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因材施教的理解(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97639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因材施教的理解(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因材施教的理解(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因材施教的理解(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因材施教的理解(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补充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绝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古之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括,所谓“因材施教”是在理解某人适合于成为某种之“材”的前提下,用相对应的教学

2、内容、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向某个方向发展,以求人尽其“材”。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点,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理论指南,在教育实践中“教人各因其材”,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水准不同,水平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身通六艺,却各有特长。史实表明,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和实践造就了门下诸多栋梁之材。 因为教学背景的变化,现代所谓“因材施教”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仍在观点上包含上述意义外,有了更新的、更丰富的含义。“材”增加了“才”的内涵,变成“因才施教”,这个“才”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学生的发展水平在纵向上有高低之分;第二,学生的认知模式存有横向差异。两相比较,古代“因材施教”是以不同之教法使学生成为不同之“材”,而现代“因材施教”是以不同之教法使学生具有相同之“才”。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能灵活的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