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测量.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98989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测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一单元 测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测量.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测量2质量单位: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点和1吨的质量观点。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水平。三、编排特点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协助学生建立长度观点和质量观点。(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点,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协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点。(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

2、的长度。(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协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2重视估测意识和水平的培养。p2的测量活动和p5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持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四、具体编排(一)毫米、分米的理解1 例1(毫米的理解)(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1)学生先估测教科书的长、宽、厚,估测时学生都是以学过的“厘米”为单位。(2)实际测量时,教科书的长仍是整厘米,宽不能用整厘米表示,学生用两种方式描述:比14厘米多

3、8小格,比15厘米少2小格。此时学生还不知道“毫米”的概念,只要说出多几小格或少几小格就能够。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不到1厘米,也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3)此时,小精灵提出问题“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自然地引出产生“毫米”的必要性。(4)通过让学生数刻度尺上1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直接给出“毫米”的概念(通过观察刻度尺,协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和“1厘米10毫米”的关系。(5)“毫米”表象的巩固:1分硬币的厚度。(教学时,能够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如储蓄卡的厚度、ip、ic卡的厚度。)(6)“毫米”的应用:自动铅笔的铅芯有0.7mm、0.5mm,降水量。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例子。2

4、例2(分米的理解)(1)通过两个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量课桌的长度,引出用10厘米为单位来量比较方便,突出出现“分米”的必要性。(2)直接用刻度尺直观表示的方法说明1分米有多长(建立长度表象)以及分米和厘米的关系。(3)米和分米的关系教材上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4)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分米的长度,巩固1分米的长度观点。3练习一(1)测量(估测、实测):第13题。(2)利用生活实际巩固长度观点:第5题。(3)单位换算、计算:第4、6题。(4)实际调查:第7题。(二)千米的理解1例3(千米的理解)(1)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说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有,使学生感受理解“千米”的必要性,通过学生

5、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2)借助学校操场这个学生熟悉的题材协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点,并给出千米和米的关系。(教学时,能够利用当地实际协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如a地到b地大约是1千2例4及“做一做”(进一步用身体的感受体验1千米的长度)能够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水准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3例5(单位的换算)4练习二(1)巩固长度观点:第1、2题。(2)单位换算、计算:第3、5题(第5题体现算法多样化)。(3)根据不同的距离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三)吨的理解1例6(吨的理解,吨和千克的关系)(1)通

6、过童话情境引出主题。在解决“能同时过桥吗”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2)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能够说说其他的例子,如汽车的载重量是3吨,万吨巨轮,等等。也能够让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2例7(单位换算)(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3“做一做”第1题,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利用计算和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4练习三第1题,巩固质量观点。第2题,单位换算,计算。第3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第4题,实际调查,并实行环境教育。(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了解“千米”“千克”“吨”等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你知道吗”利用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五、教学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学生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因为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协助学生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