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81150 上传时间:2021-07-1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园林遗传育种实习总结 园林遗传育种问答题 园林遗传育种学戴思兰 园林设计工作实习总结 园林实习总结3000字 篇一: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实习增加了我对于种子园的了解,知道了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营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的意义 在于种子的遗传品质好; 估算初级种子园种子造林,材积增益在1020;种子园树木结实早,能稳定地提供大量遗传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种子园面积集中,便于经营管理,控制树冠生长,方便种子采收;为育种的持续发展准备物质和技术条件。也知道了种

2、子园按照不同方法的分类,按照繁殖方法分:无性系种子园、实生苗种子园;按照繁殖材料的改良程度分:初级种子园、改良种子园;按照书中的亲缘关系分:杂交种子园、产地种子园、室内种子园。 第二点就是对于优树选择的认识。在建始长岭岗的日本落叶松林中的调查中,我们进行了优树选择,自己亲身经历体验了,同时也操作练习了关于日本落叶松的优树选择。所谓之优树,就是指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材性、干形、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远远超过同种、同龄的树木。优树选择是从基本种群内,根据选种目标,按表型进行单株选择,并从中选的单株上分别采集种子或穗条进行繁殖,通过鉴定比较,评选遗传品质优良的单株,建立采穗圃或种子园,

3、作为良种繁育的基地。那么优树的标准是怎样来确定的呢?优树标准随树种、选优目的、方法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其标准也不同。 一般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个方面。 (1) 数量指标 对用材树种来说,包括日本落叶松主要是生长量指标。确定生长量指标应考虑到: (a) 现实的可能性。既优树数量指标一般不超过同龄林分中最大值。如把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都以100计,则最大径阶约为170,在中幼龄林中,最大径阶的平均树高为120;近熟林为115;过熟林为110;最大径阶的平均材积可达270。(b) 供选择的林分和需要优树的数量。可供选择林分多,标准可高。 在实际工作中,数量指标常采用两种方法,即小标准地法和优势

4、木对比法。 小标准地法中,一般规定优树的采集、树高和胸径应分别超过标准地平均木的150(V);15(H);50(D)。 优势木对比法中,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0;、树高5、直径20。 (2)质量指标 树干通直度 树干圆满度 树木自然整枝程度 树冠浓密度 冠幅 侧枝粗细度 树皮性 当前生长势 健康状况 结实状况 在选定的林分中,进行踏查,初选,凡发现符合要求,而未经实测的优树称为候选树。候选树有的进行材积评定、形质评定,然后综合评定,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综合考虑选出优势木。 这一次在建始长岭岗的林木育种学实习,虽然是在炎热的夏天进行的,但实习当天却是细雨绵绵,我们有的同学一路打着伞,

5、有的穿着雨衣来到实习地点,在实习地点我们兴致勃勃的与其他同学参与着实习。在经过张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指导,以及种子园园长全场长细致的介绍后,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不曾学到的知识,并清楚的感觉到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我们知识的贫乏,所以回去学校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此来弥补我们现在的不足。 总之,这次实习我们是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野外实践能力,并以此巩固课本理论知识,坚持不“死读书,读死书”,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尽量做一个21世纪的知识青年,努力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最后说一句,这是一次很给力

6、的实习。篇二:园林植物育种学实习报告 园林育种学实习报告 年级: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实习报告 一、目的要求 1.1以某种花卉为对象,了解该园林花卉品种的分类特点,联系根据性状特征识别花卉品种。 1.2通过实际的园林或花卉品种的优良单株的选择,掌握优良单株的选择方法。 1.3掌握花粉贮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掌握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5通过实验使大家熟悉立木杂交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二、实验说明 2.1花卉品种是重要的园林生产资料,是人类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栽培植物群体,它具有优良性、稳定性、一致性、地区性等特点,

7、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品种的识别,分类,记载。 2.2在园林花卉品种中新的优良变异个体的发现,新品种的培育,优良品种的繁育,提纯、复壮、都必须通过优良单株的选择,因此,优良单株的选择对于育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3在园林植物遗传改良工作中,控制授粉常用于子代测定和杂交育种。由于花期不遇等原因,收集到的花粉常需贮存待用。许多植物的花粉在自然条件下存放极易丧失活力,花粉贮藏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来延长花粉的生活力。 2.4具有生活力的花粉才可用于杂交,贮藏后的花粉在实用之前通常进行生活力的检测。 三、实验工具 3.1材料:某一地区某一花卉的若干品种。 用具:量尺、记载表、钢卷尺、铅笔。 3

8、.2 材料及工具:某一花卉品种,或园林植物,直尺 3.3 材料:杨树、油松、侧柏等树种的贮藏花粉和新鲜花粉 仪器及药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培养皿、蔗糖、硼酸、琼脂、凡 士林、0.5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溶液、滴管、解剖针、毛笔、水浴锅等 3.4 材料:杨树、油松、侧柏等树种的贮藏花粉和新鲜花粉 仪器及药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培养皿、蔗糖、硼酸、琼脂、凡 士林、0.5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溶液,滴管、解剖针、 毛笔、水浴锅等。 3.5 材料:在校园内任意选择园林树木亲本树种。 工具:修剪枝、纸袋、标牌、镜子、放大镜、75%酒精、培养皿、细麻绳、铅笔、 梯子

9、、记录表格。 四、方法与步骤 4.1 1、植株:取决于10株有代表性的进行测量求出平均值。 (1)株高:从地面量至植株自然看出最高处。 (2)株幅:(开展度),植株最宽处宽度(南北、东西)。 2、叶片 (1)大小:代表性叶片的长度与宽度。 (2)叶形:卵形、倒卵形、阔卵形、到阔卵形;枝针形、条形等。 (3)叶缘:有无缺刻、缺刻的性状及深浅。 (4)叶裂:浅裂(小于)深裂(大于)。 (5)叶色:深绿、浅绿、黄绿、墨绿、灰绿等。 (6)叶脉:掌状脉、羽状脉、平行脉等。 (7)单叶复叶:偶数、奇数、小叶树数,回数。 (8)叶面特征:平滑、有无茸毛。 3、花: (1)大小:测量纵径、横径(取决于10多

10、花)。 (2)花量:奇数每一株的花朵数(去10株)。 (3)花形:筒状、钟状、唇形、轮状,舌状,蝶形,十字形等。 (4)花色:红、橙、黄、白、兰、紫、镶嵌等。 (5)花瓣:单层、复层、(复层数、计量10朵花平均数)。 4、抗逆性:(指对温度、严寒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每个植株抽干枝条数,级10株平均 数。分为强(0-1);中(2-4);弱(5-10)。 5、抗病虫能力:观察危害植株的病害和虫害名称,危害部位,程度(轻、中、重)。 6、观赏品质:观赏部位的姿态,色泽等,分为优、中、劣 7、产花量:盛花期单株平均花数(随机取10株求平均数)。 4.2 1、步骤: A、初选几个表现优良的单株。 B、确

11、定测定性状。 株高(1分/cm) 冠宽 (1分/cm) 花形:单、重瓣:(5分制、重(5)单瓣(1) 花色:5分制、浓(5)白色(1) 花产量(单株花产量数) 健康状况(5分制) C、根据各性状的重要程度确定权数,性状越重要,权数可越大。 D、各优良单株各性状计算总分。 总数=性状1权数1+性状2权数2+性状3权数3性状n 权数n E、决选:经过各优良单株的选择,总分最高者为优良单株.。 4、3 (一)原理 花粉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与花粉壁外层(外壁)的性质和贮藏期间花粉原生质的代谢有关。贮藏期内花粉可溶性糖类和有机物消耗少,则能在较长期间内保持其生活力。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外界因子主要是相对湿度、

12、温度、和气体环境,此外还有花粉本身的含水量。因此贮藏花粉就在于创造一个干燥、低温、低氧的环境,使花粉处于几乎是不活动的状态或休眠态。 (二)步骤 1、采集花粉已发育成熟。即将散粉或开始散粉的雄花序,放入半透纸或亚硫酸纸袋,在室内通风处阴干。 2、将阴干后雄花序揉开并散出的花粉一起过筛。 3、将筛出的花粉装入指形管,用棉花封口(注意指形管中应留有空间),指形管外贴上标签,注明树种及采花日期 4、指形管放入装有污水CaCl2或硅胶的干燥器中,将干燥容器置于05冰箱中贮藏。当花粉在指形管内可以松散地流动,不粘管壁时,花粉已干燥,此时含水量约为610% 5、将装有干燥花粉的指形管用软木塞及蜡密封备用。

13、 注意:各步骤均需防止花粉相互污染。 4.4 (一)染色法 1、原理 有生活力的花粉含有脱氢酶,在脱氢酶作用下,四唑盐(TTC)被还原为红色不溶于水的三苯甲基(TTC),从而使活组织染色。凡丧失生活力的花粉无此反应,故不染色。花粉着色深浅与生活力呈正相关。 2、步骤 (1)取少量花粉放于指形管中,加入TTC溶液(液面没过花粉),将试管置于25左右的温箱中保温24小时。 (2)用滴管吸少量花粉悬浮液,滴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凡染成红色者有生活力,反之,无生活力。变换10个视野观察,计算有生活力的花粉所含百分比。 (二)培养基法 1、原理 根据花粉在培养基上的萌发率来了解花粉的生活力。

14、常用的培养基为琼脂蔗糖培养基。蔗糖可为花粉管的生长提供能量并保持花粉与外界溶液的水势平衡,避免吸水过多导致破裂。在培养基中加入微量的硼,可刺激一些树种花粉萌发。将花粉播在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经过数日后即可发芽。注意:经低温干燥贮存的花粉,要逐步升温,吸湿后才能培养。 2、步骤 (1)培养基的配置:分别称取2、5、10、20克蔗糖备用。5只烧杯各放入琼脂1克,蒸馏水100毫升。据此,分别制成不同浓度的蔗糖培养基。 (2)花粉培养:在培养基未固定之前,用玻璃棒滴一滴培养基于载玻片,凝固后,用解剖针或毛笔将花粉均匀抖洒在培养基上。将此载玻片放入内含饱和空气的保湿容器内,移入恒温箱,在

15、2428下培养2472小时后,花粉开始发芽。 (3)镜检: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当花粉管的长度>花粉粒短轴直径时算作发芽。每个样品观测10个视野,计算花粉发芽的百分率。 4.5 1、亲本植株的选择:用做杂交的亲本植株必须是健康的,没有严重的病虫害,没有冻害和日灼。 2、隔离:林木多为异相授粉植物,为了实现予先确定的杂交组合必须防止自花授粉。为此应在雌花开放前将其套袋隔离。隔离用的纸袋最好是用透明的硫酸纸糊成,如果雨水少也可用旧报纸做成纸袋,将纸袋套在已选好的树冠南面外围中部的花枝上,下部用麻绳扎紧,防止外来花粉的入侵,套袋后在袋子下面挂一有号码的纸牌,并将号码记入登记簿,写上

16、母本名称,去雄日期及个人姓名。如果杂交的树种是雌雄同花,则必须在雄蕊成熟前用尖头镊子除去花中的雄蕊,去雄时要仔细,彻底,不要损伤雌蕊,更不能刺破花药,否则会引起自花授粉。此外,去雄用镊子要常浸在酒精中消毒,以杀死沾染上的花粉。去雄后要套袋隔离,果树去雄时每个花序只留发育良好的2-3个花蕾,除去其余的花朵。 3、收集花粉:采集的花粉,要注意纯洁,杜绝任何非目的花粉混杂的可能性,问时要注意雄蕊的正常成熟,这样的花粉才有强壮的生活力。 通常在晴天露水已干时,父本植株上选树冠中部南面的花蕾(将开而未开的花蕾)用镊子取出花药勿带花丝,摊放在光滑的纸上阴干(最好放在部养皿中)、二、三天以后,花药开裂,花粉

17、散出。放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以备使用。 4、授粉:在去雄后的2-3天进行,当雄蕊成熟,柱头分泌粘液时,即可进行授粉,在无风晴朗的天气取下隔离纸袋,利用毛笔或小刷把花粉涂在柱头上,然后将纸袋轻轻套 上,下面扎紧,挂上纸牌,注明杂交组合,授粉日期,授粉花数,授粉后一周左右柱头萎缩,即显示已失去再授粉的能力,这时可除去隔离袋。 5、授粉后的管理:授粉后果实在树上发育,在此期间应经常观察,注意防止害虫,杂种果实和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贮藏。 五、作业与结果 5.1 1、选定某种花卉,设计列表进行观察记载。 2、利用记载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 3、利用数量性状统计分析结果,综合质量性状分析,综合各品种完全特性,排 序各品种的优劣。 5、2 1、确定具体的株选标准及权数。 2、将各单株测定的数据列表记载。 3、计算各优良单株的总分值。 4、经过比较确定最后决选的优良单株。 5.3 .比较不同贮存时间,贮存条件下花粉的质量差异 5.4 1、比较不同贮存时间,贮存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差异 2、比较花粉在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上的萌发情况及染色法与培养基法测定结果的 差异,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作适当解释。 5.5 填定立木杂交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