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85142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孟”、“浩”、“陵”、“唯”、“辞”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 借助图片、课件、注释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的一件事。不仅有歌唱离别,更有很多诗咏离别。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极品的黄

2、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质疑课题、自学释疑1、质疑课题: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出以下问题:谁送谁?在什么地方送?送到哪?在什么时候送?怎么送?(课件出示)(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2)结合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字音和节奏(三)交流汇报、明意悟情1、理解前两句(同桌两人交流,汇报答案)(1)谁送谁?你是从哪儿读明白的?(说说李白与孟浩然结识的经过,初步体会两人的感情)(2)在哪送?(3)送到哪?你从哪里读懂的呢? a、为什

3、么诗人不用“去、往”,而用一个“下”字呢? b、出示地理位置图,帮助学生理解 (4)何时送? a 、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 b、出示课件(江南三月的图片) c、说说这是怎样的烟花三月?(5) 说说前两句的意思2、理解后两句 正如同学们所读所感, 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诗人的眼中没有美景,那有什么?看见什么了呢?(1)质疑孤帆: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那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呢?(2)出示课件(长江江面船只如云,稍后定格在一叶孤帆)(3)当时的李白心情怎么样?(4)目送好朋友

4、的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天边,可李白走了吗?(5)说话练习: 李白站在江边,往事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 );他们曾经一同( );他们曾经一同( ),这是多么欢乐的时光!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同( );再也不能一同( );再也不能一同( )。(6)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四)拓展交流、积累诗作 交流积累课外收集的送别诗四、总结全文 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五、作业超市1、爱朗诵的你,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并背诵下来。2、爱写作的你,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送别的文章。3、爱画画的你,请将诗中出现的送别场景画下来。4、爱读书的你,请收集其他诗人的送别诗并整理成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