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85811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柏梓小学:蒋海容)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语感受“中华不振”.2.了解少年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原因以及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课文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他们历史知识有限,对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知识性的障碍,部分同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主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待老师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扶持。重点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教学教程一课前谈话,谈梦想。二复

2、习导入,聚焦“中华不振”。1, 复述课文主要内容。2、 解题,聚焦中华不振。师:“中华不振”你怎么理解这个词?“不振”就是中国(落后、衰败、软弱)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刚才你们说的仅仅是这个词的表面意思,这四个字还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屈辱历史。让我们跨越时空,回到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感受百年前的旧中国!3.课件出示(师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三感受“中华不振”1.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组图片,课件(先出示中国别处的图片,后出示租界的图片)说说你从这两组图片总看到了什么?(抽生说,可以具体地说,也可以用词语概括。)引出租界。2. 师介绍介绍租界的背景。让学生找到课文的那一段师描写租界

3、的段落,找好后自由读一读。3,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 。(生齐读)师:请同学们拿出笔在这段话里圈一圈,那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为什么?(抽生说,师点评)4师生合作读.(师:放眼中国满目苍凉,唯有几处繁华的地方,但却不属于中国人,请同学们接着老师的话齐读:) (师)中国的别处一条条街道破旧不堪,冷冷清清,而这里(生)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师)中国的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而这里(生)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多么鲜明的对比,多么强烈的反差,从一个词也可以反映中华不振!(板书:闯进 大不相同)5.师:在这灯红酒绿

4、,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揪心的事情?请同学们马上在课文中找找看。在课文的那一段?(抽生说:第八段)引出第八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八段(1) 抽生读,师提问:你看到了谁在做什么?还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 齐读。(师:来,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内心感受吧!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刚才大家绘声绘色地朗读,让我看到了一张张愤怒的脸,一张张伤心的脸,谁愿意再来读一读。(3) 再抽生读(理解词语:衣衫褴褛 什么是衣衫褴褛?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得意扬扬)分析洋人为什么得意扬扬?(4) 中国巡警本该怎么做?又是怎么做的?出示句

5、子:把字句改为被字句。作为警察,为什么不惩处洋人?中国巡警的表现让你感到-(愤怒,失望,生气)(5) 围观的中国人呢?谁又敢怎么样呢?意思是-(谁都不敢怎么样)出示句子,反问句改陈述句。(6)总结:明明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却不能还中国妇女一个公道!真是有理却无处诉,真是有冤却无处伸,这明明是在我们自己的地盘上我们却做不了主,难怪伯父说“中华不振”啊!请同学们在课文里找到伯父说的话,并画上波浪线,同桌分角色朗读。(师)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只见-(生读):读: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师)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生):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

6、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师)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师):也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人们(生):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7)这个中国妇女的不幸也折射出当时中国的不幸,在当时,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当时像这样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补充资料:(出示图片)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狗与华人不得入内!”(师解说:洋人把中国人与狗相提并论,真是欺人太甚!)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片:(课件展示)师配乐解说:四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情感升华。1.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下去吗?你们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吗?少年周恩来

7、也不愿意。那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这种局面呢?要做什么才能使国家强大呢?师: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是的,少年周恩来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板书:振兴中华)所以他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少年周恩来的心声,他心里立下的志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理想:从小立志)2.师:课文中周恩来立志的话出现了几次?师:周恩来当时的语气是怎样的,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吗?师:那么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谁来挑战一下?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是他学习的动力,让我们从心底轻声地读 “为

8、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让我们清晰而坚定地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九个字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4.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周恩来践行这句话的历程。(播放周恩来一生的图片)5.在少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同学们,周恩来的理想实现了吗?来,抬头挺胸,身体坐直,我们一起来看看当今中国繁荣的中国。(出示图片飞机,坦克,电梯,轻轨,高楼大厦,立交桥,柏油马路,公园等)问:周恩的梦想实现了没有?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了周

9、恩来、毛泽东等这样的一大批伟人、有志之士,他们有了远大理想,他们从小立志读书,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6.讨论: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异,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请同学们分成 4人小组讨论。7交流。五总结。老师为你们的精彩发言喝彩!更为你们的远大理想而喝彩!同时,请你们谨记:中国虽已繁荣,同学们仍需努力,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我们的中国才会走到前列,才会更强大!所以我们要把周恩来的话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来,清晰而坚定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铿锵有力地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六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振兴中华不振 闯进:大不相同 理想:从小立志 轧死:反被训斥 行动:认真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