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83954 上传时间:2021-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执教:罗磊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观察与发现,旨在通过阅读使学生感受大自然景物的奥秘,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与能力。本课作者叶圣陶对爬山虎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使我们感受到生长均匀、茂盛的爬山虎的叶子,以及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爬满墙壁的。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感情朗读、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感悟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空隙、叶柄、痕迹”等词语。2.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与发现的习惯。教学重点:读中感悟,理清课文内容,体会爬山虎叶子的茂密,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教学难点:研读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墙的。教学方法:朗读体悟法 引导点拨法 情境教学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1、 要点回顾 激趣导入1.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一种长着脚并且还会爬的植物爬山虎,著名作家叶圣陶非常喜爱爬山虎,对它进行了长期的、细致的观察,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爬山虎爬墙的奥秘。(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师:爬山虎的“虎”字是本课的生字,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特别要注意的

3、是,第三笔是横勾。2. 出示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爬山虎这种植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1:爬山虎这种植物很常见。预设2:爬山虎生长得非常茂盛。师:没错,我们从叶圣陶的笔下看到了生长茂盛、铺满墙壁的爬山虎的叶子;那么,重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段落是文中第几自然段?生: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几句让你感受到了叶子的美?PPT出示:颜色;静态美;动态美。引导:这种写法叫做动静结合。2、 读中感悟 品味赏析师:欣赏着这一墙的叶子,就像望着一面绿波荡漾的湖水,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PPT出示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师:看!这些绿叶绿得如此新鲜,铺得那么均匀,让我们带着对一墙绿叶的陶醉来朗读这一部

4、分。(学生齐读)1.引出问题: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叶尖都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缝隙?学生继续观察爬山虎叶子的图片,思考问题。明确: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排列得如此均匀、整齐,叶尖都朝下,就是为了让每一片叶子都能获得更多的阳光。2. 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划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思考:爬山虎的脚都有哪些特点?预设1:生长在茎上预设2:样子像蜗牛的触角预设3:颜色是嫩红的明确:生长位置;形状(样子);颜色。(教师板书画爬山虎的脚简笔画,师生互动。)3.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爬墙的?引出问题:“一脚一脚”可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明确:不可以;爬山虎长出一只脚就牢牢巴住墙,而想要再往高爬就必须再长出一只新的脚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文章用词的准确)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之前是仅仅观察了一两天还是连续观察了很多天?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使学生全面把握文本)3、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结语: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物,等着我们去观察、去发现。比如秋天的银杏叶,家里的绿萝.只要你能够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今天课下请你找一种你最感兴趣的景物,仔细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另外在课外阅读时间读一读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4、 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叶 美 动静结合脚 有趣 长期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