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85325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QC小组概况1三.选择课题2四.确定目标2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2六.制订对策7七.实施对策8八.效果检查12九.巩固措施14十.总结及打算14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有限公司会展中心QC小组一、 工程概况:中心工程,南北长341米,东西宽150米,地上四层,局部地下一层,建筑高37.150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展览厅、台湾厅、登录厅、商业区四部分组成。工程由于其功能要求不同,所以内部大空间、大跨度结构所占比重较大。超高混凝土劲钢柱截面尺寸为1.2m1.2m,高度17.1m(-1.3m15.8m),钢筋间隔100mm且中间带有H8005003035型钢。

2、二、 小组概况:中心项目部QC小组于2000年2月成立,小组成员共12人,包括项目的领导班子和基层人员,并由小组人员推选出组长。小组名称中心QC小组成立时间2000年2月课 题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类 型创新型注册时间2000年2月注册编号活动频率2次/每周,出勤率95%QC教育时间72小时以上活动时间2009年6月20日至2010年12月20日小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或职称组内分工组长男40大本经理、高工组织协调副组长男40大本经理、高工组织协调副组长女32大本经理、工程师技术指导组员男45大专副经理、工程师组织协调组员男46大专项目经理、工程师过程监督组员男36大本项目经理、

3、工程师技术指导组员男39大专技术主管、工程师过程监督组员男28大本技术主管、助工具体实施组员男26大本施工员、助工具体实施组员男24大本施工员、助工数据分析组员男23大本施工员、助工数据分析组员男24大本施工员、助工资料整理制表人: 2010年6月21日三、 选择课题: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查、开会讨论,主要从项目特点和施工特点来选择课题。1、项目特点:是山东省、潍坊市两级政府的重点工程,是促进台湾和山东交流发展的民心工程,以“鲁班奖”作为质量要求目标2、施工特点:劲钢柱高度高,混凝土浇筑时容易离析;钢筋密集且中间带有密集锚钉的钢柱;全国无相同施工实例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结合

4、以上理由,把超高劲钢柱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创新作为本次QC活动的课题。四、 设定目标: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超高劲钢柱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超高劲钢柱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五、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支撑体系方案模板体系方案混凝土体系方案为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超高混凝土劲钢柱施工质量达到目标要求,我们QC小组对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分为以下几个体系: 支撑体系、模板体系和混凝土体系。1、支撑体系根据现场的实地调查与超高劲钢柱施工操作平台的要求,我们QC小组提出支撑体系方案为:1)、在展厅内搭设满堂脚手架2)、在超高劲钢柱的周围搭设施工平台

5、15针对以上二种方案,小组成员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检索等方式,从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运用评分汇总的统计法绘制了以下表格:序号对策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估综合得分是否采用组员项目于长春秦国锋张文政穆新林1搭设10m*10m*18m施工平台1、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2、钢管用料多3、人工浪费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90不采用2在超高劲钢柱周围搭设施工平台1、操作简单2、钢管用料少3、人员节省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132采用表中:5分 3分 1分 制表人: 2010年6月25日评估结果: 综合得分满分为160分。我们把得分率超过60%即96分以上的方案作为可

6、采用的方案。经过评估打分,我们选择第二套方案既:在超高劲钢柱周围搭设施工平台为可采用方案。2、模板体系: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体系提出方案为:1)、利用钢管进行加固 2)利用槽钢进行加固。针对以上模板体系二种方案,小组成员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检索等方式,从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见下表:序号对策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估综合得分是否采用组员项目宋延杰于长春秦国锋张文政穆新林1利用钢管进行加固1、操作简单2、模板受力不均匀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90不采用2利用槽钢进行加固1、操作简单2、模板受力均匀3、提高混凝土观感质量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130

7、采用表中:5分 3分 1分 制表人: 2010年6月25评估结果: 综合得分满分为160分。我们把得分率超过60%即96分以上的方案作为可采用的方案。经过评估打分,确定2号方案,即利用槽钢加固模板为可采用方案。对策方案综合得分对比柱状图3、 混凝土体系:小组成员解放思想,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相互启发,提出不同设想,归类汇总后,初步拟定以下三个可选方案。方案一:柱模侧面从底部每隔4-5m留置混凝土进料口 ,混凝土塌落度为20-22cm。在浇筑时从侧壁灌注混凝土,每50cm一层同时振捣灌至一个进料口封堵模板,再进行下一段浇筑。方案二:把泵送管直接插入柱口上部。混凝土塌落度为20-22cm。在浇

8、筑混凝土时,在泵送过程中一边浇筑,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顶。方案三:利用导管灌注,模板支设前柱内插入八节长溜管(导管具有上下移动的相对自由性)和振捣器,利用导管的长度差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混凝土塌落度为20-22cm。在浇筑过程中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顶。序号对策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估综合得分是否采用组员项目宋延杰于长春秦国锋张文政穆新林1模板侧面开口1、 操作过程比较复杂2、 很难控制模板侧壁开口处浇筑质量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68不采用2利用泵送管1、对模板造成的侧压力大易涨模;2高度过大,不符合 规范要求,而且难 以控制施工质量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94不采用3利用

9、导管1、缩短工期;2、对模板造成的侧压力小;3、解决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问题;4、解决混凝土离析问题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120采用针对以上三种方案,小组成员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检索等方式,从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见下表:表中:5分 3分 1分 制表人:张文政 2010年6月27日评估结果:综合得分满分为160分。我们把得分率超过60%即96分以上的方案作为可采用的方案。经过评估打分,确定3号方案,即利用导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为可采用方案。模板侧面开口 利用泵送管 利用导管对策方案综合得分对比柱状图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我们选择最佳方案是利用导管灌注,模板

10、支设前柱内插入两根不同长度溜管和振捣器,利用导管的长度差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在浇筑过程中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顶。确定最佳方案:支撑体系采用在超高劲钢柱的周围搭设10m10m18m满堂脚手架;模板体系利用槽钢加固模板;混凝土体系利用导管灌注,模板支设前柱内插入两根不同长度溜管和振捣器,利用导管的长度差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在浇筑过程中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六、 制定对策超高劲钢柱混凝土的施工方案选定以后,QC小组从集团公司中联系了有资质、有实力的相关人员,来现场考察与技术探讨。 按照5W1H制定以下对策表方案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实施日期支撑体系柱周围搭设10m*10m*18m施工平台

11、搭设安全方便施工操作平台根据PKPM算出支撑体系受力情况设计出脚手架搭设方案项目部施工现场秦国锋2010714-201088模板加固体系利用槽钢加固模板1、模板受力均匀2、劲钢柱柱体垂直度、平整度得到控制根据PKPM算出柱模板受力设计出槽钢加固方案混凝土施工体系通过现场实地考,制定出符合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流程1、工期缩短2.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鲁班奖验收条件3、柱体外观质量达到混凝土清水墙效果1、导管设计制作2、定制振动器芯3、预埋振动器和导管4、确定振动器的震捣位置5、分层浇筑,每层控制在50cm制表人: 2010年7月5日七、 方案的实施:根据前面制定的对策我们QC小组编订了超高劲钢

12、柱混凝土施工方案报于甲方和监理单位审核,并顺利通过审核。如图:施工方案审核表1、支撑体系:在此方案中,脚手架即要提供柱子的侧向支撑,又要满足工人施工的工作面,作为设备平台。因此,脚手架在计算时要考虑其底部抗剪切力,又要考虑竖向承载力,为提高稳定性,经讨论计算后确定脚手架搭设如图,环绕柱子支设,抵消各方向的剪切力。脚手架平面图 脚手架立面图检查验收: 经检验搭的设脚手架稳定性能够满足柱子侧剪力和施工操作平台施工,达到规范要求。2、模板加固体系:1)、由于劲钢柱的高度高,混凝土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模板所受的侧压力大,通过计算设计出模板的加固方案(附大断面柱模板计算书)。如图:2)、为了提高劲钢柱的

13、柱角的垂直度,保证拼缝处不漏浆 ,对模板进行如下的加固方案。如图: 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模板垂直度偏离为3mm截面尺寸最大偏离为4mm,符合规范要求。根据模板加固体系方案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模板加固效果如图所示:模板加固效果图3、混凝土施工体系:1)、导管的设计制作:根据超高劲钢柱的施工高度,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0.55m,为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确定导管长度为9m,考虑柱内钢筋空隙,设计导管直径为100mm,另准备4m长导管两根。导管的设计如图:导管设计2、确定振捣器的振捣位置: 振捣器的放置位置效果图:3、预埋振动器和导管: 超高劲钢柱钢筋密集且带有工字钢,因此在模板支护完毕以前,必须

14、把振动器和导管预埋好。把振动器和导管放入预先确定好的位置如图导管和振动器预埋效果图4、分层浇筑模板支设前每根柱内插入长16米100导管,导管上口连接漏斗,汽车吊将混凝土放入漏斗,使混凝土沿导管流入柱底部。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500mm左右,每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当浇筑至最下端2m管底部时,用吊车将溜管向上提2m,拆除一节导管后继续浇筑。浇筑时边浇筑、边振捣、边提管。质量检查:展览厅劲钢柱混凝土外观要表面光滑平整、无起泡,线条规则分明;轴线尺寸准确,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经现场实测实量,统计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点号偏差mm检查项目点号合格率12345678910轴线位移11

15、22134311100%截面尺寸10340-4-1112100%垂直度2140210311100%表面平整度2131044320100%角线顺直1213120221100%标高131-5-43-4-2-52100%阴阳角1320424112100%预埋铁件4102310101100%制表人:穆新林 2010年8月17日八、 效果验收1)、质量效果:在对随后施工的会议厅、商业厅和台湾厅的劲钢柱分别进行抽样检验,轴线位移、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角线顺直、标高阴阳角和预埋铁件合格率均达到100%以上,混凝土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完成了设定目标: 点号 偏差mm检查项目点号合格率1234567

16、8910轴线位移2332034111100%截面尺寸20440-4-1111100%垂直度3431210313100%表面平整度1321034321100%角线顺直2103111222100%标高421-503-2-2-52100%阴阳角2120424112100%预埋铁件1112311103100% 制表人:穆新霖 2010年12月1日2)、经济效益 :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施工过程得到简化,同时人工费和机械费得到了较好的节约。传统方法创新方案节约总效益体现人/柱1266人工费:(122-61)20100=36000元机械费:201600=32000元台班/柱211工日/人210.5砼利用率

17、91%99%8%效益分析表制表人:杨凯 2010年12月8日3)、社会效益:该项目施工中多次迎接省市各级领导的参观指导,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了高度评价,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信誉。4)、环保效益:新方案是一次性浇筑,避免了二次支模和浇筑,节约了能源,与当前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政策相符合。九、 标准化为了进一步将成果推广应用,总结形成了利用导管浇筑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工法, (编号:JD-GF-12-2010),并将操作规程纳入公司技术文件,纳入企业施工技术标准, 在企业范围内规范化推广使用。十、总结与打算1、通过本次小组活动,保证了施工质量,达到了质量要求和预期的目标,为创优质工程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2、通过本次QC小组的活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不断学习,并对活动前后进行了自我评价,各项综合素质指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各项素质提高表序号项目自我评价活动前活动后1观念、改进意识65852业务能力75903团队、进取精神85954QC知识掌握75905解决问题的信心75856质量、经济意识8090各项素质提高雷达图 此次活动的成功,坚定了我们小组成员持续开展QC活动的信念,我们小组成员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QC活动中。并且我们已经有了下一步打算,决定把提高楼承板施工质量定为下一个活动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