处理后恢复成发射前的电信号。核心:光检测器。对光检测器的要求是响应度高、噪声低和响应速度快。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是通过光检测器的检测实现的。检测方式有直接检测和外差检测两种。第二章1、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设折射率,纤芯为n1;包层为n2,则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是n1n2。2、突变多模光纤数值孔径的概念及计算。1. 突变型多模光纤(全反射导光) (1

3、)相对折射率指数差(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 定义: 弱导波光纤中n1和n2相差很少,则 n1+n2 =2 n1所以有:定义临界角c的正弦为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 NA)。根据定义和斯奈尔定律设=0.01,n1=1.5,得到NA=0.21或c=12.2。 NA表示光纤接收和传输光的能力。1)NA越大,纤芯对光能量的束缚越强,光纤抗弯曲性能越好。2)NA越大 经光纤传输后产生的信号畸变越大3、弱导波光纤的概念。纤芯折射率为n1保持不变,到包层突然变为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5080 m,光线以折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大。带宽只有1

4、020 MHzkm,一般用于小容量(8 Mb/s以下)短距离(几km以内)系统。 4、相对折射率指数差的定义及计算。参考25、突变多模光纤的时间延迟。现在我们来观察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时间。根据图2.4,入射角为的光线在长度为L(ox)的光纤中传输,所经历的路程为l(oy), 在不大的条件下,其传播时间即时间延迟为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由式(2.4)得到最大入射角(=c)和最小入射角(=0)的光线之间时间延迟差近似为 6、渐变型多模光纤自聚焦效应的产生机理。渐变型多模光纤的光线轨迹是传输距离z的正弦函数,对于确定的光纤,其幅度的大小取决于入射角0, 其周期=2/A=2a/ , 取决于光纤的结构参

5、数(a, ), 而与入射角0无关。这说明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虽然经历的路程不同,但是最终都会聚在P点上,这种现象称为自聚焦(SelfFocusing)效应。 渐变型多模光纤具有自聚焦效应,不仅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会聚在同一点上,而且这些光线的时间延迟也近似相等。这是因为(1)光线传播速度v(r)=c/n(r)(c为光速),入射角大的光线经历的路程较长,但大部分路程远离中心轴线,n(r)较小,传播速度较快,补偿了较长的路程。(2)入射角小的光线情况正相反,其路程较短,但速度较慢。所以这些光线的时间延迟近似相等。 7、突变光纤和平方律渐变光纤传输模数量的计算。对于突变型光纤,g,M=V2/2;

6、对于平方律渐变型光纤,g=2,M=V2/4。 8、归一化频率的表达式。 V= 见书22应该没有小于等于2.405的9、单模条件和截止波长。单模传输条件为 V= 可以看到,对于给定的光纤(n1、n2和a确定),存在一个临界波长c,当c时,是单模传输,这个临界波长c称为截止波长。由此得到10、三种色散的定义。模式色散是由于不同模式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 它取决于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并和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有关。材料色散是由于光纤的折射率随波长而改变,以及模式内部不同波长成分的光(实际光源不是纯单色光),其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这种色散取决于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和光源的谱线宽度。 波导色散是

7、由于波导结构参数与波长有关而产生的, 它取决于波导尺寸和纤芯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 11、3dB带宽的表达式及相关计算。(1)用脉冲展宽表示时, 光纤色散可以写成 =(2n+2m+2w)1/2 式中n、m、w分别为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所引起的脉冲展宽的均方根值。 将归一化频率响应|H(f)/H(0)|下降一半或减小3dB的频率定义为光纤3dB光带宽f3 dBf3 dB= 课本是441(分子)12、光纤损耗产生的机理。光纤的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传输距离。 各种机理产生的损耗与波长的关系,这些机理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两部分。 (1)吸收损耗1)SiO2引起的固有吸收(本征损耗)

8、由电子跃迁引起的紫外吸收;由分子振动引起的红外吸收 2)杂质引起的吸收。 过渡金属(例如Fe2+、Co2+、Cu2+)、氢氧根(OH-)离子(2)散射损耗 1)瑞利(Rayleigh)散射(本征损耗)主要由材料微观密度不均匀引起,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2)由光纤结构缺陷(如气泡)引起的散射13、非零色散光纤。是一种改进的色散移位光纤。在密集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当使用波长1.55 m色散为零的色散移位光纤时,由于复用信道多,信道间隔小,出现了一种称为四波混频的非线性效应。这种效应是由两个或三个波长的传输光混合而产生的有害的频率分量,它使信道间相互干扰。如果色散为零,四波混频的干扰十分严重,如

9、果有微量色散,四波混频反而减小。这种光纤在密集波分复用和孤子传输系统中使用,实现了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通信14、光缆缆芯的结构类型。保护光纤固有机械强度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塑料被覆和应力筛选。光缆一般由缆芯和护套两部分组成,光缆的传输特性取决于被覆光纤。 1.缆芯通常包括: 被覆光纤(或称芯线) 加强件 通常用杨氏模量大的钢丝或非金属材料例如芳纶纤维(Kevlar)做成。 2. 护套 护套起着对缆芯的机械保护和环境保护作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抗侧压力性能及密封防潮和耐腐蚀的能力缆芯结构的特点,光缆可分为四种基本形式。(1)层绞式 把松套光纤绕在中心加强件周围绞合而构成,采用松套光纤的缆芯可以增强抗拉强

10、度,改善温度特性(2)骨架式 把紧套光纤或一次被覆光纤放入中心加强件周围的螺旋形塑料骨架凹槽内而构成。这种结构的缆芯抗侧压力性能好,有利于对光纤的保护。(3)中心束管式 把一次被覆光纤或光纤束放入大套管中,加强件配置在套管周围而构成。这种结构的加强件同时起着护套的部分作用,有利于减轻光缆的重量。(4)带状式 把带状光纤单元放入大套管内, 形成中心束管式结构,也可以把带状光纤单元放入骨架凹槽内或松套管内, 形成骨架式或层绞式结构。带状式缆芯有利于制造容纳几百根光纤的高密度光缆,这种光缆已广泛应用于接入网。 15、光纤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光纤的特性参数很多,基本上可分为几何特性、光学特性和传输特

11、性三类。)每个特性参数有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基准法:严格按照定义进行测量的方法。替代法:在某种意义上与定义相一致的测量方法。当两者有争议时,应以基准法为准。光纤损耗测量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测量通过光纤的传输光功率,称剪断法和插入法;另一种是测量光纤的后向散射光功率,称后向散射法。 (看书)第三章1、光纤通信中常用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种类。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发光二极管(LED) DFB 2、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由哪三个部分组成?限制层 有源层 限制层 3、电子吸收或辐射光子所要满足的波尔条件。电子在低能级E1的基态和高能级E2的激发态之间的跃迁有三种基本方式:受激吸收 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电子在

12、E1和E2两个能级之间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或辐射的光子能量都要满足波尔条件, E2-E1=hf12 (3.1)式中,h=6.62810-34Js,为普朗克常数,f12为吸收或辐射的光子频率。 4、什么是粒子数反转分布?设在单位物质中,处于低能级E1和处于高能级E2(E2E1)的原子数分别为N1和N2。当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存在下面的分布:式中, k=1.38110-23J/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由于(E2-E1)0,T0,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总是N1N2。吸收物质:如果N1N2,即受激吸收大于受激辐射。当光通过这种物质时,光强按指数衰减。激活物质:如果N2N1,即受激辐射大于受激

13、吸收,当光通过这种物质时,会产生放大作用。N2N1的分布,和正常状态(N1N2)的分布相反,所以称为粒子(电子)数反转分布。5、理解半导体激光产生激光的机理和过程。过程:由于限制层的带隙比有源层宽,施加正向偏压后,P层的空穴和N层的电子注入有源层。P层带隙宽,导带的能态比有源层高,对注入电子形成了势垒, 注入到有源层的电子不可能扩散到P层。同理,注入到有源层的空穴也不可能扩散到N层。另一方面,有源层的折射率比限制层高,产生的激光被限制在有源区内。 书本52页机理: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结注入电流,实现粒子数反转,产生受激辐射,再利用谐振腔的正反馈,实现光放大而产生激光振荡。6、静态单纵模激

14、光器。随着驱动电流的增加,纵模模数逐渐减少, 谱线宽度变窄。这种变化是由于谐振腔对光波频率和方向的选择,使边模消失、主模增益增加而产生的。当驱动电流足够大时,多纵模变为单纵模,这种激光器称为静态单纵模激光器。 7、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特性。注:激光器输出光功率随温度而变化有两个原因: 一是激光器的阈值电流It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二是外微分量子效率d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时,Ith增大,d减小, 输出光功率明显下降,达到一定温度时,激光器就不激射了。当以直流电流驱动激光器时,阈值电流随温度的变化更加严重。当对激光器进行脉冲调制时,阈值电流随温度呈指数变化。 8、DFB激光器的优点。 单纵模激光

15、器。 谱线窄, 波长稳定性好。 动态谱线好。 线性好。广泛用于模拟调制的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系统中。 想详细点就看书(57)9、LD与LED的主要区别(课件只是两点,可看课后小结)(1)LD发射的是受激辐射光,LED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2)LED不需要光学谐振腔, 没有阈值。10、常用光电检测器的种类。PIN光电二极管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11、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光电二极管(PD)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是由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实现的。 (课本61)12、PIN和APD的主要特点。由于PN结耗尽层只有几微米,大部分入射光被中性区吸收, 因而光电转换效率低,响应速度慢。为改善器件的特

16、性,在PN结中间设置一层掺杂浓度很低的本征半导体(称为I),这种结构便是常用的PIN光电二极管。 随着反向偏压的增加,开始光电流基本保持不变。当反向偏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光电流急剧增加,最后器件被击穿,这个电压称为击穿电压UB。APD就是根据这种特性设计的器件参考课本66 有性能的比较,上面只是概念13、耦合器的功能。功能:把一个输入的光信号分配给多个输出,或把多个输入的光信号组合成一个输出。对光纤线路的影响:插入损耗,反射和串扰噪声14、光耦合器的结构种类。1)T形耦合器 功能是把一根光纤输入的光信号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两根光纤,或把两根光纤输入的光信号组合在一起,输入一根光纤。主要用作不同分路

17、比的功率分配器或功率组合器2)星形耦合器 功能是把n根光纤输入的光功率组合在一起,均匀地分配给m根光纤, m和n不一定相等。这种耦合器通常用作多端功率分配器。 3)定向耦合器 其功能是分别取出光纤中向不同方向传输的光信号。定向耦合器可用作分路器,不能用作合路器。 4)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 这是一种与波长有关的耦合器,波分复用器的功能是把多个不同波长的发射机输出的光信号组合在一起,输入到一根光纤;解复用器是把一根光纤输出的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分配给不同的接收机。15、什么是耦合比?是一个指定输出端的光功率Poc和全部输出端的光功率总和的比值,用%表示。16、什么是附加损耗?由散射、吸收和器件

18、缺陷产生的损耗,是全部输入端的光功率总和Pit和全部输出端的光功率总和Pot的比值,用分贝表示Le=10lg17、光隔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必考)隔离器就是一种非互易器件,其主要作用是只允许光波往一个方向上传输,阻止光波往其他方向特别是反方向传输。主要用在激光器或光放大器的后面,以避免反射光返回到该器件致使器件性能变坏。插入损耗和隔离度是隔离器的两个主要参数,对正向入射光的插入损耗其值越小越好,对反向反射光的隔离度其值越大越好课本72第四章1、数字光发射机的方框图。(必考)功能:把电端机输出的数字基带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有效注入光纤线路。数字光发射机的方框图如图4.2所示,主要有

19、光源和电路两部分。光源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光发射机的性能。电路的设计应以光源为依据,使输出光信号准确反映输入电信号。 课本792、光电延迟和张驰振荡。输出光脉冲和注入电流脉冲之间存在一个初始延迟时间,称为电光延迟时间td,其数量级一般为ns。当电流脉冲注入激光器后,输出光脉冲会出现幅度逐渐衰减的振荡, 称为张弛振荡,其振荡频率fr(=r/2)一般为0.52 GHz。张弛振荡和电光延迟通信系统的影响(限制调制速率): (1)当最高调制频率接近张弛振荡频率时,波形失真严重,会使光接收机在抽样判决时增加误码率,因此实际使用的最高调制频率应低于张弛振荡频率。 (2)电光延迟要

20、产生码型效应。当电光延迟时间td与数字调制的码元持续时间T/2为相同数量级时,会使“0”码过后的第一个“1码的脉冲宽度变窄,幅度减小,严重时可能使单个“”码丢失, 这种现象称为“码型效应”3、激光器为什么要采用自动温度控制?1)温度升高,阈值电流增加,外微分量子效率减小,输出光脉冲幅度下降。 2)由于激光器结区温度的变化使得输出光脉冲的形状发生变化,这种效应称为“结发热效应”,“结发热效应”将引起调制失真4、数字光接收机的方框图。(必考)直接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方式的数字光接收机方框图示于图4.14,主要包括光检测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均衡器、 时钟提取电路、取样判决器以及自动增益控制(AG

21、C)电路。 2)主放大器和AGC决定着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3)均衡器:目的是对放大器出来的已产生畸变(失真)的电信号进行补偿,使输出信号的波形适合于判决,以消除码间干扰,减小误码率。 4)再生电路:包括判决电路和时钟提取电路,它的功能是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与噪声混合的波形中提取码元时钟,并逐个地对码元波形进行取样判决,以得到原发送的码流。时钟提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收发同步。 5、光接收机对光检测器的要求。光检测器是光接收机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特别是响应度和噪声直接影响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对光检测器的要求如下: (1) 波长响应要和光纤低损耗窗口(0.85 m、 1.31 m和1.55 m)

22、兼容; (2) 响应度要高, 在一定的接收光功率下, 能产生最大的光电流; (3) 噪声要尽可能低, 能接收极微弱的光信号; (4) 性能稳定, 可靠性高, 寿命长, 功耗和体积小。 目前,适合于光纤通信系统应用的光检测器有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6、什么是灵敏度?灵敏度Pr: 在保证通信质量(限定误码率或信噪比)的条件下, 光接收机所需的最小平均接收光功率Pmin,并以dBm为单位。由定义得到Pr=10lg灵敏度表示光接收机调整到最佳状态时,能够接收微弱光信号的能力。提高灵敏度意味着能够接收更微弱的光信号7、什么是误码和误码率?误码:把发射的“0”码误判为“1”码,或把“

23、1”码误判为“0”码。误码率:光接收机对码元误判的概率称为误码率(在二元制的情况下,等于误比特率,BER), 用较长时间间隔内,在传输的码流中,误判的码元数和接收的总码元数的比值来表示8、什么是动态范围?动态范围(DR)的定义是:在限定的误码率条件下,光接收机所能承受的最大平均接收光功率Pmax和所需最小平均接收光功率Pmin的比值,用dB表示。根据定义DR=10lg动态范围是光接收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光接收机接收强光的能力,数字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一般应大于15 dB。 由于使用条件不同,输入光接收机的光信号大小要发生变化,为实现宽动态范围,采用AGC是十分有必要的。AGC一般采用直

24、流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反馈控制电路来实现。对于APD光接收机,AGC控制光检测器的偏压和放大器的输出; 对于PIN光接收机,AGC只控制放大器的输出。 9、数字光纤通信读线路码型的要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从电端机输出的是适合于电缆传输的双极性码。光源不可能发射负光脉冲,因此必须进行码型变换,以适合于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传输的要求。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采用二进制二电平码,即“有光脉冲”表示“”码, “无光脉冲”表示“0”码。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对线路码型的具体要求有: (1) 能限制信号带宽,减小功率谱中的高低频分量。这样就可以减小基线漂移、提高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和减小码间干扰, 有利于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

25、 (2) 能给光接收机提供足够的定时信息。因而应尽可能减少连“”码和连“0”码的数目,使“1”码和“0”码的分布均匀, 保证定时信息丰富。 (3) 能提供一定的冗余码,用于平衡码流、误码监测和公务通信。但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应适当减少冗余码,以免占用过大的带宽。 10、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码型种类。扰码、mBnB码 (特点可以查看94) 插入码第五章1、SDH的优点。与PDH相比, SDH具有下列特点:(1) SDH采用世界上统一的标准传输速率等级。最低的等级也就是最基本的模块称为STM-1,传输速率为155.520Mb/s; 4个STM1 同步复接组成STM-4,传输速率为4155.52

26、 Mb/s=622.080 Mb/s。(2) SDH各网络单元的光接口有严格的标准规范。因此, 光接口成为开放型接口,任何网络单元在光纤线路上可以互连, 不同厂家的产品可以互通, (3) 在SDH帧结构中,丰富的开销比特用于网络的运行、 维护和管理,便于实现性能监测、故障检测和定位、故障报告等管理功能。 (4) 采用数字同步复用技术,其最小的复用单位为字节,不必进行码速调整,简化了复接分接的实现设备,由低速信号复接成高速信号,或从高速信号分出低速信号,不必逐级进行。(5) SDH采用了DXC后,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及对各种业务量变化的适应能力。2、SDH传输网的主要组成设备。SDH终端复用器

27、TM、分插复用设备ADM、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等网络单元以及连接它们的(光纤)物理链路构成。3、SDH的帧结构(STM-1)。SDH帧结构是实现数字同步时分复用、保证网络可靠有效运行的关键。图 5.5 给出SDH帧一个STMN帧有9行,每行由270N个字节组成。这样每帧共有9270N个字节,每字节为8 bit。帧周期为125s,即每秒传输8000帧。对于STM1 而言,传输速率为927088000=155.520 Mb/s。字节发送顺序为:由上往下逐行发送,每行先左后右。图 5.5 SDH帧的一般结构 4、SDH的复用原理。看书作总结1075、三种误码率参数的概念。误码率是衡量数字光纤通信系

28、统传输质量优劣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在数字传输过程中信息受到损害的程度。 BER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传输码流中出现误码的概率,它对话音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编码方法。(1)劣化分(DM) :误码率为110-6时,感觉不到干扰的影响,选为BERth。选择取样时间T0为 1 min。选择TL为1个月。定义误码率劣于 110-6的分钟数为劣化分(DM)。HRX指标要求劣化分占可用分(可用时间减去严重误码秒累积的分钟数)的百分数小于10%。(2)严重误码秒(SES) :由于某些系统会出现短时间内大误码率的情况,严重影响通话质量,因此引入严重误码秒这个参数。选择监测时间TL为1个月,取样时间T0为1s。定

29、义误码率劣于 110-3的秒钟数为严重误码秒(SES)。HRX指标要求严重误码秒占可用秒的百分数小于0.2%。(3)误码秒(ES) :选择监测时间TL为1个月,取样时间T0为1s, 误码率门限值BERth=0。定义凡是出现误码(即使只有1bit)的秒数称为误码秒(ES)。HRX指标要求误码秒占可用秒的百分数小于8%。相应地,不出现任何误码的秒数称为无误码秒(EFS), 指标要求无误码秒占可用秒的百分数大于92%。6、可靠性及其表示方法。对光纤通信系统而言,可靠性包括光端机、中继器、光缆线路、辅助设备和备用系统的可靠性。确定可靠性一般采用故障统计分析法,即根据现场实际调查结果,统计足够长时间内的

30、故障次数,确定每两次故障的时间间隔和每次故障的修复时间。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系统无故障工作的概率,它反映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 可靠性表示方法 (1) 可靠性R和故障率。故障率:是系统工作到时间t,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功能失效)的概率。的单位为10-9/h, 称为菲特(fit), 1fit等于在109 h内发生一次故障的概率。(2) 故障率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3) 可用率A和失效率PF。可用率A是在规定时间内,系统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概率(课件)7、损耗对中继距离限制的计算。如果系统传输速率较低,光纤损耗系数较大,中继距离主要受光纤线路损耗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要

31、求S和R两点之间光纤线路总损耗必须不超过系统的总功率衰减,即 L(f+s+m)Pt-Pr-2c-Me 或者L 式中,Pt 为平均发射光功率(dBm),Pr为接收灵敏度(dBm),c 为连接器损耗(dB), Me 为系统余量(dB),f为光纤损耗系数(dB/km), s为每km光纤平均接头损耗(dB/km), m为每km光纤线路损耗余量(dB/km), L 为中继距离(km)。8、色散对中继距离限制的计算。如果系统的传输速率较高,光纤线路色散较大, 中继距离主要受色散(带宽)的限制。为使光接收机灵敏度不受损伤,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必须对光纤线路总色散(总带宽)进行规范。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对于

32、一个传输速率已知的数字光纤线路系统,允许的线路总色散是多少, 并据此计算中继距离。对于数字光纤线路系统而言,色散增大,意味着数字脉冲展宽增加,因而在接收端要发生码间干扰,使接收灵敏度降低, 或误码率增大。对于实际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受色散限制的中继距离L可以表示为式中, Fb是线路码速率(Mb/s),与系统比特速率不同,它要随线路码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C0是光纤的色散系数(ps/(nmkm),它取决于工作波长附近的光纤色散特性。为光源谱线宽度(nm),对多纵模激光器(MLMLD),为rms宽度,对单纵模激光器(SLMLD), 为峰值下降20 dB的宽度。 是与功率代价和光源特性有关的参数,对于

33、MLMLD, =0.115, 对于SLMLD,=0.306。例子:以140 Mb/s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为例计算中继距离。设系统平均发射功率Pt=-3 dBm, 接收灵敏度Pr=-42 dBm,设备余量Me=3 dB,连接器损耗c=0.3dB/对,光纤损耗系数f=0.35 dB/km, 光纤余量m=0.1 dB/km,每km光纤平均接头损耗s=0.03 dB/km。把这些数据代入式(5.8), 得到中继距离又设线路码型为5B6B, 线路码速率b=140(6/5)=168 Mb/s, |C0|=3.0 ps/(nmkm),=2.5 nm。把这些数据代入式(5.16),得到中继距离在工程设计中,中继距

34、离应取74 km。 在本例中中继距离主要受损耗限制。 但是,如果假设|C0|=3.5 ps/(nmkm),=3 nm,而上述其他参数不变,根据式(5.16)计算得到的中继距离L65 km, 则此时中继距离主要受色散限制,中继距离应确定为65 km。注:对于波长为0.85 m的多模光纤,由于损耗大,中继距离一般在20 km以内。单模光纤在长波长工作, 损耗大幅度降低,中继距离可达100200 km。在1.31m零色散波长附近,当速率超过1 Gb/s时, 中继距离才受色散限制。在1.55 m波长上,由于色散大,通常要用单纵模激光器,理想系统速率可达5 Gb/s, 但实际系统由于光源调制产生频率啁啾

35、,导致谱线展宽,速率一般限制为2 Gb/s。采用色散移位光纤和外调制技术,可以使速率达到20 Gb/s以上。 第七章1、光放大器的种类(1)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优点是小型化,容易与其他半导体器件集成; 缺点是性能与光偏振方向有关,器件与光纤的耦合损耗大。(2)光纤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分布光纤拉曼放大器(DRA)非线性光纤放大器2、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如图,在掺铒光纤(EDF)中,铒离子(Er3+)有三个能级: 其中能级1代表基态, 能量最低;能级2是亚稳态,处于中间能级;能级3代表激发态, 能量最高。1)当泵浦(Pump, 抽运)光的光子能量等于能级3和能级

36、1的能量差时,铒离子吸收泵浦光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13)。(2)但是激发态是不稳定的,Er3+很快返回到能级2(无辐射跃迁)。(3)如果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子能量等于能级2和能级1的能量差,则处于能级2的Er3+将跃迁到基态(21),产生受激辐射光,因而信号光得到放大。 注:从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光放大是由于泵浦光的能量转换为信号光的结果。为提高放大器增益, 应提高对泵浦光的吸收, 使基态Er3+尽可能跃迁到激发态,3、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构成方框图(必考)(1)光隔离器:防止反射光影响光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2)光耦合器(波分复用器):把信号光和泵浦光混合起来。(3)掺珥光纤:长约10

37、100m, Er 3+浓度约为25mg/kg。(4)泵浦光源: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光功率为10100mW,工作波长为0.98 m。4、什么是WDM?光波分复用(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解复用),并作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因此将此项技术称为光波长分割复用, 简称光波分复用技术。注: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密集波分复用(WDM)+非零

38、色散光纤(NZDSF,即G.655光纤)+光子集成(PIC)”正成为国际上长途高速光纤通信线路的主要技术方向。5、光交换技术的方式光交换主要有三种方式: (1)空分光交换(2)时分光交换(3)波分光交换1、空分光交换的功能是使光信号的传输通路在空间上发生改变。空分光交换的核心器件是光开关。2、时分光交换是以时分复用为基础, 用时隙互换原理实现交换功能的。时分复用是把时间划分成帧,每帧划分成N个时隙,并分配给N路信号,再把N路信号复接到一条光纤上。3、波分光交换(或交叉连接)是以波分复用原理为基础, 采用波长选择或波长变换的方法实现交换功能的。6、什么是光孤子?光孤子(Soliton):经光纤长

39、距离传输后,其幅度和宽度都不变的超短光脉冲(ps数量级)。光孤子的形成是光纤的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的结果。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的通信方式称为光孤子通信。 注: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受到光纤损耗和色散的限制。7、光孤子的产生机理光孤子的形成是光纤的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的结果。(可看课件)8、相干光通信信号调制的方式相干光通信:在发射端对光载波进行幅度、频率或相位调制;在接收端,则采用零差检测或外差检测,这种检测技术称为相干检测。光强调制-直接检测(IM-DD)方式 优点:调制和解调简单,容易实现,成本较低。缺点:只用到振幅,没有利用光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信息, 限制了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高。9、相干光通信技术的优点相干光通信的优点:(1)和IM-DD方式相比,相干检测可以把接收灵敏度提高20dB,相当于在相同发射功率下,若光纤损耗为0.2 dB/km,则传输距离增加100 km。 (2)采用相干检测,可以更充分利用光纤带宽。我们已经看到,在光频分复用(OFDM)中,信道频率间隔可以达到10 GHz以下,因而大幅度增加了传输容量。所谓相干光,就是两个激光器产生的光场具有空间叠加、 相互干涉性质的激光。实现相干光通信,关键是要有频率稳定、 相位和偏振方向可以控制的窄线谱激光器。注:相干光接收方式是适用于所有调制方式的通信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