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中学黄江瑜)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90450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鸣中学黄江瑜)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武鸣中学黄江瑜)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武鸣中学黄江瑜)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武鸣中学黄江瑜)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鸣中学黄江瑜)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鸣中学黄江瑜)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农历三月三传说的价值黄江瑜 武鸣县武鸣中学【摘要】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对于许多民族是一个隆重的盛会,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度节日。有关三月三的传说此起彼伏,不胜枚数,各地流传,从中可以看到传说的价值所在。笔者重点从三月三传说着手分析传说的教育、文化资料、娱乐与经济价值,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并传承三月三的精神。【关键词】 三月三;传说;教育;价值传说在民众的口头产生和流传,并在流传中变异、丰富、成熟。口头流传使传说随人而变,而时代、地域的变迁可以使传说发生更显著的变异,这些变异是传说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传说的内容虽然有较强的虚构性,但都是以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习俗传说是关于各地各

2、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风俗习惯的当初产生的时候,都是当地民众出于生活的需要而采取的活动,是有利于社群的生存和发展的。当这些活动成为当地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后,就有了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为一代代的后人所遵循。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生活条件的变迁,这些习俗性活动在后世已不再具备当初的必要性。农历的三月三传说经历了显而易见的变迁和成长的过程,其情节由简单而复杂,其主题多姿多彩,其人物性格迥异生动。农历的三月三传说有很丰富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究、传承。一、 教育价值(一) 亲民浓于水这是很古老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忠县城是巴国的一个重要的城邑,驻守这个山城的是将军巴蔓子。在巴国遭到邻

3、国入侵走投无路的时候求救于楚国,楚国派兵救援并狮子大开口所要三个城池(忠县城在其中)。忠县人民誓死保卫家园,在楚国派兵来讨城之际,巴蔓子割头就义,楚国就此作罢,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三月三。所以为了感谢巴蔓子爱民如子,勇于救城的精神,百姓建造了叫土主庙的庙宇祭拜他。每到这个日子,当地人们都要抬着他的雕像游行,隆重的纪念巴蔓子。壮族青年韦达桂学识渊博、才智超群,在土皇帝宫里当宰相关心百姓疾苦,威望很高。土皇帝变着法儿欺压百姓,要900张壮族人皮,又要壮家大如山的猪头,还要490个公鸡蛋。韦达桂利用巧计一一破解难题,皇帝恼羞成怒下令烧山抓达桂,壮家子弟在枫树下找到了他的尸体。身居高位处处为民着想,达桂

4、的亲民壮家人民铭记于心。在达桂牺牲的农历三月三,壮家儿女蒸好糯米饭,晚上组织对歌来纪念伟大的韦达桂。(二) 百事孝大于天在物质缺乏的年代,糯米贵如油。一个壮族青年为了能让母亲吃到糯米饭就收集药草熬制了五色糯米饭,他欺骗说是从各家一点一点化来的,母亲看到颜色不同的饭就相信了,安然的吃下了。在特殊的年代诞生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孝”的理解,并不是只有轰轰烈烈才能流芳百世,细心的开动脑筋的照料给予老人所需要的平平凡凡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青年母亲吃到五色糯米饭的这一天是农历的三月三,我们制作五色糯米饭给年买的老人吃以表我们的孝心,使我们的孝心得以传承和发扬。(三) 敢于与封建作斗争这是

5、侗族的传说。周老顺家的独生女良英与干儿子刘桥生青梅竹马渐渐相爱,当时有个习俗叫“还娘头”,即姑妈的长女必须嫁给舅爹的儿子。两个年轻人在新婚前夜私奔了,把左右鞋印印在莫嘎树上请树为媒证婚。农历的三月三正是俩情人私奔的日子,青年男女跳着芦笙舞来到莫嘎树下瞻仰脚印,到金塘洞边相心爱的情妹讨笆篓,讨葱蒜,互相定情,共表忠心。两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侵染人心,毒害乡民,而在穷乡僻壤的少数民族子弟却敢于与封建守旧思想作斗争并且成功挣脱了这个沉重的枷锁,这是值得庆贺和赞扬的。(四)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壮女害羞,偷偷爱上了英俊的帅小伙,想表衷情又无可奈何。壮女跑到山顶哭诉请神仙帮忙,哭了三天三夜终于有一个仙姑降临教

6、唱山歌及方法。壮女唱山歌表情达意最后与小伙子成亲了,这种唱山歌以传情的方法使很多年轻男女找到了自己的所爱。仙姑是在三月三传歌的,为了感谢仙姑的恩情,所以这一天就称为歌节。古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今有报仙姑恩德创立歌节,“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教育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我们不仅是向帮助过我们的人类感恩,对自然的给予也要懂得感恩。传说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它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虽然传说所讲述的情节、细节往往是虚构的,但是故事所表现的民众对人物、事件的评价是真实的。民间传说的创造者借人物故事表达对这些人物的赞美或讽刺,抒发自己的爱

7、憎感情,理想愿望,从中我们得到爱护百姓,孝顺,勇敢,感恩等等教育价值。以生动形象的传说来启迪人心,阐述教育意义,使人印象深刻的同时对自己本身的所作所为加以反省,这是我们古代先人用传说以教人的智慧结晶,不得不值得我们去赞叹和感慨。二、文化资料价值特定的传说是在特定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也带有特定时代和生活状态的印迹。它承载着民众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史,从中可以看出民众在特定时间的历史观念、道德观念、美学观念等等,可以作为相关学科研究民间文化的资料,这也是传说的主要资料价值。关于农历三月三的传说一般都不是事实,所作的解释不是科学知识,像仙姑下凡传授山歌一则则难以让人信服,我们知道神仙一类不过是生产

8、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幻想出来解释现实状况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则故事里所反映的感恩思想观念却是真实可信的,可以作为民间文化学的重要资料。对于缺乏文字记载历史的民族来说,传说则是历史学的重要资料。众所周知我们壮族原先是没有属于本民族的语言的,由三月三衍生出来的五色糯米饭则是告诉了我们五色糯米饭的起源时间和民族的传统。三、 娱乐价值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众休闲生活的方式,传说的娱乐价值是其主要价值。一方面民众在勤苦劳作之后,可以通过传说的生动离奇的情节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充实;另一方面,民众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困苦和压抑之中,那些传奇性情节实现了他们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慰

9、藉。穷苦的民众在传说中获得了神仙或宝物的帮助,变得富足;或者弱小群体得到神仙的扶助得以强大等等。三月三传说中害羞的壮女就是因为得到仙姑的帮助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韦达桂传说中皇帝的种种离奇刁难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好奇与感叹,这些无疑使人们的注意力放在故事请假发展上,暂时把身体的劳累遗忘了,思想得到了寄托精神得到了放松。四、经济价值在旅游业日益发展为朝阳产业的今天,由农历三月三传说演变而来的民族传统习俗经过逐渐挖掘、塑造也成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像对歌互表情谊则演变成了歌圩活动,以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节活动为例。歌圩活动主要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千人竹杠阵竞赛、抢花炮比赛、板鞋竞速、投绣

10、球比赛斗鸟斗鸡比赛已成为每年歌圩必推出的项目。还有一些结合当地人工作生活习惯的美味饮食,如五色糯米饭、糍粑、酸嘢、油炸糕、粽子等垂涎欲滴的壮家美食,体现了武鸣当地的风土人情。盛大的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观光欣赏,产生了旅游价值,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将民间传说这样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尚有广阔的空间,只是完成这种转化需要旅游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进一步努力。农历三月三传说的显性价值如教育、文化资料、娱乐与经济价值带给我们很多启迪,隐性价值譬如旅游文化产业链价值尚不可预测与勘探,但是不管是显性价值还是隐性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对一代代的民众起着观念培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11、,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优良传统的纽带;文化资料价值是记录历史痕迹的画板,让后人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娱乐价值使民众精神有所寄托,忘记忧愁疲劳,是生活的调味瓶;经济价值对于当地发展有益产业,促进人口就业,给民众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机会。农历三月三的传说集四个价值于一身,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究的有意义的民间传说。把传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参考文献:1柯杨.中国民俗故事集上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72黎淋.壮族故事荟萃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5年.103黎淋.壮族节日故事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14杨通山.侗族民间故事选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